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缘由
(一)基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1.《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中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些直接说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由OECD(经济合作组织)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是全球范围进行的一项大型学生学习质量比较研究项目。PISA测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PISA把阅读素养分为五级,在知识经济时代,有多少未来公民具备最高的第五级阅读能力,关系到未来的国家竞争力。正如PISA研究报告(2001)指出的那样:“今天,有多大比例的学生具备了第五级阅读能力,可能会影响每个国家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中,能拥有多少世界级知识工作者。”
(二)基于当前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欠指导
随着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推广阅读,课外阅读、亲子阅读已成为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但是若想读有所获,就必须采用一定的读书方法,方能真正达到开卷有益。小学中段的学生刚刚开始独立阅读,有效的阅读方法掌握得较少,必备的阅读能力还没有形成,自我阅读还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如果这时就只是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整本书,往往收效甚微,容易使学生误认为课外阅读就是粗略的读故事,懂情节,看个热闹、图个高兴,即使动动笔墨也无非是摘抄好词好句,最终养成不良阅读习惯,难以终身受益。
2.课外阅读指导课多集中在流程的指导
纵观当今对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实践研究,多将指导课的课型分为读前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读后汇报课、阅读欣赏课、经典诵读课等类型,而这种分类是基于读一本书的流程,其基点在于读整本书的不同时间结点。课题组认为这样的课型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意义不大。我国传统语文关注阅读的广度和速度,而从PISA项目的阅读素养标准来看,主要有三个层面: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信息的能力、思考和判断能力。因此可见,对阅读课型的分类指导应该基于不同的阅读能力点。
(三)基于学校博雅课程群体系的实施
我校的博雅课程群体系除了包含国家基础学科领域课程之外,还包括基于各学科核心素养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的拓展课程。而基于语文学科的阅读能力开设的是“三味书屋”,包括“本土滋养”“异域视界”“中外对话”三个部分,选择整本书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每本书的阅读指导都基于《语文课程标准》不同学段的阅读能力水平进行。
小结:基于以上问题和认识,本课题拟抓住课外阅读指导课,立足于《语文课程标准》和PISA项目对阅读能力水平的要求,研究小学中段以内促外的阅读指导课型,以促进学生的独立阅读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