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一)社会发展转向追求公平正义

(二)义务教育供给结束粗放增长

(三)学校办学转向追求质量提升

(四)政府财政支付能力大幅提高

(五)“中央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格局未变

二、目标解读

(一)总目标

(二)具体目标

(三)价值诉求

三、研究问题

(一)城市免费义务教育财政与收费政策研究

(二)城市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三)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背景下的择校问题研究

(四)城市代课教师生存境况问题研究

四、文献综述

(一)现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五、研究方法

(一)问卷法

(二)访谈法

(三)文献法

第一章 义务教育发展历程与性质分析

一、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历程回顾

(一)义务教育制度初步探索

(二)义务教育制度走上正轨

二、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义务教育特征分析

(二)民族国家的教育权占主导地位

(三)义务教育演变为公益事业

第二章 义务教育收费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一、义务教育收费政策回顾

二、义务教育收费政策反思

(一)义务教育收费原因分析

(二)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模式探讨

(三)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原则

(四)对义务教育供给的监督

第三章 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执行情况

一、城市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出台的时代境遇

(一)非均衡发展战略

(二)教育资源的非均衡配置

(三)民间强烈呼吁义务教育免费

二、调研样本介绍

(一)研究对象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三、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实施的成效

(一)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得到较好执行

(二)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赢得民心

(三)免费政策减轻了家庭教育负担

(四)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情况得到改善

(五)学校关注内涵发展倾向明显

第四章 执行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遭遇的现实问题

一、乱收费现象仍突出

(一)乱收费事件多发

(二)违法乱收费

(三)整顿收费的政策落实不佳

(四)乱收费现象原因分析

二、流动儿童接受教育仍面临很多困难

(一)流动儿童就学遭遇各种“门槛”

(二)供求矛盾是流动儿童入学困难的主因

三、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仍普遍存在

(一)法律禁止义务教育阶段择校

(二)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政策简要回顾

(三)禁止择校催生择校新形式

(四)择校原因分析

四、城市代课教师群体规模逐渐扩大

(一)城市代课教师整体情况

(二)城市代课教师的自身优势

(三)城市代课教师产生的原因

(四)城市代课教师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进一步推进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建议

一、对义务教育免费政策进行正确的价值定位

(一)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与城乡间的教育鸿沟

(二)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与择校难题

(三)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与农民工子女教育困境

(四)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与家庭经济负担

(五)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进一步强化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质

(一)义务教育是人社会化的主渠道

(二)义务教育是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

(三)逐渐建立均等化的学位供给体系

(四)发挥政府在义务教育供给中的主导作用

三、核实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成本

(一)估算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成本

(二)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经费预算制度

(三)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办学经费决算制度

(四)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办学经费的审计制度

四、明确不同层级政府的供给责任

(一)搭建全国性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平台

(二)以区域合作促教育均衡

(三)完善义务教育收费管理政策

(四)构建问责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五、学校类型化促进义务教育依法治理

(一)公立学校法律地位去法人化

(二)民办学校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

参考文献

著作类

论文类

统计资料类

法规文件类

其他类型

附 件

附件一: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

一、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二、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

三、强化省级统筹,确保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落到实处

四、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城市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

附件二: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的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

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的实施管理办法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