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铀》简介
《神奇的铀》这本书是由.北京未来新世纪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创作的,《神奇的铀》共有14章节
1
前言
为了生存,人类自古以来就学会拾取木棒、石块当工具。木棒延伸了人的手臂长度,石块增强了人的拳头硬度;组合木棒和石块成了石锤。随着文明的进展,人类使用的工具不断进步...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神奇的化学元素 原子能世纪的曙光 “化石”反应堆 寻找超铀元素 比铀还重的元素 放射性衰变系列 铀核的裂变 链式反应 核反应堆 原子弹 铀的提炼 ...
3
神奇的化学元素
德国南部出产一种矿物,从十八世纪上半叶起,就有许多矿物学家试图对它进行分类,但意见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它是锌矿,有的则把它归入铁矿。1781年发现了新元素钨以后,...
4
原子能世纪的曙光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研究克鲁克斯管中产生的放电现象时,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这种射线肉眼看不见,但能使照相底片感光,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并能像普通光线...
5
“化石”反应堆
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天然核转变过程:例如放射性衰变,自发裂变,中子诱发裂变以及其它许多类型的核反应。这些核转变过程,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它们是地球演化的主要内部...
6
寻找超铀元素
寻找“超铀元素”的工作,实际上早在1934年就已开始了。这一年,费米在意大利发现,当他用一种新发现的,被称为中子的亚原子粒子来轰击一种元素时,经常会使被轰击元素...
7
比铀还重的元素
天王星是1781年由德国著名天文学家赫歇耳发现的,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稍微有些反常。天文学家断定:在天王星轨道外面,一定还有某颗末被发现的行星在对天王星施加引力。...
8
放射性衰变系列
钋和镭的发现,给仔细考察放射性矿物的工作以巨大的推动力。许多化学家都希望能从这类矿物中得到新的发现,新发现也确实接踵而来。 1899年,德比尔纳发现元素锕;19...
9
铀核的裂变
放射性现象的发现,把人们对于原子的认识引向深入,原子核的秘密逐渐被揭开了。 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他认为原子犹如一个小小的太阳系,中间是原子核...
10
链式反应
铀核裂变的假说一经提出,所有的物理实验室立刻沸腾起来了,对这一现象展开了紧张的研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所发表的有关核裂变的科学论文,总共达一百多篇,这在物理史...
11
核反应堆
核裂变链式反应无疑是可以实现的(次级中子数大于1)。但是从理论到实践终究是不容易的,要真正造成核裂变链式反应,是一件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必须解决一系列技术上的...
12
原子弹
原子弹主要是利用核裂变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来起杀伤作用的一种武器。它与核反应堆一样,依据的同样是核裂变链式反应。 按理,反应堆既然能实现链式反应,那么只要使它的中...
13
铀的提炼
最重的天然元素铀已经成为新能源的主角,那么铀又是怎样提炼出来的呢? 在居里夫妇发现镭以后,由于镭具有治疗癌症的特殊功效,镭的需要量不断增加,因此许多国家开始从沥...
14
优良的天然时钟
优良的天然时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用时钟和手表来计量时间。但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测量中,有时要求测定短至百万分之一秒内发生的过程,有时又希望测定远至几十亿年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