百科知识 《话说长江》通过什么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

《话说长江》通过什么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

时间:2023-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话说长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丝绸之路》的表现形式,给中国的电视节目制作者以很大的启发。《话说长江》以其绚丽多彩的画面,优美激越的解说词,高昂抒情的音乐,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里程碑,但在当时,人们真正感动的不仅仅是它的艺术感染力,更多的是从中读出了一种爱国情怀。

《话说长江》通过什么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

话说长江

80年代中国电视纪录片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出现了连续式、长篇式的系列纪录片。这些长篇纪录片主要关注民族以及历史大题材,以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为主要载体,以此来弘扬中国的民族精神。《话说长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话说长江》采用了明晰、明快、明确的空间结构线索,从长江源头说到入海口,从自然地理说到人文风情。既介绍了长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的前景,又介绍了它的万千气象以及两岸的物产宝藏、风土人情、文物古迹,其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巨变的肯定。全片以浓笔重彩、翰墨华章的风格,以一泻千里、磅礴非凡的气势,书写了一曲祖国山河与民族历史的新篇章。它循着“大江东去”的主线,体现了爱国主义的主题思想。

一、“连续”概念的引入

 因为考虑不到电视进入家庭的条件以及电视伴随的播出方式,所以在《丝绸之路》以前的纪实节目都是单本出现,没有超过一个小时的。《丝绸之路》的表现形式,给中国的电视节目制作者以很大的启发。中央电视台随即组织一个班底,来拍一个连续的节目,能够对观众有一定伴随的状态,而且后来证实了这种让观众体验,让观众参与的形式就是1982年出现的《话说长江》。首先,既然过程应该介入观众的体验,那么解说词就不再只是诉诸听觉,还要让解说员跟观众面对面的交流,有电视应有的亲切感。再有,把当时已经有的技术条件,如抠像、叠画等加入到节目中去,加强屏幕视觉的信息量。

二、画说

《话说长江》对视觉语言是高度重视的,剪辑时精选优美画面,使画面编辑入情入理,富有变化。让那些足以反映长江外部形象和性格特征的画面本身去“画说”长江。片子的音乐也是配合画面,充分体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奔腾节奏,以中华民族的阳刚之气,催人奋发向上。

三、话说(www.daowen.com)

《话说长江》的解说是这部作品的重要元素。在片中,解说词很好地完成了向观众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的基本任务,重叙述,少议论,坚持“引而不发”,让观众自己去思索,自己去品尝。陈汉元先生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章回体小说的形式对整个解说进行了架构亦庄亦诣,雅俗共赏的风格赢得了观众的欢迎。

 好的解说词需要由解说员来更好地表达出来,即所谓的二次创作。当时对这项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不要歌颂什么,要与观众促膝谈心;既要叙事,又要抒情;要生动活泼,亲切自然。担当解说员(那时还不叫节目主持人)的是当年家喻户晓的两位播音员虹云和陈铎,他们绘声绘色、幽默自然的解说,随着节目的播出不断深入人心。

四、纪实意识的萌芽

 因为那时候还不知道对现场的重视,《话说长江》没有让解说员到拍摄现场出镜解说,而只拍摄了画面,但是在编辑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它的不足。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制作技术还很不发达,只有一些简单的特效技术。于是就使用抠像把解说员贴在画面上,这样让解说员跟观众面对面交流。虽然这种交流还带着很大的官腔,带有很大的播音腔和居高临下的气势,但是毕竟已经把主持人推到观众的面前了。

 25集片子中,其中有两集做了“答观众问”环节,一下使纪实节目跟观众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而且产生了观众对这个节目的认同。这引起了第一次纪实节目的收视高潮,给了中央电视台非常大的鼓舞。观众对纪录片的欢迎以及认同和纪实工作者的自觉结合起来.纪实由此慢慢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话说长江》以其绚丽多彩的画面,优美激越的解说词,高昂抒情的音乐,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尤其突出的是该片的解说词和主题歌《长江之歌》,都成了当时有轰动效应的文化现象。《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里程碑,但在当时,人们真正感动的不仅仅是它的艺术感染力,更多的是从中读出了一种爱国情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