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加工模型到单加工模型

三、从双加工模型到单加工模型

说服的外周和中心路径模型可视作一种双加工模型,这种模型的前提假设是不同类型的信息对应着不同性质的加工过程,外周路径引发的是一种启发式的加工方法,而中心路径则动用了系统式的更精细的加工过程。但是单加工模型则认为不同类型信息没有本质区别,任何信息都有不同的加工难度和等级。容易加工的信息,比如简短、明显和较早呈现的证据将影响那些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的态度判断,而那些难于加工的信息,比如冗长复杂、隐晦和较晚出现的证据则会需要人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才可影响态度。

传统的双加工模型对线索和论据有不同的权重,先出现的线索会压制之后出现的论据信息。由于在这种模型中,线索总是先于论据出现,我们也无法确认这是源于信息类型的差异,还是因为加工顺序的原因。单加工模型从加工顺序入手,认为不论信息类型,先出现的信息会影响态度形成过程。这意味着论据也能作用于线索乃至最后的态度。

博纳等人重点研究了线索和论据直接的相互作用。当线索和论据没有相关性时,两者将会独立影响态度,没有交互作用;当两者有相关性时,模棱两可的论据将会被先前的线索稀释,矛盾的论据会压倒之前的线索判断。如果先呈现的信息能够作为后来信息质量的判断标准,这两者就存在相关性。

布雷诺和佩蒂(Brinol和Petty)则强调元认知在说服中的作用,提出了一种自我确认模型。他们关注人们自己对说服的认知反应的思考。这些元认知思维在动机和加工水平高时越发有效。元认知观点强调了除认知加工等级本身之外,信息的可信性、接收者本身、信息内容和情境等因素也会通过人们的元认知偏好来影响态度。他们还发现,如果人们的元认知思维来源于人的自我本身,而不是文化等其他外界因素,人们的想法将最大程度地决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