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简介
《社会心理学》这本书是由.王晶主编创作的,《社会心理学》共有167章节
1
序言
不知不觉已是讲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第八个年头,当一件事情从兴趣变成专业,再变成事业的时候,就总想为了让它变得更好而做更多的事。这些年,为了充实课堂,先后阅读了...
2
目录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特征 二、社会心理学的三种取向 三、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目的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
3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学习目标: 1.1 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特征 1.2 理解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3 明确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目的 1.4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
4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有关人类社会心理与行为的一门现代科学。作为一门系统阐述心理与行为本质规律的学科,它力求对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出科学的评价。学习社会心...
5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特征
(一)各大心理学学者的观点 社会心理学家们从一开始就比较关注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如何受到社会的影响。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权威G.奥尔波特(G.W.Allport)认为...
6
二、社会心理学的三种取向
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社会学家罗斯在1908年同时出版以社会心理学为题的著作是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事件。这一事实说明,西方社会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从心理学角度进行...
7
三、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目的
(一)认识自己 戴尔菲神庙的入口处上方有一行文字:“认识你自己!”千百年来,这句话一直启示着人们不断地认识和发现自己。对于自我的认识和探索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8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心理学是一门探索心灵奥秘、解释人类自身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以人类的心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活动规律及人格特...
9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研究常被分为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几乎涵盖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所有问题: (一)个体过程 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到目前为止这个领域的主...
10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自己的方法论体系,也有多种多样具体的研究方法。在了解研究方法之前,我们需要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该如何提出问题。一般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从理论中...
11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指出:“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期的历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后,其发展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却发展很快。在此,简要介绍心...
12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一)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是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创建的治疗神经症的一种方法,也是弗洛伊德及其...
13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产生阶段(1895—1934) 与心理学的产生相比,社会心理学的产生稍晚,到现在还不到100年的时间。早在1895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特里普利特(N.Tr...
14
章节小结
重点概念 社会心理学、观察法、实验法、档案研究法。 复习思考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如何看待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有哪些? 3...
15
第二章 社会化
本章学习目标: 2.1 理解社会化形成的过程 2.2 掌握社会化包括的主要内容 2.3 影响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2.4 社会化理论的主要派别 1920年,在印度...
16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社会化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是一个基础性问题,受到许多学科的关注。正如罗森伯格(M.Rosenberg)和特纳(R.Turner)所言:“由于社会科学的发展,社会化的...
17
一、社会化的定义
对于社会化(socialization),不同的心理学家给出了不同的观点,综合各个心理学家的观点可以得出:第一,(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技能、知识、价值、动机以及在社...
18
二、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体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就需要通过社会化获得各种相应的技能,这些基本能力是人类随着自身的发展过程而不断习...
19
三、社会化的历程
个体的社会化并不会在某个特定的年龄结束,它会在人的一生中进行,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生命展现为一个不断变化的系列。 (一)儿童期的社会化 ...
20
第二节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
21
一、文化
文化因素以其渗透力浸染人的身心,并直接支配和制约着人的成长,从而使人的一切言行举止最终都能够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生活世界是一个“文化化”的世界,人的社会化过程实...
22
二、家庭的特殊作用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第一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交往对象,更是他们在早期发展阶段的核心影响源,所以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 家庭中父母教...
23
三、同辈群体
在儿童进入学校之后,其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的结构开始发生重要变化,同辈群体开始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 同辈群体对儿童社会化发生作用的原因主要有:(1)同辈群体是一...
24
四、学校
现代学校不仅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儿童系统传授科学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制度化机构,更是一个包容了人际交往、角色定位、制度规范等社会现象,传授社会规范、价值...
25
五、媒体
媒体通常是指大众传播媒体(massmedia)。在现代社会生活结构中,它已经是人们生活结构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人的社会化产...
26
第三节 社会化理论
社会化是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共同关注的课题,在有关社会化的理论构建中,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不同学派对社会化的认识角度和取向都有所不同,因...
27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
由弗洛伊德首创的精神分析学说比较完整地解释了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它主要从本能和动机的角度对社会化问题进行分析。在弗洛伊德之后,埃里克森进一步发展了精神分析关于社...
28
二、认知发展论的观点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论关心的是人格发展的局部,即主要从认知的发展角度研究人的社会化。认知发展论详细论述了个体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认知及思维能力发...
29
三、社会学习理论
1913年,华生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纪元。心理学研究开始将注重人的内在心理的传统转到了研究外显行为的新航道上来。而社会学习理论...
30
第四节 社会化的结果
社会化的本质,是使生物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也就是让人学会像一个正常社会成员一样去行为和承担责任。一个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他(她)就要获得语言和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