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著作类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李晓燕.义务教育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温辉.受教育权入宪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9]熊贤君.千秋基业——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0]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2]李晓燕.教育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4][德]莱辛(G.E.Lessing).论人类的教育——莱辛政治哲学文选[M].朱雁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15]吴高盛.公共利益的界定与法律规制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
[16][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M].管士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7][美]威廉.伊斯特利.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M].姜世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18]北京大学哲学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9]席恒.利益、权力与责任: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0]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1]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2]辞海编写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3]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4][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M].唐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25]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26]孙绵涛,等.教育政策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7]孙绵涛.教育政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8]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9]唐斌.教育多元筹资问题研究——兼论第三部门在教育筹资中的作用[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0][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M].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31]王福生.政策学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32]吴宏超.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3]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3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论文类
[1]赵敬丹.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第三部门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2]刘欣.由教育政策走向教育公平[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巫志刚.我国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基本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4]吴德刚.革命根据地义务教育举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2009.
[5]刘太刚.公共利益法治论——基于需求溢出理论的分析[J].法学家,2011(6).
[6]熊明安.依靠人民群众,采取多种形式办学——重读《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的一点体会[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8(1).
[7]唐小平.基础教育能否推向市场[J].计划经济研究,1993(1).
[8]王善迈.教育产业化市场化质疑[J].上海高教研究,1994(4).
[9]王善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J].教育与经济,1997(3).
[10]厉以宁.关于教育产品的性质和对教育的经营[J].教育发展研究,1999(10).
[11]蒋国河.返乡农民工子女学业适应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
[12]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13]雷万鹏,谢瑶.城市免费义务教育改革路径与政府责任——对武汉市6所学校财务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0(2).
[14]岳伟,邹心胜.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无法承受之重[J].教育与经济,2011(2).
[15]黄道主,许锋华.扣问教育公平——从学区房现象谈起[J].基础教育,2010(11).
[16]吴宏超.义务教育免费属性释疑[J].教育学术月刊,2008(11).
[17]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18]熊明安.依靠人民群众,采取多种形式办学——重读《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的一点体会[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8(1).
[19]王晓辉.法国义务教育的财政体制[J].全球教育展望,2002(1).
[20]王挺之.欧洲中世纪的教育[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21]曾天山.我国择校问题的背景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3).
[22]刘太刚.公共利益法治论——基于需求溢出理论的分析[J].法学家,2011(6).
[23]项继权.破解“穷国办大教育”难题——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困境与出路[J].财政与发展,2004(5).
[24]徐健.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2).
[25]胡先云,刘邵岚.英国义务教育法规的演进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9(28).
[26]何伍吉,胡先云.论英国义务教育法规的演进及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09(16).
[27]刘揖建.日本普及义务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保山师专学报,2006(6).
[28]陈鹏,林玲.中国义务教育法制百年历程之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29]胡新萍,等.建国以来中国的国家与农民关系研究[J].前沿,2011(9).
[30]范先佐.择校与免费教育[J].教育与经济,1996(4).
[31]蒋国河.返乡农民工子女学业适应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
[32]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33]朱近赤,孔德峰,等.教育部取消小学生借读费引热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
[34]何勇海.“优惠政策”怎么成了“暗设门槛”[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07(2).
[35]李文彬.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梗阻的实证研究:以珠江三角洲D市为例[J].江汉论坛,2009(7).
[36]潘奇.“择校”的教育观念溯源[J].现代教育科学,2008(2).
[37]黄道主,张文言.城市代课教师的特点、困境及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13(15).
[38]刘建银.民办学校产权问题研究:一个基于案例、理论和法律制度的综述[J].教育科学,2006(6).
[39]岳伟,赵雪.义务教育择校政策执行失真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2).
[40]李晓燕,杨慰萱.中日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责任赔偿第三人支付制度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2(2).
[41]孙士杰.试论我国实现完全免费义务教育的现实可能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42]巫志刚.农村被撤并学校产权争议的类型、原因及其法律解决[J].教育发展研究,2012(4).
[43]邵书龙.国家、教育分层与农民工子女社会流动:Contain机制下的阶层再生产[J].青年研究,2010(3).
[44]邵泽斌.在特殊的“单中心”治理中走近公共性——对新中国中小学收费政策的回顾与反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5).
[45]汪会宝,刘婕,张帅.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17).
[46]薛海平.美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制度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1(3).
[47]周洪宇.应实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J].教育研究,2003(4).
[48]周洪宇,申国昌.2005年农村教育:免费义务教育的推进与义务教育法的修改[J].教育发展研究,2006(5).
[49]尹迎春.关于在农村率先实行义务教育免费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4(9).
[50]邱雅.免费义务教育经费的测算[J].中国统计,2006(12).
[51]周金玲.义务教育的经济理论基础评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4(10).
[52]王柱国.义务教育:强制的“自由”[J].法商研究,2007(5).
[53]戴高龄.高收费与“先收后免”——关于免费义务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4).
[54]古翠凤,周劲波.基础教育供给的历史变迁[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4).
[55]滕星.应在贫困地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J].求是,2003(19).
[56]田汉族.制度创新与免费义务教育实施[J].教育导刊,2005(7).
[57]刘国中.浅谈义务教育应该免费[J].财经科学,2004(S1).
[58]杨瑞勇,刘洪翔.义务教育与教育公平新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4(12).
[59]周桂党,张睿.简议免费义务教育[J].科学.经济.社会,2006(1).
[60]牛利华.教育贫困与反教育贫困[J].学术研究,2006(5).
[61]杨成铭.新《义务教育法》五论[J].法学杂志,2007(1).
[62]苏君阳.义务教育公共性的法律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后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7(3).
[63]魏向赤.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农村教育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08(32).
[64]曹思芹.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教育政策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9(21).
[65]金法.构建和谐教育的思路与对策[J].中州学刊,2008(5).
[66]胡耀宗,靳希斌.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5).
[67]魏中林.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评估事业科学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7).
[68]本刊评论员.促进教育优先发展[J].中国财政,2011(17).
[69]张志勇.教育的区域差距与政策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70]岳继勇.对“新机制”的几点宏观思考[J].中小学管理,2007(8).
[71]潘磊.“两免一补”教育政策的调查思考与建议——以广西恭城、龙胜县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8(5).
[72]李宝峰,王一涛.义务教育助贫政策的问题及对策——基于英县和隆县的个案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7(8).
[73]马丽燕,王慧.“免费义务教育项目”在西北农村地区实施现状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74]常宝宁,李录琴.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后的政策效应分析——以西北三省区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07(19).
[75]常宝宁,李录琴.西北地区免费义务教育实施现状调查——以甘肃省为个案[J].江西教育科研,2007(11).
[76]丁克贤.免费义务教育项目实施的现状及政策效应分析——以西部甘、青、宁三省区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08(9).
[77]欧阳静.乡村教育:免费之后还需要什么?——基于江西省Y县的调查[J].调研世界,2008(2).
[78]侯小兵.西部城市家庭义务教育投资分析——基于后缴费时代的实证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2(3).
[79]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3).
[80]翟博.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J].求是,2010(2).
[81]翟博,孙百才.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12(5).
[82]周宏.均等教育基本策略初探——兼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教育探索,2003(5).
[83]贺桂香,江立明,冯异红.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与政府调控机制的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8).
[84]程红艳.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教育与经济,2009(2).
[85]王正惠,蒋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免费后的考验[J].教育发展研究,2009(11).
[86]周彬.“后普九时代”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J].人民教育,2009(10).
[87]胡耀宗.后免费时代的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
[88]张立建,李小银,陈忠暖.城市流动人口与城市化最低经济门槛作用机制之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3(6).
[89]周佳.遏制贫困:关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思考和对策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3(10).
[90]袁连生,刘泽云.我国义务教育贫困学生资助制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91]胡建勇,陈海燕.农民工子女免费义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7(21).
[92]陈静漪.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反思与机制设计[J].现代教育管理,2009(2).
[93]袁连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J].教育与经济,2010(1).
[94]王宇红.对当前我国流动儿童少年教育问题的探讨[J].调研世界,2007(8).
[9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吴霓.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研究[J].教育研究,2007(4).
[96]葛军.城市外来从业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J].理论导刊,2008(12).
[97]徐敏丽,来洪渝.农村人口流动条件下的教育供给模式[J].开放导报,2008(5).
[98]代祥,李志友.以教育券制度破解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难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9).
[99]高慧斌.城市免费义务教育下“两为主”政策的二次决策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4).
[100]宋艳.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两为主”政策——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后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5).
[101]王毓珣,亢晓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后续问题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9(7).
[102]吴霓.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研究[J].教育研究,2011(11).
[103]贺沁源.农村青少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11).
[104]刁玉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发展历程的反思[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05]赵慧君,杨清溪.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免费的路径回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演变[J].教育科学研究,2009(2).
[106]刘惠林.构建我国农村教育财政体制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12).
[107]刘乐山.中央和省级财政分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经济学思考[J].教育与经济,2004(4).
[108]钟晓敏,赵海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下的我国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模型[J].财政研究,2009(3).
[109]庞丽娟.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扎实推进免费义务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110]邬志辉.正确理解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9(1).
[111]王蓉.加大教育财政投入需完善相关体制与机制[J].人民教育,2008(9).
[112]汪明.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保障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6(17).
[113]马青.城市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应实行分类核定[J].教育发展研究,2009(1).
[114]许杰.免费进程中的学校:危机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0(11).
[115]张霞珍.免费义务教育:政府需处理的三对关系——基于广东省X县义务教育经费的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08(7).
[116]陈朗平,付卫东,刘俊贵.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下教育财政公平性研究[J].教育研究,2010(12).
[117]徐迟.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及其思考[J].长白学刊,2008(1).
[118]杨卫安.学校经费的使用:在“秩序”中寻求“活力”[J].教育发展研究,2009(1).
[119]徐志勇,徐建平,黄立志.关于教育乱收费问题的县(市)教育局长问卷调查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3).
[120]梅汝莉.从“择校生”说起——对义务教育本质特征和规范化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1995(11).
[121]李建平.呼声惊动中南海——中小学择校高收费现象透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122]葛军.基础教育“择校”问题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7(15).
[123]程斯.基于义务教育法的中小学择校现象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9).
[124]冯婉桢.后现代视角的中国择校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8(25).
[125]问秋.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应该解决几对矛盾[J].中小学管理,2009(5).
[126]杨立军.教师继续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J].中国成人教育,2010(21).
[127]姚宏昌.对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3).
[128]莫永生.加强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建设:破解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J].继续教育研究,2012(2).
[129]刘彦伟,文东茅.义务教育年限的国际比较[J].教育科学,2006(5).
[130]李赐平.国外义务教育立法与我国《义务教育法》的完善[J].行政法学研究,2005(3).
[131]潘洪萱.美国基础教育纪实[J].外国教育资料,1988(3).
[132]蔡金花.美国义务教育免费的法律规定性[J].比较教育研究,2006(12).
[133]邹海燕.美国中小学的择校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3).
[134]袁苓.法国的教育体制和资源配置[J].江西社会科学,1999(6).
[135]张国强.日本的九年义务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1992(4).
[136]陈永明.日本教育财政的现状及其特点[J].外国教育资料,1999(4).
[137][日]平原春好.现代日本教育法史纲——学校教育法制25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
[138]何晓雷.《高中学费免费化法案》述评——日本的经验及其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18).
[139]马林.对澳门免费教育立法的比较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1997(1).
[140]李方.澳门回归后实施义务教育的若干问题——澳门实施10年义务教育的调查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141]王建梁,许晓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对马拉维和加纳的影响初探——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的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9(1).
[142]孙美玉,杨军.加纳义务教育发展困境的原因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1(5).
[143]牛长松,陈曾敏.南非教育千年发展目标:进展、举措与挑战[J].外国教育研究,2010(12).
[144]赵中建.印度的初等教育普及化目标[J].外国教育研究,1995(1).
[145]曲恒昌.印度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期限为何一再推延[J].比较教育研究,1994(4).
[146]陈玉云,葛大汇.“多渠道筹资”体制在义务教育阶段适用性的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3).
[147]Haveman,Robert H.and Barbara L.Wolfe.Schooling and Economic Wellbeing:The Role of Nonmarket Effects[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84,19(3).
统计资料类
[1]2003年—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Z].2011.
[2]2009年—2011年中国财政年鉴[Z].2011.
[3]2009年—2011年中国城市年鉴[Z].2011.
[4]2008年—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2011.
[5]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Z].2006.
[6]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Z].2009.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Z].2010.
[8]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Z].2007.
[9]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10]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Z].2012.
[11]厦门大学法律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Z].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1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实施处.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Z].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法规文件类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Z].2001.
[2]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定额核定工作确保学校正常运转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教〔2001〕38号)[Z].2001.
[3]国家教委、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清理整顿中小学收费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89〕教财字第010号)[Z].1989.
[4]关于坚决落实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试行“一费制”收费制度的通知(计价格〔2001〕2477号)[Z].2001.
[5]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Z].2005.
[6]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5号)[Z].2008.
[7]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教信息厅〔2003〕1号)[Z].2003.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2011年3月23日)[Z].2011.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Z].2010.
[10]关于对全国部分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试行免费提供教科书(教基〔2001〕15号)[Z].2001.
[11]教育部、财政部、粮食部、国家民委、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边境县(旗)、市中小学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的通知》[Z].1979.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Z].1980.
[13]清政府钦定蒙学堂章程[Z].1902年8月15日.
[14]清政府钦定小学堂章程[Z].1902年8月15日.
[15]清政府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Z].1904年1月13日.
[16]清政府学部咨行各省强迫教育章程[Z].1906.
[17]清政府学部[Z].奏酌拟变通初等小学章程折.
[18]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Z].1912年9月28日.
[19]中华民国教育部拟具义务教育施行程序呈请核示施行并批令(第33号)[Z].1915年4月30日.
[20]国民政府第一期实施义务教育办法大纲(教育部第467号训令)[Z].1932年6月.
[21]1966年6月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转的高等教育部党委《关于改进1966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请示报告》[Z].1966.
[22]196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的通知》[Z].1966.
[23]196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高等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Z].1966.
[24]1956年~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Z].1960年4月10日.
[25]国务院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Z].1984年12月13日.
[26]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意见[Z].1987.
[2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Z].1985.
[28]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Z].1986.
[29]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Z].1986.
[3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Z].1983年5月6日.
[31]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普及初中的地方改革初中招生办法的通知[Z].1986年3月6日.
[32]关于1996年在全国开展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6〕18号)[Z].1996.
[33]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规范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原则意见》(教基〔1997〕1号)[Z].1997.
[34]教育部《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0〕6号)[Z].2010.
[35]南宁市民办学校接受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管理暂行办法(南府发〔2007〕50号)[Z].2007.
其他类型
[1]魏铭言.留守流动儿童数量逼近1亿[N].新京报,2013-5-10.
[2]苏区教育星火燎原红土地[N].中国教育报,2011-5-24.
[3]吴德刚.促进教育公平成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重大意义[N].中国教育报,2010-12-13.
[4]柯进.2012年全国查处教育乱收费4.8亿 清退3.4亿元 4 858人受处分处理[N].中国教育报,2013-1-10.
[5]别鸣,梁炜.去年我省立案调查教育乱收费117件[N].湖北日报,2013-4-18.
[6]陈诚,陶涛.择校乱收费将治庸问责[N].长江日报,2013-4-10.
[7]毛伟,方伟阳.义务教育借读费真不收了?[N].新安晚报,2008-11-21.
[8]李新玲,樊未晨.北京“小升初”陷入怪圈[N].中国青年报,2011-8-29.
[9]温家宝.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N].CHINA DAILY,2010-3-15.
[10]预决算制度不改 职务腐败难除[N].深圳晚报,2012-6-29.
[11]周洪宇.关于“十一五”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建议[DB/OL].http://gaokao.eol.cn/20060306/3176673.shtml,2006-3-6/2012-2-9.
[12]报 告 称2050年 中 国 流 动 人 口 规 模 可 达3.5亿 人[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5-30/3077449.shtml.
[13]中国今日起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xyztc/news/2008/09-01/1366983.shtml.
[14]民政部发布2010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报告[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106/20110600161364.shtml.
[15]教育部通报2011年下半年查处教育乱收费典型案件[EB/OL].http://www.edu.cn/xin_wen_dong_tai_890/20120227/t20120227_745461_1.shtml,2012-3-6.
[16]郝也.南京一小学设生日基金 让家长每人出资100元[EB/OL].http://edu.people.com.cn/GB/17547427.html.
[17]北京多所初中办占坑班 小升初转入地下战场[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720/10538327542.shtml.
[18]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1/12/content_7054717.htm.
[19]报告称2050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可达3.5亿人[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5-30/3077449.shtml.
[20]曾天山.教育形象现状总体趋好[DB/OL].http://www.nies.net.cn/zy/wjdc/201304/t20130416_310008.html.
[21]中国今日起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xyztc/news/2008/09-01/1366983.shtml.
[22]佚名.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省级统筹有哪些要求?[D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397/200809/38718.html.
[23]佚名.辽宁、河南、湖南、广西、贵州五省区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工作顺利推进[DB/OL].http://hyxh.ceiea.com/html/200904/20090420104025j9rn.shtml.
[24]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DB/OL].http://www.nies.net.cn/zy/wjdc/201201/t20120110_37090.html.
[25]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北京教育地产分析报告[EB/OL].http://house.focus.cn/ztdir/crrc_jiaoyudichan/.
[26]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D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12985541.html.
[27]黄世贤.对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补助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DB/OL].http://www.jxf.gov.cn/JxfShowViews_pid_5ac1d90333ad1c2f0133af26d3ff00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