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意识
先看一则高考作文材料: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于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于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这三段材料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问题,即需要思维去处理和解决的对象或目标,如待作出解答的题目、待作出解释的命题、待研究的课题、待实现的目标及待完成的任务等。问题在思考和认识活动中发挥着启动、定向、选择与激励的功能。一切有目的的思维和认识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能够促使思维进入积极的活动状态,展开有目标的回忆、联想、分析、试探。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前提,创造活动首先源于对问题的感受能力,即问题意识。批判、创新从问题开始。当人们有了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就意味着人们具有新的思维、新的视角,进而深入地思考问题,提出新的理论、新的见解。反之,如果没有问题,没有质疑,实际上是处于停滞状态。这样,所谓的批判创新根本无从谈起。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来自苹果落地这一现象的启发。这个典型的案例可以较好地阐释问题意识。苹果落地无数人都见过,但没有谁把它当成一个问题;这个现象许多物理学家想必也见过,但只有牛顿受到它的启发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