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研究成效
2025年11月14日
四、研究成效
(一)教师的变化
1.跳出教材,结合PISA检测指标,以更广域的视角看待学生的阅读
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提炼的深入研究中,课题组教师对学段阅读能力目标更清楚,也逐渐了解了PISA项目中阅读素养的能力分级,学会用更广的视角来看待学生的阅读。
2.自我垂范,提高自身阅读能力
为了给予学生有效指导,课题组成员首先要搜集整理出适合本年段学生阅读的优秀课外读物,进行筛选和整理,再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推荐之前教师个人先阅读文本,根据不同文本特点设计相应的阅读能力训练点,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特征,包括对文本内容、人物形象、思路结构、表达方法,作者情感的把握等。有的放矢的指导阅读,既保证了学生的阅读量,也带领学生从海量阅读中跳出来,不断追求阅读素养的提升。
(二)学生的变化
1.阅读兴趣提高,自发推荐阅读书目
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指导课中,孩子们阅读兴致明显提高,阅读能力差的学生逐渐找到自信,阅读的畏难情绪明显降低。孩子们主动阅读的兴致从与课本有关的读物延伸到课外读本,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童话、诗歌到小说、史书、百科读物,从整本书到系列丛书的阅读。
2.阅读方法获得,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参与实验研究的本年级学生与非实验年级(上届四年级)相比,在读书时能自觉地运用教师指导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阅读速度明显加快,优等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跳跃式”阅读,忽略次要部分,如跳过引文、具体实例、特别难懂的部分等,直取核心内容。在阅读中逐渐培养了个人的应用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质疑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