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关注内涵发展倾向明显

(五)学校关注内涵发展倾向明显

在免费政策实施的同时,教师绩效工资制也在推行,公共财政担负学校办学经费。学校更加关注内涵发展,特别是师资力量的建设,客观上提高了学校运转水平,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1.校长主要工作精力转向师资建设

校长工作主要由筹措办学经费、管理教育教学、建设师资队伍三方面构成。三者关系都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但办学经费和师资队伍是基础性或者前提性条件。免费政策实施前后,校长对经费和教学的关注各降了12.5%和9.5%,最关心的方面由教学工作变为师资建设,增长了21.1%,占到工作精力分布总体的41.1%(见表3.12)。

表3.12 免费政策实施前后校长主要工作精力分布变化

Percentages and totals are based on responses.
a.Dichotomy group tabulated at value 1.

2.教师进修机会有所增加

校长们认为免费政策实施后,教师进修学习机会增加很多或一些的分别占12.5%和50%,认为减少的占18.8%。教师认为自己进修机会增加很多的仅有2.4%,但表示增加一些的占37.2%,认为进修机会减少一些或者很多的分别占8.6%和1.6%。比较而言,校长对教师进修机会增加的变化感受更为强烈。

3.教师工资福利有所提高

免费政策实施后,校长认为有41.2%的教师工资都增加了,教师认为月收入的确提高的占35%。这与绩效工资制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绩效工资制施行之后,教师账面工资得到了普遍提高,但有少数老师的“收入”受到消极影响。校长认为约有35.2%的教师实际收入减少一些或很多;但持这一看法的教师仅占被调查教师群体的5.5%。绩效工资制的推行客观上促进了教师福利待遇的均衡,提高了薄弱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教师工作积极性未受影响

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实施后,有47.1%的被访校长、52.1%的教师(其中认为自己工作量增加了很多的占9.7%,近一成,认为增加一些的比例占42.4%)认为免费政策实施后教师工作量增加了。有52.9%的被访校长认为教师工作量未发生变化,而认为工作量减少的仅为2.2%。不过,由于施行绩效工资制,这一主观感受并未影响到教师群体的整体工作积极性。施行免费政策之后,教师工资待遇中来自学校自筹经费的部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由于没有额外收入,缺编学校的教师不愿意再付出更多的劳动。但是,薄弱学校教师的工资因统筹体系变化的原因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校长认为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和降低的比例都为23.5%,有52.9%的教师没有受到影响。在免费后,反映教育质量提升很多的校长占11.8%,反映提升了一些的占23.5%,其余的反映没有变化。总体而言,免费政策实施后,义务教育质量水平未受影响或有所提高。

【注释】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3.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28.

[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1-36.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69.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1983年5月6日。

[6]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在普及初中的地方改革初中招生办法的通知》[J].人民教育,1986(Z1):12.

[7]转引自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98。

[8]1966年6月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转的高等教育部党委《关于改进1966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请示报告》;196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的通知》;196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高等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9]《1956年~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1960年4月10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60年4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公布。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1983年5月6日。

[11]《国务院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1984年12月13日。

[1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86年9月13日。

[13]工农业之间的剪刀差作用,城市化过程中强制征地,有索取要求的惠农政策等手段使农民为城市发展“无私奉献”、“默默奉献”。据统计,1994—1998年,国家财政给予农业的投入为3970亿元,农民上交国家的税收和承担的地方性费用负担为8365亿元,净流出量为4386亿元,年均净流出877.2亿元(侯石安,2004)。据统计,自从我国实行土地征用补偿政策以来,我国累计支付的土地征用费不超过1000亿元(党国英,2005),而从1952年到2002年50年间,农民向社会无偿贡献的土地收益为51535亿元;以2002年无偿贡献的土地收益为7858亿元计算,相当于无偿放弃了价值26万亿的土地财产权(李小云,何君,2007)。转引自胡新萍,赵兴梅,苟天来,等.建国以来中国的国家与农民关系研究[J].前沿,2011(09):12-17.

[14]范先佐.择校与免费教育[J].教育与经济,1996(04):23-25,33.

[15]中国今日起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xyztc/news/2008/09-01/1366983.shtml,2008-9-1/2013-6-22.

[16]2009年中国财政年鉴[M].北京:中国财政杂志社,2010:219.

[17]民政部发布2010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报告[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106/20110600161364.shtml,2011-6-16/2012-9-18.

[18]后文将作进一步说明。

[19]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

[20]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5号)。

[21]佚名.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省级统筹有哪些要求?[D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397/200809/38718.html,2012-6-2.

[22]佚名.辽宁、河南、湖南、广西、贵州五省区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工作顺利推进[D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56/201004/85887.html,2009-4-20/2012-3-17.

[23]2009中国财政年鉴[M].北京:中国财政杂志社,2009:219.

[24]2010中国财政年鉴[M].北京:中国财政杂志社,2010:181;2011中国财政年鉴[M].北京:中国财政杂志社,2011:173.

[25]2011中国财政年鉴[M].北京:中国财政杂志社,2011:173.

[26]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DB/OL].http://www.nies.net.cn/zy/wjdc/201201/t20120110_37090.html,2012-1-10/2013-4-23.

[27]蒋国河.返乡农民工子女学业适应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23-26;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03):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