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研究成果

五、研究成果

(一)基于教材结构,梳理各年段写作训练点,实现由读到写的有序指导

1.基于教材宏观篇章结构,重组中段作文训练点

北师大版教材作文训练的编排特点在选题缘由中已做详细分析,本课题研究初期,就根据课程标准的阐述,基于教材结构,对三年级的作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设定。三年级上期是学生由写话、写片段到习作的过渡期,学生逐渐学会写开头结尾、分段,但对文章结构的完整并没有做过高要求。我们的教学目标定为:要求学生继续练习写清楚一件事,初步学习介绍景物、鸟类的方法,继续练习看图写话和想象类作文。在写作技巧上,主要是学会写出段落中心句,围绕这句话写清楚、写具体。具体梳理如下表表示。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布点梳理表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布点梳理表

(二)低段:句段“摘抄—仿写—看图写话”渐进式提高

小学二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把低段的写话目标定为:(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因此,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课内外阅读,增加优美词句的积累,借助朗读、摘抄、仿说仿写、背诵等方法,培养语感。句子上连词语,下通篇章,是学生从字词学习进入作文训练的过渡,因此,课题组特别重视写句的指导,以课文为范本,应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从阅读中领悟语感,用词造句,尽可能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记。从二年级起,每单元的“语文天地”都有关于句子的训练,二年级上册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会正确、规范地抄写句子,并能仿说,二年级下册时更侧重仿说,并写一写。可以看出,在低段,对句子的学习,是先读通、会正确断句;再选出感叹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型的句子,含有“像”的比喻句、“一边……一边”表示并列关系的句子引导学生逐渐学会丰富、变换地表达。

1.句型摘仿,表情生动

通过梳理每篇课文教学过程中的训练点,课题组确定了下列句型为课堂上重点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例句,仿说仿写,使学生学会句子的多种表达,而不是仅限于陈述句。

疑问句:一路上,影子总跟着我,它为什么会变来变去呢?

一路上,______总唱个不停,____为什么_________?

《王冕学画》句式仿写:_________,心想,要是____________,那多好啊!

2.句式摘仿,达意丰富

二年级课文中出现了简单的句式变换,在“语文天地”中作为训练点专门列出。例如:

《美丽的武夷山》句式仿写:

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

山很高,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武夷山浏览,可以爬山,也可以坐竹筏.

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

三十六峰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

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

一边……一边……:

……像……:

比……还:

《远行靠什么》句式仿写:军舰在大海上巡逻。

______________在天空中______________。

《称象》一课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然后……再……

《火红的枫叶》句子仿写:

它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

它比________还_________,比________还___________。

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寻找一片火红的枫叶。

我在____________,想______________。

《妈妈,不要送伞来》

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走回家。

不要__________,妈妈,我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

3.看图写话,综合运用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是学生写作文的基础,是低年级学生进行写话训练的重要途径。看图写话画面生动形象,容易激起学生的写话兴趣,能言之有物,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顺利过渡到中年级的习作有着重要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从说到写,从写通顺的话到写出具体生动富有个性的话,逐步提高。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精彩句子、自己仿说仿写时积累的表达方法,充分运用到写话中,特别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学生在积累、仿写之后,再展开想象看图写话,常常能出现优秀作品。例如,在看多幅图《有趣的书》之后,有学生写下了这样的片段:

吃饭的时间到了,父亲母亲坐在桌边等小星,可是等了很久很久小星也没来吃饭。父亲指着小星的座位问:“小星去哪里了?怎么还不来吃饭。”母亲指着小星的房间说:“在那边的屋子里。”(疑问句)(动作+语言描写)

父亲听后便去找,他怒气冲冲地推开小星的房门,看见小星正趴在地上看书,很专心,鼻子都快贴到书上了,根本没有觉察到父亲来了。

父亲狠狠地训斥了小星,小星极不情愿地离开了去吃饭,小声咕噜道:“真是的,看会儿书都不行,烦死人了!”到底是什么好看的书呢,父亲很好奇。他忍不住凑上去瞧了瞧,惊喜地发现小星看的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他右手食指还在指饭厅让小星快去,眼睛却盯着书看,双脚没有挪动半步。(感叹句)

小星和母亲等父亲,母亲说:“你去看看你爸爸在干什么?”小星说:“好吧。”

当小星推开自己的房门,只见父亲看得兴味正浓,两只脚还上下踢腾着。小星很生气:“好哇,你不叫我看,自己却看得津津有味!”(贺岩)

(三)中段:篇章“背诵—仿写—创编”螺旋式上升

1.背诵名篇佳作,积淀篇章写作框架

对于刚升上中段的学生而言,让学生提笔写出一篇文章,单这个要求就吓住了大部分人。从教材中精选出结构简单清晰、语言优美易懂的名篇佳作,在精读美读之后,引导学生熟记于心,写作时成为顺手拈来的模板。一年下来,学生们背诵的课内外名篇达到50多段。例如,学完了《塞北江南》这一单元之后,学生背下了《葡萄沟》,一说到写景或者写一个地方,孩子们会脱口而出:“新疆吐鲁番有个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四五月份有杏子李子,六月份有西瓜,到了七八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便成熟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样的开头、结尾直接输入孩子们的脑海,成为孩子们写作时直接的沉淀。又如,美读了自主阅读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之后,学生十分喜欢这篇介绍杨梅的文章,自发地背诵,那个简洁、点明中心的开头“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就深深烙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2.仿写段落结构,熟练掌握写作技巧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这里隐含的就是背诵之后能够成功模仿写作之意。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被称为“习作”,此阶段采用仿写的形式,给学生提供范文,扶他们走上篇章写作之路,才能进一步学会创作。我们课题组从教材的结构入手,在分析了三年级教材的文体、文章结构后,将结构重点指向段落结构,从宏观段落到微观句群,包括:开头的结构、结尾的结构、文章主题段落的结构(总分结构、时间顺序结构、动作先后承接结构)、重点句式的结构(主要是人物说话时的句式结构,如动作+语言、神态+语言、心情+语言、语言+动作、语言+神态、语言+心情描写等)。每一篇作文指向一个训练重点,同时在以后的写作中继续巩固练习,循序渐进,逐步掌握各种写作技巧。

(1)课内仿写微观句式结构

课堂上,随课文进行的重点句式教学,往往读过之后通过多媒体重点出示,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例如,先写人物说的话,再写他说话时的行为,能很好体会人物的心情这种微观描写人物的方法,教材中给出了仿写例句:

“为什么我们来了老百姓就不能来?这个规矩不能有。”彭总反身走出了公园。(《元帅的故事》)

学生在课堂上仿说、仿写了这种描写方法:

“妈妈,我参加学校‘语文娇子娃娃’评级比赛得了第一名!”一进门我就扬着手里的奖状冲进了厨房。

因为课堂上的训练,在写作文时学生顺势迁移到文章中,使语句更生动、丰富。一学生在作文《买烧饼》中就写出了这样的句子:

“孩子,你这是来还钱,也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啊!”老爷爷慈祥地看了我一眼,摸了摸我的头说。(葛扬阳)

(2)专项作文训练仿写宏观段落结构

在习作指导课上,有专门的开头、结尾、过渡等段落的写作指导。一般根据教材的单元编排,选择典型的教材结构充当范例,在学习过这一单元后,进行单元习作时,专门指导学生仿写此类开头、结尾等。这种集中训练,把教材与习作相结合,学生能更清楚自己应该写出来一个怎样的开头,再加上课堂教学时,对此类结构特征明显的段落,都会要求学生熟记,所以仿写起来更容易。《翠鸟》《松鼠》《小虾》等描写小生灵可爱习性的文章深受学生喜欢,结构简明清晰,学生容易模仿。在教学时,从文章整体结构入手,帮助学生理出写作线索,形成思维导图,学生在写作文时迁移成自己的提纲,很快就可以成文。

例如,《翠鸟》一课的结构用思维导图绘出后如下:

同样,针对《松鼠》一课,围绕着中心词“可爱”写了两方面:先写外形美丽,再写活动机灵。写松鼠的机灵又从三方面写:行动、搭窝、储藏食物。一段话写明一个特性,段落清晰,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松鼠的动作写得有条有理。学生根据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思维导图,在构思自己的作文时,也首先用这些思维导图勾勒出自己要描写的小动物的特征性提纲,再借鉴教材及课堂上仿写的微观句式结构,写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重点出示一下学生仿写的开头。

《松鼠》一文的开头先写出一个中心句,然后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具体介绍松鼠的外形可爱,讨人喜欢。学生仿照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成功地写出了开头:

猫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黑宝石似的眼睛,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身上花白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美丽。(刘静茹)

小白兔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小白兔有一身雪白的毛,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双红宝石似的眼睛,玲珑的小鼻子下长着一个可爱的三瓣嘴,再加上一个椭圆形的短尾巴,可爱极了!(刘思婷)

我家养了一只小狗,名叫“乖乖”。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镶着一双黑宝石似的眼睛。身上深褐色的毛,光滑的好像擦过油。一条细长的尾巴总是摇来摇去的,显得十分可爱。(熊香怡)

3.创编想象类文章,自由运用写作方法

仿写只是学习写作的方法,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用各种文体自由、自主地表达思想,学会创作。对刚入门的中年级学生而言,就是继续进行看图写话的故事创编、课文的故事续写,在三年级下期还开始了想象类文体的写作。学生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之后,运用平常所学的句式,形象生动地进行写作。

在想象《走进大森林》中,一个学生用上了排比句:

我走进了大森林。啊!那是多么愉快的事情。小河旁游泳的小鱼,有的五颜六色,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黑得像蘑菇,还有的像金子似的亮闪闪,可爱极了。(刘思婷)

有的使用了成串的拟人手法:

风儿一吹,花儿们摇摆了起来,像是给我们打招呼;太阳一晒,花儿们垂了下去,像在给我们鞠躬;雨儿一淋,花儿们又挺直了起来,像在对我们微笑。(刘慧)

模仿《海底世界》设问式的开头:

你能想象大森林一年四季是什么样的吗?不妨今天你跟我一起走进大森林,去领略一番这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奇特景象。(唐华斌)

创设情境幻想式开头:

夏日的夜晚,一丝风也没有,星星在空中眨着眼睛,月亮对着大地在微笑,我靠在沙发上,看着电视,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睡梦中,我走进了22世纪的森林。(葛扬阳)

模仿《炮手》一课,进行对比描写:

蜜蜂把姐姐看成了一串绑在一起的油菜花,一大群蜜蜂朝她飞来,姐姐吓得手忙脚乱,大声尖叫,我在一旁幸灾乐祸,拍手大笑,乐得合不拢嘴。

我今天玩得很高兴,但是姐姐却愁眉苦脸。(三下第一单元 林珂宇《我和姐姐》)

模仿《说声“对不起”》一课,进行具体细致的心理描写:

现在我的心似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一提起牙科医院,我就会想起浓浓的消毒液味和“滋滋”的钻牙声,想到这儿,我不禁感到全身发抖。(三上第八单元 胡锐升《第一次看牙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