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赢得民心

(二)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赢得民心

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在实施以后赢得了民众的认可与支持。

1.不同群体了解免费政策的主要渠道

教师了解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主要渠道是电视新闻(23%)和学校开会(22.4%),报刊占15.2%,网络占15%,政府公告占11.5%(见表3.10)。教师是家长关于此政策的重要信息来源渠道。相对而言,教师群体得到消息的时间比家长早,了解程度比大部分家长高。这与教师的文化素质和工作性质密切相关。

家长了解政策的两个主要渠道是电视新闻(31.1%)和学校老师(20.6%),其次是报刊(13.2%)、政府公告(10.5%)、亲戚朋友(9.4%)、电脑网络(9.3%)(见表3.11)。在这两个主要的了解渠道之外,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家长之间更多地依赖亲戚朋友(达到28.9%);大学学历的家长则倾向于通过电脑网络和政府公告(达到27.1%);高中学历的家长与其他学历的家长了解政策的渠道没有明显差异。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家长中通过电脑网络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的情况非常少,有的是无暇上网,有的是对网络不熟悉,表3.10也显示了这种特征。在其他渠道中,多数是自己孩子从学校回来告知家长。

表3.10 教师了解免费政策的渠道

  a.Dichotomy group tabulated at value 1.

表3.11 家长了解免费政策的渠道

续表

Percentages and totals are based on responses.
a.Dichotomy group tabulated at value 1.

2.城市免费政策得到民众的高度关注

教师、家长和校长普遍关心免费政策的情况。免费政策都直接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对而言,校长是最关心免费政策的群体。在访谈的14位校长中有6位校长表示非常关心免费政策的走向,对前景充满期待且隐隐担心外部经济形势和社会形势的变化影响到政策的可持续性;剩下8位校长表示会持续关注政策的动向。这是因为校长的主要工作精力分配焦点之一就是为学校办学筹措资金。教师是比家长更关心免费政策的群体。教师中保持高强度关注的有35.1%,保持关注的有94.8%。家长中对该政策保持高强度关注的有20.4%,保持关注的有86.9%。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此充满信心,相信政策会越来越好,经费保障体系会日趋完善;但都不会因该政策走势变坏感到焦虑,因为“这本身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校长、教育行政人员主要通过开会渠道对该政策有了专门的学习和了解。教师中表示非常清楚免除杂费政策的有13.6%,比较清楚的有68.7%。访谈时,多数教师表示知道国务院在2008年发出了一个关于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免除杂费的通知,但仅有极个别人认真阅读过该通知。相对而言,被动地接受信息是家长们获取政策信息的常态,家长关心的是具体金额而非项目,主要通过口耳相传获得免费政策的信息。

3.免费政策得到民众的认同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在2011年底2012年初做过一次教育满意度的全国性调查。调查显示,78.3%的公众对当前教育发展情况的满意度评价较高,有10.9%表示非常满意,32.4%表示比较满意,35.0%表示满意。其中,公众对义务教育满意度评价最高,“社会公众最满意的是‘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其次是‘增加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26]。在访谈过程中,被访者都认为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利国惠民,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受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