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

一、文化

文化因素以其渗透力浸染人的身心,并直接支配和制约着人的成长,从而使人的一切言行举止最终都能够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生活世界是一个“文化化”的世界,人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文化化”过程。文化之所以与社会化紧密相关,其根本原因在于“从广泛的意义而言,文化与社会结构几乎难以区分,它们是同一现象的两种不同概念”(罗伯特,F.墨菲,1991)。

文化的“化人”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文化为个体提供社会化的规范。每种文化都有自成体系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系统,规定着哪些思想和行为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哪些是正当、合理的,因而是提倡的,哪些是不正当、不合理的,因而是反对的。如果个体的行为趋向符合规范和准则,就能得到赞许和鼓励,违背规范和准则就必将受到批评和惩罚。一个自然人便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在不断地被规范强化的过程中最终成为具有特定文化标志的“社会人”。

其二,文化培养人们对身份、地位的认同,以成为特定的社会角色。每个社会角色都代表着一套有关行为的社会准则,这些准则规定了个人在扮演某特定角色时所应有的行为方式。众多社会角色,如法官、警察、教师学生、演员、观众、父亲、儿子等,都无不具有带特定文化标志的角色规范和行为模式。个人扮演的任何角色都必须经过社会化,通过社会规范的内化而确立,这正是社会文化的责任。

其三,文化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模式。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和人格有一定的差异。就人类而言,轻人伦重竞争,以个体为本,追求自我表现的人格和文化心理只有在西方文化的熔炉中才能形成;而重人伦轻竞争,害怕风险、迷信权威,以群体为本的人格和文化心理也正是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可以说,某一文化的深层内容正体现在它的心理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