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 甘肃民族地区统计数据[1]

B.15 甘肃民族地区统计数据 [1]

表1 2000年和2010年分地区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情况

续表

注: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为人口普查快速汇总数据。

表2 2000年和2010年全省人口普查分民族人口

续表

注:2010年人口数为人口普查机器汇总数,2000年人口数为人口普查公报数据。

表3 第六次人口普查甘肃省各市(州)县人口统计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表4 全省民族地区贫困情况监测统计表

注:1.表中贫困人口数据来源于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2.2016年民族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省和全国分别低1371元和6278元。
3.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高于全省2.3个百分点。
4.东乡县、积石山县、张家川县在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分别位居第1位、第4位和第10位。
5.2017年2个县、2018年8个县、2019年6个县、2020年2个县分别计划脱贫。

表5 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名单

说明: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全部为2011年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县(简称片区县),除靖远县外其他22个深度贫困县均为2002年国家确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简称重点县)。

表6 一区一州深度贫困地区基本情况

说明:全省“一区一州”地区包含17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藏区9个,临夏州8个,全部为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县(简称片区县),其中标*号的县为省定深度贫困县,有5个,其中藏区2个,临夏州3个。

表7 全省民族地区9个深度贫困乡统计表

表8 全省民族地区585个深度贫困村分县汇总表

说明:1.民族地区共有585个深度贫困村。
2.标*号的县(区)为省定深度贫困县。

表9 全省民族乡深度贫困村名单

续表

表10 2010—2016年民族自治地方年末人口与人口自然变动情况

表11 2014—2016年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

表12 2013—2016年民族自治地方固定资产投资

表13 2011—2016年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表14 民族自治地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

表15 2010—2016年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金融情况

表16 民族自治地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表17 2010—2016年民族自治地方农牧业生产基本情况

注:根据2016年新修订的《全国农业机械化管理统计报表制度》,农业机械总动力指标统计中删除了农用运输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农业机械总动力指标修正后为1903.9万千瓦。

表18 民族自治地方牲畜头数

注:2008年数据为农业普查衔接数。

表19 2010—2016年民族自治地方教育、卫生及文化情况

续表

表20 2015—2016年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比表

【注释】

[1]一、本篇资料主要内容:本篇资料反映2个民族自治州、5个民族自治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重点反映了民族自治地方深度贫困的发展状况以及教育、卫生方面的情况。
二、本篇资料来源:本篇资料由省民委经济发展处负责搜集、汇总整理。数据来源于的《甘肃发展年鉴》(2017年)及省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