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信息加工
2025年10月14日
二、控制性信息加工
与自动化信息加工不同,控制性信息加工需要认知主体更多的意识参与,并且对思维过程的控制程度更高。控制性信息加工是有意识的、有明确意图的、需要付出努力的社会认知方式。认知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开启或关闭这类社会认知方式,并且可能充分意识到所思考的内容。

控制性信息加工需要耗费更多的心理能量,它与自动化信息加工是相互制衡的关系。通常,我们所接触的社会信息是非常庞大的,我们没有能力对全部信息进行深入的加工,自动化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其中大部分信息,而控制性思维主要运用于处理不同寻常的重要事件。例如,当你置身于一次晚会之中时,你可能会自动记录并判断每一个出现在你面前的人。突然之间你看到了一个人,他很像你久未谋面的初中同学,这时控制性信息加工通常就会启动,你会认真分析眼前的这个人与印象中的同学有哪些相似又有哪些不同。
自动化信息加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远高于控制性信息加工。控制性信息加工的启动通常与社会认知动机、事件不同寻常的性质等方面有关。当我们对某人具有较高的社会认知动机时,我们通常会对他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处理。诚然,尽管我们带着强烈的动机并且尽了很大的认知努力,也有可能会得出错误的推理,但是,获得准确信息、形成无偏差判断的动机越高,就越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社会认知。此外,事件不同寻常的性质也有可能启动我们深入的思维活动,尤其当这种不同寻常的性质与我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