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独创性
有一位教师,虽然只有40多岁,但头发差不多快掉光了,露出了一片“不毛之地”。他第一次给学生上课,刚走进教室就听到一声“嗬,好亮”的叫声。等到他登上讲台,一个学生又低声哼起了“照到哪里哪里亮”的曲调,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老师走到那个学生旁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那个学生红着脸站了起来。此时全班默无声息,似乎在等待一场雷霆的爆发,可是这位教师轻轻地拍拍学生的肩膀,平静地对他说:“请坐下吧,课堂上随便唱歌可不好呀!”这位老师又拍了拍自己的头,爽朗地笑了起来,说:“不过这也太显眼、太引人注目了。你们也许听说过‘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这句话吧。”两句话把全班同学逗得哈哈大笑。
在笑声中,师生之间完成了有效的沟通,缩短了距离,化解了可能产生的紧张和对立;在笑声中,同学们感受到了这位老师的善良可亲、幽默豁达。
创造性是灵感最本质的特征,它往往能开辟一个新境界或局面,带来新概念、观点、构想,创造新价值。灵感与创造是一对孪生姐妹,哪里有人类的创造活动,哪里便会开放奇异的灵感之花。
附文
灵感迸发
佚名
灵感的迸发,也往往彰显了应变能力。央视财经明星团队栏目曾邀请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四位领导兼演讲高手做一期特别节目。其中有一个环节很有意思,主持人准备了一个装了很多小玩意儿并被红布盖住的箱子,让四位演讲高手现场“抽奖”,摸到什么物件儿,就即时演讲,要求是必须与新东方的创立和发展有关。观众随后看到,俞敏洪摸出一把鸡毛掸子,王刚摸出一个口罩,周成刚摸出一把铁榔头,而陈向东也好不到哪儿去,居然摸出一小瓶滴眼液。
没想到,这看似为难人的题目,到了四位演讲高手那里,灵感迸发,反而为他们赢得了阵阵掌声,顺带还给新东方做了一回广告。
俞敏洪与“鸡毛掸子”:回忆往昔感情先行
“有时候,我们的生活需要一把鸡毛掸子。因为当我们的窗户上有灰尘的时候,你看外面的世界会非常模糊。就像我当初在北大的时候,觉得北大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当然今天我也认为北大不错,依然是我心中向往的圣地。但是如果当初我没有下定决心,用我自己生命的鸡毛掸子,把北大在我眼前的这扇窗户给抹干净,然后看到外面的世界有可能还有我的天地的话,我就不会走出北大。1993年,我举起了手中的这个鸡毛掸子把窗户抹干净了,我走出了北大,就有了新东方。谢谢。”
乍一看,灵感的到来全不费工夫。其实,这是俞敏洪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素养使然。俞敏洪创立新东方的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他将鸡毛掸子说成了决定自己人生转折的一种勇敢的抉择,可谓化腐朽为神奇的一个比喻。
王刚与“口罩”:结合实际一语中的
“同学们,这是一个小小的口罩。当病菌肆虐的时候戴上它,我们的灵魂和身体就能够健康。但是,新东方是干什么的呢?是帮助你摘掉人生另一个无形的口罩——阻挡你与世界进行交流的自卑和不自信。当你把这个阻挡在你灵魂之前的口罩摘掉的时候,你的灵魂就挺立起来了,你就获得了和世界对话的自信和根本。”
显然,在说第一句话的时候,王刚还没有进入状态,先铺垫了一句,为他争取了短暂的思考时间。随后,他便把口罩的基本功能——“遮挡”抛了出来,再链接到自卑和自信问题上,自信对话的观点也就顺理成章了。
周成刚与“铁榔头”:娓娓道来承前启后
“我到新东方已经十年了,一直参与新东方的管理工作。后来,我有了很多体会,作为一个管理者,这个职位其实更需要你的很多综合能力,比如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断能力。实际上,自从新东方创立到如今的16年一路走过来,有很多重要的决定都是靠着俞敏洪老师带着我们‘一锤定音’,所以才能够克服那么多的困难。尤其是当2006年9月7日,经过了13年的努力,我们共同把新东方作为中国第一个教育公司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的时候,我听到了那锤子敲下去的一锤定音——新东方从此走上了国际舞台。”
周成刚说话时给人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凡事娓娓道来。铁榔头作为一个劳动工具,自然离不开辛勤劳动以及随之而来的成功,而“一锤定音”恰恰是这一切的最佳结果。
陈向东与“滴眼液”:句句押韵慷慨激昂
“荣誉代表过去,学习代表未来。在学习的时候,当你累了,滴点滴眼液,来寻找你一生为之奋斗的人生伙伴——你们可以鼓掌(观众笑)——新东方的未来将永远关注学员、培育栋梁,让卑微、懦弱、落后只是传说,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在大爱当中得到传扬。而梦想已经起航,青春就在我们的前方,歌声年轻嘹亮,幸福随风飞扬,连阿凡达都祝愿我们的梦想永远地久天长。在今天,我们发自内心地祝福,在快乐当中来制造中国梦想,收获属于你与我的成长,一起让中国成为世界发展与和平的脊梁。”
这段话看似大而空,但当天却获得了最多的掌声和笑声,这出口成章、句句押韵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这样的句子往往能强有力地鼓舞士气、激扬斗志,将演讲推向一个高潮。不信?试一试就知道。
(节选自“新浪网”,标题有变)
温故知新
(一)
《西游记》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二)
有网红把“老干妈”辣椒酱的老干妈头像换成了萝莉少女,萝莉又唱又跳,还有魔性的语言,有“00后”叫好。你怎么看?
(三)
你怎么看荧幕上的“小鲜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