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汇长安:秦岭古道文化地理之旅》简介
《道汇长安:秦岭古道文化地理之旅》这本书是由.高从宜,王肖苓,王跃琼著创作的,《道汇长安:秦岭古道文化地理之旅》共有68章节
1
秦岭与中华文明(代序)
方光华 曹振明 秦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东部、呈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它西起甘肃临潭县白石山,东经天水麦积山,穿越陕西,直至河南,在陕西与...
2
目录
目 录 秦岭与中华文明(代序) 第一章 秦岭古道通议 秦岭古道尽沧桑 华夏的半壁河山 萧瑟秋风换人间 秦岭古道“正名” 中国古道凿空术 秦岭古道孰为先 秦岭古道...
3
第一章 秦岭古道通议
QIN LING GU DAO TONG YI ...
4
秦岭古道尽沧桑
作为秦岭古道的开辟者,周文王在《易经·系辞》中有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的确,“百姓日用” 和“君子道鲜”的“阴阳”二重性就是...
5
华夏的半壁河山
◎周原遗址全景 已故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的《唐代交通图考》第三卷是研究秦岭古道交通史的旷世巨著。在《蓝田武关驿道》中,严耕望先生写道:“此道交通所及之地区,就...
6
萧瑟秋风换人间
作为共和国的开创者和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这种巨大深远的影响,除了政治军事的历史性成功外,其大气磅礴、一冲九天的浪漫诗歌也是重要因素之一。1954年...
7
秦岭古道“正名”
随着秦岭进入现代文明视野,秦岭古道的研究亦提到日程。报刊、书籍散载的文章不必说,专著已有李之勤的《蜀道话古》、王蓬的《中国蜀道》、王开的《宝鸡古代道路志》、西安...
8
中国古道凿空术
◎秦代铁器 《周礼·考工记》有云:“匠人营国”(工匠营建都城),可见工匠对工程建设意义重大。对于“匠人营国”的道理和重要性,《孟子·离娄上》也有阐述:“离娄之明...
9
秦岭古道孰为先
◎山路曲折 在秦岭古道的当前研究中,究竟哪一条古道最先开辟?古道研究专家郭荣章先生在《再论褒斜道改道的有关问题》中写道:“历史上的褒斜道由褒水与斜水的两条河谷所...
10
秦岭古道与现代交通
秦岭—淮河是中国天然的南北分界线。秦岭的这种地理分界功能,经常形象地被概括为南舟北马、北雪南桃。意思是说,秦岭之南是中国的南方,河流众多,大船小舟是主要的交通工...
11
有“蜀”无“楚”的秦岭古道
◎幽幽秦楚古道 陕西省简称“秦”,四川省简称“蜀”,皆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和“蜀国”。春秋时期,楚国的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战国时期,楚国又是“战国...
12
道汇长安:驿道与国都
◎秦直道遗址 在人类古代文明中,“驿道”即国道,为中央管理的国家级大道。“驿” 又称置,也是驿传机构名称,是“乘马”(人骑)或“从马”(驮物)停留的车站,一般3...
13
栈道时代与碥路时代
◎石门栈道 在周秦汉唐时代,秦岭古道地处京畿,为国家置驿国道。五大古道皆长期是国家驿道,无不是“凌空飞架,栈道千里,长亭连短亭”。 栈道的确是秦岭古道的重要构成...
14
秦岭古道“三五之道”
◎高山鸟道 小学生的主课有两门:语文与数学。语文让孩子们体会人生的事相性质,数学让其领会认知世界的计量方法。古希腊哲人柏拉图的观点是写在校园门外的:“不懂数学者...
15
第二章 秦蜀古道鸟瞰
QIN SHU GU DAO NIAO KAN ...
16
秦蜀古道:备忘录与数据库
围绕秦蜀古道发生的历史事件和与其有关的一系列数据组成了关于它的备忘录与数据库。无需多言,让我们从有关秦蜀古道的备忘录与数据库中去体会它的伟大。 ◎重峦叠嶂秦蜀...
17
从蜀道走回来
秦蜀古道曾简称蜀道,在秦蜀古道众多曾用名中,蜀道是影响最大、使用最为广泛的。蜀道命名的出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其最重要的奠基者是李白及其《蜀道难》。因此...
18
《周易》与秦惠王的战略眼光
现代考古与古典文献皆表明,远在两周春秋时期,先民们已在今日陕西、甘肃与四川省之间的秦蜀古道上翻山越岭、南来北往、坚毅而行。然而,秦蜀古道真正走向历史与文明应该还...
19
秦蜀古道之驿程和驿站
一般称秦蜀古道的北段为陈仓散关道、南段为金牛剑阁道,南北段的转换枢纽是今汉中宁强县。对于秦蜀古道的南北路段,严耕望先生分别有《金牛成都驿道》和《通典所记汉中通秦...
20
陕甘川边区之路
革命的价值目标和建设的价值目标不一样,两者的地理概念也完全不同。革命时期,党中央可以在延安驻扎13年;建设时期,这就变得几乎不可想象。对此重大区别,认识最早者是...
21
金牛道及其传说
金牛道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金牛道指以汉中至成都平原之间的某一段古道、栈道。广义金牛道指汉中至成都的古道全程。明清时期,南、北栈道的划分使金牛道的方位完全“...
22
南北皆帝事
秦蜀古道以汉中宁强县为界,北为陈仓道(秦栈),南为金牛道(蜀栈)。如果我们站在秦岭主脊玉皇山一带来观察秦蜀古道,则可发现它是由北流的清姜河(黄河水系)与南淌的嘉...
23
秋风大散关
秦蜀古道的北口是益门镇与清姜河入渭口。从清姜河入渭口向南,川陕公路先沿清姜河东岸,后沿西岸,不到10千米,一条宽不过50米的峡谷口便映入眼帘,这就是著名的“大散...
24
峥嵘剑阁关
李白的《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云:“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盛唐立国,根据地理名胜将王朝领土划分为十道,其中之一即剑南道...
25
秦蜀茶马道
关于“茶马古道”,学界认为是一条连接内地与西藏的仅供骡马、牦牛驮队行走的千年古道。其实,秦蜀古道才是历史最为悠远的一条“茶马古道”。 ◎陕南茶园 “茶马古道”...
26
天府之国道
◎富饶的山川 四川盆地为今日全国闻名的天府之国,关中平原在古代也以“天府” 相称。关中地处陕西潼关以西到宝鸡市宝鸡峡以东的地区,即现在的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
27
杜甫的“蜀道难”
在唐代文明璀璨的诗歌星空,杜甫与李白是齐名的两大巨星,世称“李杜”。李白有著名的《蜀道难》,《蜀道难》既描写了秦岭古道的殊绝险峻,也让“蜀道”独自夺取了秦蜀古道...
28
第三章 秦岭褒斜古道鸿影
QIN LING BAO XIE GU DAO HONG YING ...
29
南褒北斜:人文和自然
◎一笑失天下 秦岭褒斜古道的南口是今陕西汉中市汉台区的褒谷,北口是宝鸡眉县的斜谷,故被称为褒斜道。褒斜道南口的褒谷现在修有石门水库,古址无以再睹。石门水库西南2...
30
秦汉褒斜古道
秦汉褒斜道有三义:①秦汉褒斜道即褒斜道——利用秦岭北麓斜谷与南坡褒谷的自然条件与天然形势,依据“循河而道”的古道普遍原理所修筑的秦岭古代交通道路。它北起宝鸡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