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际吸引规则

在前面我们理解了为什么我们会去追求人际交往,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被人喜欢呢?从心理学家对人际吸引的研究来看,决定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很多,奧尔波特曾对人际吸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人际吸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1.熟悉与人际吸引

熟悉导致喜欢的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曝光效应,某个人只要经常出现在你的眼前,就能增加你对他的喜欢程度。心理学家扎琼克等人(Zajonc,1968)的纯粹接触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研究证实了这点。在这个研究中,扎琼克向学生们展示了他人的面部照片,有些图片被呈现达25次之多,有些则仅仅被呈现一两次。然后,研究者调查了学生们对每张照片的喜欢程度以及他们对照片上的人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一个人的照片被呈现次数越多,被试对照片就越喜欢,对照片上的人也是越喜欢。
除了扎约克(Zajonc)等人的研究,米塔(Mita,1977)等人还通过人们对自己脸孔的反应说明了这种现象。我们知道,每个人所看到的自己的脸与他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自己看到的经常是镜中的像,而他人看到的经常是客观的形象。根据曝光效应的假设,外人应该喜欢他们从平常的角度所看到的脸,而自己应该喜欢这张脸的镜中影像。之所以如此,因为人们自己经常看到的是镜子中的像,而他人看到的则是正像。当然,曝光效应也有限制:一开始对他人的态度是喜欢或至少是中性时,见得越多才越喜欢。如果一开始就讨厌对方,那么见得越多反而越讨厌。
2.居住环境邻近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与他人住得近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之一,怀特(Whyte,1965)等对社区友谊模式的研究发现,人们所结成的友谊模式受到人们之间物理距离的影响,住得越近就越有可能成为朋友。接近性为什么能引起喜欢呢?
第一,居住环境的接近增加了熟悉程度。相邻的人之间往往“低头不见抬头见”,接触的机会比较多,熟悉程度越来越高,彼此间会逐渐有好感,从而使人际吸引增加。
第二,接近常常和相似联系在一起。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人,在生活方式上往往一样。另外,我们选择与我们相似的人一起居住和工作,而地理位置的接近又反过来增强了我们的相似性。
第三,人们能从居住接近的人身上以相对较少的代价获得社会性报酬。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跟邻居聊天维持人际关系,在需要帮助时,从邻居那里能更方便地得到帮助。而那些居住距离远的人之间建立和维持友谊付出的代价要高得多,需要时间、金钱和计划。因此人们倾向于和居住在周围的人发展和维持友谊。
第四,基于认知一致性,如果和我们住在一起或者一起工作的人是我们不喜欢的,会引起我们心理上的焦虑。认知压力会改变我们对他们的看法,从而喜欢他们(Heider,1958)。然而,尽管居住环境邻近为友谊发展提供了机会,但是它并不确保一定会形成友谊。在影响人际吸引的诸多因素中,它只是其中一种,不能被过分强调和夸大。

(二)个人吸引与个人特征
1.才能
(1)才能与人际吸引。我们似乎总会钦佩、喜欢那些能力高的,甚至是近乎完美的人,这类人在群体中是出类拔萃、引人注目的。但是研究表明,实际上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成员往往不是最受喜爱的人。能力与被喜欢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内其实是成比例关系的,超出了这个范围,其能力所造成的压力这一变量就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
(2)犯错误效应。阿伦森、魏勒曼和弗洛伊德(Aronson,Willerman和Floyd,1966)让被试听录音带。在第一种情况下,里面的人被描述为能力极强,问了他一系列的问题,他回答对了92%,在面谈中,他说他在大学期间是一个出色的学生,是学报的编辑,是一个移动摄影队的队员。在第二种情况下,里面的人被描述得与第一个不同,他仅仅答对了30%的问题,他在大学中的成绩一般,他尽力加入摄影队但是没有成功。在一半的情况下,将近结束时录音机里传出脚步声,并听到里面的人说:“我把咖啡打翻了,洒满了我的新套装。”在另一半情境中,没有发生这样笨拙的行为。结果显示能力高的人发生笨拙行为后,他们的吸引力增加,而能力低的人发生笨拙的行为后,吸引力显著减少。

阿伦森等人的研究表明,一个看起来很有才华的人,如果表现出一点小小的过错,或暴露出一些个人的弱点,反而会使一般人喜欢接近他。有能力的人犯错误反而会增加其人际吸引力。这种现象叫犯错误效应。
2.外表吸引力
人们最容易注意到的是他人的外表,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漂亮的人更招人喜爱。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外表漂亮的人更容易引起周围人的注意,人际吸引力更大,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有更多的约会,更受欢迎,也更容易获得职业的成功,很可能还会有更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Langlois等,2000)。
外表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影响力,一是因为晕轮效应的存在,用Dion的话来讲就是“美的就是好的”。另一个因素是所谓的“漂亮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 of beauty):人们认为让别人看到自己和特别漂亮的人在一起,能提高他们的大众形象,就像对方的光环笼罩着自己一样。
3.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很大,而且这种吸引比较稳定和持久。我们喜欢那些诚实、正直、友好、热情的人,讨厌那些虚伪、狡诈、自私、贪婪的人。在吸引人的个人品质方面,男性和女性存在着差异。男性吸引他人的品质有真诚、果断、勇敢、理智、忠诚、冒险、胸襟开阔、坚强等;而女性吸引他人的品质有开朗、活泼、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待人热情、随和等。
(三)相似规则
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对人际吸引有重要影响的相似性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特征的相似性(demographic similarity),它包括性别、种族背景、宗教、社会阶层以及年龄。(2)态度的相似性(attitudinal similarity),包括观点、人格、兴趣、人际风格等。(3)外表相似性也影响人际吸引。在选择约会对象及婚姻方面,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在长相上相似的异性做伴侣,贝尔斯切特(Berscheid,1971)把这种倾向称为“匹配假设”(matching hypothesis)。希尔(Hill,1976)对约会情侣的一项研究发现,这些情侣在年龄、智力、宗教、外表吸引力,甚至身高上都很相似,在研究中希尔还发现那些背景最相似的情侣,一年以后分手的可能性也小。

(四)互补规则
互补性是指双方在交往时所产生的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例如,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往往喜欢和果断的人在一起,而一个内向的人往往也会和外向的人成为好朋友。双方可以取长补短,自己的特点正好适合对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