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作文,历来是小学语文中的一项重点内容;甚至超出了语文教学的范畴,而成为学生小学阶段综合能力学习的一项重要表现。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就学生而言,作文是各科学习的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最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无论是教育专家对语文教育的长期思考,还是教育部门对语文教学的现实要求,都明确指出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然而,作文又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的难点。一方面,如上述专家和课标的表述,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性体现,即学生在整个语文学习期间所受到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训练,阅读方法和阅读兴趣的积累,以及表达同交际能力的培养,都将在作文中得到体现。这就使得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不同于如字、词、句等知识点的教学,而是要从一开始就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到习作的“综合性要求”。另一方面,作为书面表达形式的作文,又有其固定的规范化和格式化要求,不仅表现在要完成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懂得写”和“正确写”这样的规范化教学,又必须给予学生条例式和具体化的教学。
进入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学生的作文训练,亦由低段(1—2年级)的“写话”,进入中段(3—4年级)的“习作”,即作文不再仅仅作为学生口语表达的书面化形式,而是正式成为小学语文中一项独立完整的教学项目。中段作文教学,作为作文教学的开端,如何在小学中段语文教学质疑过程中,完成这种既强调综合性又强调规范性的教学活动,并且更好地激发中段学生的作文兴趣,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教学课题。经过对课题的深入讨论,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经过实践的反复修正,我们最终确立了在教学中运用“纲要信号图”这一教学手段来帮助指导我们完成中段作文教学这一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