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大王卡内基自传》简介
《钢铁大王卡内基自传》这本书是由【美】安德鲁·卡内基创作的,《钢铁大王卡内基自传》共有36章节
1
扉页
...
2
目录
...
3
“美国梦”的典范——安德鲁·卡内基
生于:1835年11月25日,苏格兰,丹佛姆林[1]。 卒于:1919年8月11 日,马萨诸塞州,雷诺克斯。 身份:商人、慈善家 安德鲁·卡内基,他的名字是个传...
4
编者的话
一个人的人生故事,尤其是由他本人亲自来讲述的时候,编辑是不应该打岔的。我们应该让他以自己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把他在讲述时流露出的激情,甚至是夸大的说法...
5
序
从活跃的商业活动引退以后,我丈夫应英美朋友的强烈要求,开始断断续续地记下自已早年的往事。不过,他很快就发现,引退以后的生活比从前更忙碌,并不像他想象得那么清闲。...
6
主编絮语
这里奉献给读者的,是又一本非常优秀的、关于成功人生的励志书籍。之所以说“又一本”,是因为近年来笔者利用掌握的各种资源,专门主编了一些这样的读物。这也许与本人的经...
7
第一章 我的父母·我的童年
1835年11月25日,我出生在丹佛姆林一座平房的阁楼里,这座平房位于莫迪街小修道院巷的拐角处。就像俗话说的那样,我出身于“父母贫穷而正直,亲友善良而仁慈”的家...
8
第二章 从故乡丹佛姆林到美国
1848年5月17日,我们离开了丹佛姆林。当时,父亲43岁,母亲33岁。我13岁,弟弟汤姆5岁——他是个俊俏的白头发孩子,长着一对明亮的黑眼睛,走到哪里都引人注...
9
第三章 匹兹堡·我的工作
这就是1850年我生命中第一次真正起步的经过。以前,我在阴暗的地下室里操作蒸汽机,每周挣2美元,弄得浑身煤灰,看不到生命中有一点儿起色,而现在,我就像上了天堂。...
10
第四章 安德森上校·图书
我亲爱的朋友汤姆·米勒把我介绍给了安德森上校。他是我朋友圈子里的一员,住在安德森上校家附近。就这样,“地牢”墙上的窗户打开了,知识之光倾泻进来。我随身带着书,从...
11
第五章 电报公司
我当上了一名报务员,月薪高达25美元,这在我看来真是一大笔钱。我能从信使站调到工作室,全靠布鲁克斯先生和里德先生的提携。于是,17岁的我结束了自己的学徒生涯,开...
12
第六章 铁路职员生涯
我刚满18岁,我还不明白,一个年满18岁的男孩怎么会除了纯洁和美好的事物以外,什么东西都不懂。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讲过一句脏话,也极少听到什么脏话。我不知道什么...
13
第七章 担任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负责人
我正处在一个自认为能应付任何事情的年龄。我知道自己什么都愿意尝试,但我还从未想到,有谁会抱有这样的念头:我现在已经适合做这样的事情了——就算是司各特先生也不见得...
14
第八章 南北战争时期
我从来没有见过像林肯先生这样跟大家彻底打成一片的伟人。就像海部长说的那样,“很难把谁想象成林肯先生的仆人,人们都是他的伙伴。”他的一言一行都流露出了他人人平等的...
15
第九章 桥梁建设
这就是成功的秘诀。在你的工作得到认可前的几年里,你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但之后你就会一帆风顺。所有的生产商都应该欢迎检验员,而不是把他们拒之门外。这样才容易保持高标...
16
第十章 钢铁厂
我一直都建议扩大炼铁厂规模,并新建一批钢铁制造厂,因为我认为钢铁制造业仍在起步阶段。美国关于国外产品进口关税的举动驱散了我们对其未来发展的担忧。我很清楚,美国人...
17
第十一章 纽约大本营
在纽约定居以后,我接手的第一项工程是在基奥卡克修建一座横跨密西西比河的大桥。我和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总裁汤姆逊先生一起承包了这项工程,包括全部的结构、基底、土石方...
18
第十二章 业务洽谈
我曾经和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朋友们一起参股修建了几条西部铁路,但我逐渐从这些行业中退了出来,决定彻底跟“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谚语对着干。我确定的...
19
第十三章 钢的时代
我注意到了贝西默炼钢法的发展。我明白,如果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成功的,那么铁注定要被钢取代;铁的时代就会过去,而取而代之的是钢的时代。 今天,当我们回想过去的时候...
20
第十四章 合伙人·写书·旅行
为满足大家的要求,我只好又加印了几版,报纸上也发表了一些跟这本书相关的评论和摘录。最后,查尔斯·斯克莱布诺的儿子要求我将它付印出版。于是,《环游世界》这本书就这...
21
第十五章 长途旅行·我的婚姻
我们的感情进展得不大顺利。她还有其他追求者,而且有一些比我年轻。我的财富和野心拖了我的后腿。我是个无所不有的富人,这让她觉得自己对我几乎没什么用处,也不会给我带...
22
第十六章 工厂·工人
来看看我们的工厂在1888年到1897年之间的发展状况吧。1888年,我们投入了2000万美元;1897年,我们对工厂的投资超过了4500万美元。生铁年产量是1...
23
第十七章 荷姆斯泰德罢工事件
动乱期间,我正在苏格兰高地出差,两天以后才听说这件事。我一生中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伤心的事。在我的经商生涯中,荷姆斯泰德罢工事件带给我的痛苦最大。然而我并没有必...
24
第十八章 劳资问题
荷姆斯泰德事件之后,我于1892年回到了匹兹堡。我去了工厂,见到了许多没有参与暴乱的老职工。他们表示,如果当时我在场的话,就不会发生罢工事件了。我告诉他们,公司...
25
第十九章 《财富的福音》
我的《财富的福音》一书出版以后,我决定停止追逐财富,以履行我在书中所说的话。我决定停止财富的积累,开始执行一项更严肃,更有难度的任务,那就是明智地施舍财富。 我...
26
第二十章 教育和养老基金
我经常在思考资助美国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的问题,但我想,美国的主要大学,像学生人数在5000-10000的哈佛和哥伦比亚大学已经够大了,没有必要进一步扩大了;而那...
27
第二十一章 和平教堂·皮登克里夫公园
在所有捐赠中,我在丹佛姆林的皮登克里夫峡谷所做的捐赠是最有意义的。它包含了我儿时的感情——一种最纯洁、最甜蜜的感情。 和平,在英语国家之间最终实现和平,是我很早...
28
第二十二章 马修·阿诺德
1887年,阿诺德来苏格兰拜访了我们。有一天,我们谈到了运动,他说他不打鸟,他不能杀害任何有翅膀的、能在湛蓝的天空中翱翔的生物,不过他补充道,他无法放弃钓鱼这项...
29
第二十三章 英国的政治领袖们
我发现,伊斯特本、金斯林、索尔兹伯里、伊克斯顿等许多古镇的市长都是从下层阶级起家的,他们通常都是靠双手劳动的劳动者。镇议会的大多数人也是如此。能认识许多苏格兰和...
30
第二十四章 格拉斯通和莫利
谈到美国的财富,他了解到:1880年的人口财产调查证明,这个百年共和国能够买下英国、爱尔兰以及他们眼中的资本和资产,然后替英国还清债务,而且即使是这样,她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