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大师的追寻 追随物理学家足迹 探寻大师成功心路》简介
《物理大师的追寻 追随物理学家足迹 探寻大师成功心路》这本书是由王炎森创作的,《物理大师的追寻 追随物理学家足迹 探寻大师成功心路》共有31章节
1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王炎森是复旦大学的物理学教授,长期耕耘在教学第一线,编著有多种教材,先后两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大学任教的同时,他也非常关心中学生的培养,曾被上海...
2
前 言
探索真理的兴趣, 献身科学的理想, 善于思考的智慧, 百折不挠的毅力。 最近复旦大学出版社邀请我写一本给中学生读的书,我欣然同意,因为我与中学生的教学很有缘。大...
3
第1章 近代物理学之父伽利略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伽利略在此工作18年,在力学和天文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 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
4
§1.1 伽利略的青少年时代
一、父亲对少年伽利略的影响 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出生在意大利西北部的古老的比萨城,城中有许多名胜古迹,其中最有名的是比萨大教堂旁的一座钟塔,至今已有80...
5
§1.2 在帕多瓦大学前期(1592—1604年)的开创性工作
1592年秋季伽利略迁往帕多瓦,12月7日他开讲第一堂课,教室里座无虚席,受到在校师生的尊敬和欢迎。伽利略本人也判若两人,不再感到孤独。在帕多瓦他结交了不少朋友...
6
§1.3 捍卫真理,宣传日心说,挑战权威和教会
在帕多瓦大学后期(自1604年到1610年他离开帕多瓦大学期间),以及他离开帕多瓦大学直到临终,他主要开展了天文学的研究,为捍卫和支持哥白尼日心说,挑战权威和教...
7
§1.4 信念坚定,战斗不息
一、受迫害、不放弃信念 《对话》一书论证和宣传了新的宇宙观,批判和动摇了宗教神学赖以生存的理论基础——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错误理论。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普遍欢迎,...
8
第2章 为寻求真理而忘我奋斗的牛顿
英国剑桥大学,牛顿自1661年至1696年间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就学和工作达35年,完成了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创建了牛顿力学体系 想起他就要想起他的工作...
9
§2.1 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走上科学之路
一、大自然是一本打开的书 1642年圣诞节牛顿出生在英国伦敦不远的一个乡村——伍尔索普(Woolsthorpe)的一户农家,家境清贫。由于是早产儿,牛顿从小身体...
10
§2.2 大学四年和最富创造力的庄园避瘟时期
一、《三一学院笔记》 1661年6月牛顿带着行李来到创建于1209年的英国古老且最负盛名的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剑桥大学。他就读于该校的三一学院。该院成立于1546...
11
§2.3 重返剑桥和两本巨著的出版
一、巴罗推荐,牛顿继任“卢卡斯数学讲座”教授 1667年初鼠疫风波基本平息,大学复课,牛顿重返剑桥。虽然他在乡下期间的重大发明和发现还没公开发表,但他勤奋刻苦的...
12
§2.4 牛顿成功的秘诀
通过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到牛顿取得如此重大的科研成果,这与他与生俱来的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与他自小喜欢动手制作的乐趣,与他爱读书、爱记笔记的良好习惯,与他不...
13
§2.5 力学与现代航天技术
力学不仅仅是物理学的基础,而且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在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显示了物理学在改变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展现了科学的力量。本节将对航天技...
14
第3章 平凡而伟大的法拉第
英国皇家学院,法拉第开始科学生涯的地方,在此他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伟大的科学事业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
15
§3.1 不向贫穷低头的科学迷
一、一个读书迷 1791年9月22日迈克尔·法拉第出身于英国伦敦附近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个铁匠,家中仅靠父亲一人打铁为生,非常贫穷。法拉第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上有...
16
§3.2 执著追求,进入科学殿堂
一、抓住机遇,开始科学生涯新征途 满师前夕举世闻名的戴维教授的4次演讲,以及戴维本人的科学成就和个人魅力,更是激励法拉第渴望尽快投入科学事业。为此,他首先想到的...
17
§3.3 伟大的发现和科学想象力
在1820年前法拉第已显示出非凡的实验能力,但他更希望自己能成为“自然哲学家”而不仅仅是个“实验家”。在一次市哲学会的演讲中,他说过下面的话:“自然哲学家应当是...
18
§3.4 伟大的人格力量
一、热心公众事业的伟人 在1813年1月戴维会见法拉第时,法拉第曾说过:“哲学家都有高尚的道德感情。”他这样说,也这样做。除科研外,只要对国家对民众有利的事他都...
19
§3.5 电磁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转动和电磁感应,为电动机、变压器和发电机的制造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模型。随着这些电气设备在商业上的制造成功,世界进入电气化时代,法拉第的名字也变得...
20
第4章 不向命运低头的居里夫人
法国巴黎大学,这是居里夫人实现梦想、开始新生活的地方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
21
§4.1 青少年时期的爱国心和求学梦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 居里夫人(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基)在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中她最小,大姐14岁时不幸病逝,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两...
22
§4.2 艰苦生活、奋发学习的巴黎求学时期
一、异常艰苦的大学生活 为了能节省时间学习,加上经济拮据,玛丽在学校附近租了七层顶楼的一间狭小阁楼。屋内条件很差,尤其冬天特别冷,取暖炉又小,屋子里怎么也烧不暖...
23
§4.3 罕见困难,顽强拼搏,从事放射性研究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H.Becquerel,1852—1908)发现了铀盐具有放射性的特性,即铀盐能发射一种神秘的穿透性很强的射线,可以使底片感光,...
24
§4.4 为全人类奉献一生的高尚道德和情操
1934年居里夫人经受长期恶性贫血折磨后去世,在1935年11月23日纽约洛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爱因斯坦在悼词中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
25
§4.5 放射性的广泛应用
贝克勒尔和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后经一些科学家的共同努力,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各种放射性都是来自原子核的自发发射,共包括α,β和γ这3种射线。其中,α射线是带两个...
26
第5章 献身科学与社会的爱因斯坦
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爱因斯坦被聘为研究院教授,他在此开展研究工作,自1933年一直到1955年去世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
27
§5.1 好奇心、爱读书、爱思考(童年和少年时期)
一、神圣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南部乌尔姆镇的一个并不富裕、但过着小康生活的犹太人家庭,一年后搬到慕尼黑这座欧洲的艺术和文化中心城市。...
28
§5.2 敢于挑战、勇于探索、创造奇迹(大学和专利局工作时期)
一、广博的科学知识和深邃的哲学思考 1896年10月,爱因斯坦通过了入学考试,进入了他期盼的苏黎世联邦技术大学(1911年后,学校改名为联邦技术大学,简称EHT...
29
§5.3 时空观的革命和创造奇迹的源泉
爱因斯坦最突出的划时代贡献是相对论,对传统的绝对时空观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本节将对狭义相对论的创建及狭义相对论的一些重要结论作简要的定性介绍。 一、狭义相对论的...
30
§5.4 献身社会的战士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4],p255)爱因斯坦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就是一个献身社会的战士。 一、高尚的人生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