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辞典》简介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辞典》这本书是由.林茵,李想编创作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辞典》共有154章节
1
前 言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迅猛向前发展的阶段,而社会发展是否进入高级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教育在这个国家所占的比重。在我国,教育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二十世纪末开...
2
目录
前 言 元代著名演员 马 锦 颜 容 彭天锡 陈明智 刘 八 魏长生 高朗亭 京腔十三绝 同光十三绝 米喜子 周凤林 陆寿卿 沈月泉 俞粟庐 陶显庭 王益友 侯...
3
元代著名演员
据元末夏庭芝所撰《青楼集》记载,自元初至此书写成的至正十五年的近80年间,涌现出众多著名的杂剧演员。《青楼集》所载主要是女演员,按她们的师承与家传辈份,可分为3...
4
马 锦
明末戏曲演员,工净,回族,生卒年不祥。他的艺术成就,明末清初侯朝宗所写《马伶传》记述甚详。当时南京最负盛名的戏班是“兴化部”与“华林部”。马锦属兴化部,华林部的...
5
颜 容
明中叶业余戏曲演员,生卒年不详,字可观,镇江丹徒(今江苏省丹徒县)人,以情态逼肖、嗓音响亮见长。据明李开先《词谑》记载,一次颜容与人合演《赵氏孤儿》,他扮公孙杵...
6
彭天锡
明代末叶业余戏曲演员。江苏金坛人。生卒年不详。本为富家子弟,对演剧艺术极为爱好,并潜心钻研,常为学得一出戏不惜花费数十金。他能戏很多,据张岱《陶庵梦忆》记载,彭...
7
陈明智
清初戏曲演员。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仅知其活动于清康熙年间。原系没有名气的农村草台班净角演员,由于偶然的机会显露出他的艺术才华,因而享誉艺坛。当时名班“寒香部...
8
刘 八
清代戏曲演员,真名及生卒年不详,广东人。工文词,因赴京应试不中,流落为戏曲演员,为乾隆时期的花部丑角。他的表演被认为是小丑中的绝技,以摹写人情世态、揭露官场丑恶...
9
魏长生
秦腔演员,工花旦,字婉卿,行三,人称魏三,四川金堂人。自幼家贫,入秦腔班学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入都,在双庆部以《滚楼》一剧轰动京城。据吴太初《燕兰小谱...
10
高朗亭
清代徽班演员,工花旦,艺名月官,安徽安庆人,祖籍江苏宝应。17岁随余老四率领的三庆徽班来北京,不久即赢得很高声誉。1803年,30岁时任三庆班主。此时,三庆班已...
11
京腔十三绝
清乾隆年间13位著名京腔演员的合称。清初,京都人士喜爱高腔(即京腔)。乾隆年间,集庆、萃庆、宜庆等京腔6大名班,荟萃各行角色,在北京各剧场轮流演出,盛极一时。廊...
12
同光十三绝
清同治、光绪年间13名昆曲、京剧著名演员的合称。以光绪年间画师沈容圃所绘彩色剧装写真画得名。画中绘老生及武生5人:饰《群英会》鲁肃者为程长庚,饰《战北原》(一说...
13
米喜子
清代徽调演员,工老生,江西金溪人。幼入春台班习正生,后为春台班台柱,享誉达20年。当时国外来客或就学者,也常慕名求见。演戏极为认真,对技艺刻苦钻研,家设等身大镜...
14
周凤林
清末民初昆曲演员,工闺门旦、贴旦,兼长刺杀旦。字桐森,江苏苏州人,是继葛子香、谈雅芳之后最负盛名的旦角演员。清光绪四年(1878)在上海搭大雅昆班演出时即开始享...
15
陆寿卿
昆曲演员,工付(二面),生卒年不详,江苏苏州人,初名受卿,名白净陆祥荣之子。清光绪年间曾搭苏州大雅昆班,有时也搭昆弋武班。后长期在全福班演出,辗转于沪、苏及杭、...
16
沈月泉
昆曲演员、戏曲教育家,浙江湖州人。为晚清苏州大雅昆班著名小生沈寿林之子,曾就教于名小生吕双全,有小生全材之称。所演黑衣生(穷生)戏尤为脍炙人口,《荆钗记·见娘》...
17
俞粟庐
昆曲唱家,名宗海,江苏娄县(今松江县)人。清光绪年间,署金山县守备,后改太湖水师营务处办事,移家苏州。曾就学于盛泽沈景修,通金石学,工书法,宗北碑,并精于书画鉴...
18
陶显庭
北方昆、弋演员,工老生和净,字耀仰,河北省安新县人。初在安新县刘向保子弟会中随名艺人白永宽、化起凤学弋腔戏,后入京,在恩庆班随钱宝珍习昆曲,初演武生,50岁后改...
19
王益友
北方昆、弋演员,昆曲教师,工武生,字子英,河北省玉田县人。幼年在益和科班学艺,出科后随师徐廷璧到北京搭昆、弋班演出。功夫深厚,技艺精熟,能戏甚多,昆、弋两腔中生...
20
侯益隆
北方昆、弋演员,工净,河北高阳县河西村人,曾随河北获鹿邵老墨学油花脸。勤奋好学,寒暑不废,大雪天仍于庭院中扫一席之地赤背练功不辍,因而武功根底深厚,身手灵巧矫健...
21
韩世昌
北方昆曲演员,工旦,字君青,河北高阳人。幼年搭庆长班(昆、弋班),先后从白云亭、王益友学艺,初习武生,后改昆旦。随班在冀中各地演出,吸取弋腔、梆子等演法,丰富了...
22
程长庚
京剧形成初期演员,工老生,名椿,字玉山(一作玉珊),一名闻浣,堂号四箴,戏单常不题名而标“四箴堂”。安徽潜山人,祖居徽调石牌腔之发源地怀宁石牌镇。父程祥芑,徽班...
23
余三胜
京剧形成初期演员,工老生。又名开龙,湖北罗田人(一说安徽怀宁人)。原唱汉调,清道光时为北京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台柱。同治二年(1863)入广和成班。通文墨、善口...
24
张二奎
京剧形成初期演员,工老生同,原名士元,号子英,北京人(一说安徽或浙江人)。自幼嗜爱戏曲,24岁以票友身份在和春班客串《捉放曹》等剧,获好评,遂正式搭和春班演戏,...
25
卢胜奎
京剧形成初期演员,工老生,外号“卢台子”。江西人,一说安徽人。文士出身,因爱好京戏,加入程长庚主持的三庆班。宗余(三胜)派,与程长庚合作,深受器重。唱功稳实淳朴...
26
孙菊仙
京剧演员,工老生,名濂,又名学年,号宝臣,天津人。成名后,天津观众都叫他“老乡亲”,后便以此为艺名。武秀才出身,曾在清军中任职。早年常出入票房,36岁后投师程长...
27
谭鑫培
京剧演员,工老生,曾演武生,本名金福,因堂号英秀,人又以英秀称之,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幼年随父到北京,入金奎科班习艺,学老生。父名志道,演老旦,有“叫天”之称...
28
王鸿寿
京剧演员,工老生,艺名三麻子,原籍江苏南通,一说安徽怀宁,长于扬州。幼年在南方江湖班习徽调文武老生,清光绪五年(1879)至上海,入金桂、丹桂、天仙等茶园,改唱...
29
汪桂芬
京剧演员,工老生。名谦,字艳秋,号美仙,小名惠成。湖北汉川人,一说安徽人,生于北京。父汪年宝,为春台班著名武生。汪桂芬9岁从陈兰笙习老生兼老旦,18岁满师,未及...
30
红豆馆主
昆曲、京剧业余演员,满族,姓爱新觉罗,名溥侗,字后斋,别署红豆馆主。精于文物鉴赏,通晓词章音律,最喜戏曲,刻苦练功,遍访名师,京、昆文武各行的演唱和伴奏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