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与城乡间的教育鸿沟

(一)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与城乡间的教育鸿沟

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目前,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但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义务教育免费政策规定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无论对于城市还是农村家庭而言,确实减少了教育支出。但对于城乡教育总体而言,不均衡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城乡生均教育经费的悬殊差距。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数据反映,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各项指标,城镇均高于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实施之后,这一现状未有很大改观。2006年义务教育生均拨款经费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市为1361.16元,农村为1230.26元,城乡倍率是1.11。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市为166.52元,农村为142.25元,城乡倍率为1.17。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市为1562.01元,农村为1355.40元,城乡倍率为1.15。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市为232.88元,农村为192.75元,城乡倍率为1.21。2007年义务教育生均拨款经费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市为1671.51元,农村为1531.24元,城乡倍率是1.09。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市为270.94元,农村为248.53元,城乡倍率为1.09。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市为1962.93元,农村为1763.75元,城乡倍率为1.11。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市为378.42元,农村为346.04元,城乡倍率为1.09。2008年义务教育生均拨款经费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市为2231.11元,农村为2099.65元,城乡倍率是1.06。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市为425.00元,农村为403.76元,城乡倍率为1.05。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市为2731.64元,农村为2465.46元,城乡倍率为1.10。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市为614.47元,农村为573.44元,城乡倍率为1.07。2009年义务教育生均拨款经费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市为2788.55元,农村为2640.79元,城乡倍率是1.06。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市为616.28元,农村为581.88元,城乡倍率为1.06。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市为3645.49元,农村为3390.06元,城乡倍率为1.08。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市为936.38元,农村为892.09元,城乡倍率为1.05。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但其间的鸿沟还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必然会带来学校师资、设备、校舍等方面的城乡差异。加上沉重的债务、农村教育基础过于薄弱等历史原因,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实施之后,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以及教育投资的城市化倾向是此问题的深层根源,而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并没有能力消除城乡义务教育间的巨大鸿沟。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加大中央政府的教育投入,提高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建构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