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经受考验》简介
《文明经受考验》这本书是由.(英)阿诺德(Toynbee,A.J.)创作的,《文明经受考验》共有30章节
1
总序
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是20世纪英国标志性的历史学家之一,也是20世纪西方思辨的历史哲学的杰出代表。 ...
2
自序
尽管收入本书的论文写于不同时期,有几篇是20年前所写,但大多数是最近这15个月的产物。在作者的设想中,本书具有一种统一的视野、目标和观念,作者希望这些能够被读者...
3
我的历史观
我的历史观本身就是一部微型历史,它主要是其他人而非我自己的历史。一位学者的终生工作是把自己的那桶水加入一条始终在涨的知识长河,有无数桶这样的水在添加进去。如果要...
4
历史的现状
基督纪元1947年人类处于何处,这个问题无疑涉及世界各地的这整整一代人。但是,如果就此问题进行一个世界范围的盖洛普民意测验,答案一定歧见纷出。人多无疑意见多,但...
5
历史会重演吗?
历史会重演吗?18、19世纪时,这个问题在我们西方世界常常作为学术训练而受到争辩。我们文明当时所享受的这段幸福康乐那般耀眼,使我们的祖辈们产生了一种奇特的虚假观...
6
希腊—罗马文明
我将从吉尔伯特·默里(Gilbert Murray)教授提出的观点开始。这个观点是:希腊—罗马世界的手写稿与今天演讲者在电台广播时采用的打字稿没什么不同。如同今...
7
世界的统一与历史观的变化
熟悉会麻醉想象。正因为每一个西方学童都知道大约四个半世纪之前西欧航海家们进行的航海大发现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成年后的西方人就倾向于认为结果必然如此。所以,在...
8
欧洲的矮化
在1914年至1918年战争之前,欧洲在世界上具有无可争辩的优势,过去1200年中在西欧发展的那种文明形式看来有可能在每个地方都获胜。 欧洲的优势由这样一个事实...
9
国际展望
当我比较两次战争的后果时,我看到一些明显的相似之处,但有一个十分突出的不同。上一次,我们相信1914年至1918年战争是一场可怕但并不重要的中断——理性文明的历...
10
文明经受考验
...
11
I
我们西方目前对历史的展望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我们的历史眼界在空间和时间这两个维度上都大大扩展了,另一方面我们的历史视野——我们实际上看到的,而不是我们选择看到的...
12
II
就时间维度而言,如果你只从英格兰人来到不列颠开始,是无法很好理解英国历史的,如同仅仅以英国人来到北美为开始来理解美国历史一样。同样,从空间维度看,如果你把它从世...
13
III
首先来看另外四个留存下来的文明。如果一个文明在大陆——我指亚洲的坚实大陆——立足处的坚固程度可以大致表明这个文明的相对寿命,那么,与我们自己的基督教世界相比,其...
14
IV
作为一些文明依次传播的结果,世界的整个居住区域就被统一为一个单一的巨大社会。使得这个过程最终完成的那次传播,就是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现代传播。但是,我们得记住:首先...
15
V
在一个统一的世界中,如果人类的未来整体上是愉快的,那么我要预测在旧世界中的中国人有未来,在北美岛上则是加拿大人。不管人类在北美会有什么样的未来,讲法语的加拿大人...
16
俄罗斯的拜占庭遗产
...
17
I
如果这是一次布道而不是一篇文章,那么必用的主题就是贺拉斯[53]的一句名言:“就算你用草叉将天性扔走,它还是倔强地要回来的。” 俄罗斯现在的政权宣称已经与俄罗斯...
18
II
今日的马克思主义俄罗斯,似乎并未丢失俄罗斯的拜占庭遗产,让我们较为深入地看一看。回溯中世纪早期,拜占庭在小亚细亚和君士坦丁堡的希腊的历史,我们这个姊妹社会的显著...
19
伊斯兰教、西方与未来
历史上,伊斯兰教与我们西方社会曾有过连续多次的作用与反作用,它们有着不同的情况,双方的角色也曾互换。 它们之间的第一次相遇发生于西方社会的幼年,而伊斯兰教已是处...
20
文明的相遇
...
21
I
若干个世纪之后,未来的历史学家回望20世纪前半部分,用时间透视所给予的正确比例试着来看这一时期的活动与经历,什么会被挑出来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突出事件?我猜想,不...
22
II
我们自己时代的历史对几千年后回顾它的那些人会是什么模样?为什么我敢于做这些预测?因为我们有大约6000年的以往历史来做参照,从我们称为“文明”的这种人类社会首次...
23
III
在结束之前,我必须就一个我一直回避到此刻的问题说几句。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文明”意味着什么?显然,我们确实是指某种东西,因为甚至在我们尝试去界定我们的所指...
24
基督教与文明
最近几天,当我重新阅读自己为这篇文章准备的笔记时,我脑中浮现着一个场面,这是大约1400年前一个庞大帝国的都城,当时这座都城战火燃烧——不是一场前线作战,而是后...
25
历史对于灵魂的意义
...
26
神学—历史
本文讨论的这些问题,在过去几个世纪中已由神学家与哲学家激烈地争论过了。所以,现在来谈论它们,笔者有可能陷入一些在他的读者看来是基本的错误。他也肯定要涉及那些对读...
27
一个纯粹的现世观点
这两个极端观点的第一个就是:对于灵魂来说,它存在的全部意义就包含在历史之中。 在这个观点看来,个人完全就是他为其成员的那个社会的一个部分。个体存在是为了社会,而...
28
一个纯粹的来世观点
现在,我们跳跃到另外一极,来考察相对立的另一个观点:对于灵魂来说,它存在的全部意义是在历史之外。 在这个观点看来,这个世界整体上是没有意义而且邪恶的。灵魂在这个...
29
第三种观点:这个世界是上帝之国的一个行省
我们已经拒绝了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都为我们那个问题——历史对于灵魂的意义——提供了一种答案。我们拒绝承认灵魂存在的意义或是全部在历史之内或是全部在历史之外。这一...
30
译者后记
出生于1889年的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以86岁的高龄于1975年10月辞世,留下《历史研究》、《文明经受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