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顺 从
公元1025年(北宋天圣三年),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声名鹊起,其拿手好戏是“指物作诗”。城里人为了一睹“神童作家”的风采,纷纷邀请方仲永的父亲进城做客,有人甚至愿意为此支付好几吊铜板的价钱。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由于方仲永顺从了父亲的要求,最后浪费了自己的才能,成为一个普通人。由此看来,不正确的顺从也是会造成损害的。
从方仲永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影响中还存在一种称之为“顺从”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人对己都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消极影响。究竟人为什么会顺从?它与我们前文所探讨的从众和服从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