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简介
《文心雕龙》这本书是由.(南朝)刘勰 著;(南宋)刘克庄编创作的,《文心雕龙》共有285章节
1
传世名著百部之文心雕龙
...
2
名著通览
《文心雕龙》是一部诞生于齐梁之际的文学理论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该书作者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寄居京口(今江苏镇江)。他的生...
3
全文及大意
...
4
原道第一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5
征圣第二
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陶铸性情,功在上哲。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则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 先王圣化,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是以远称唐世,则焕乎为盛;近褒周...
6
宗经第三
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 皇世《三坟》,帝代《五黄》,重以《八索...
7
正纬第四
夫神道阐幽,天命微显,马龙出而大《易》兴,神龟见而《洪范》耀。故《系辞》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斯之谓也。但世夐文隐,好生矫诞,真虽存矣,伪亦凭焉。 ...
8
辨骚第五
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岂去圣之未远,而楚人之多才乎! 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以为“《国风》...
9
明诗第六
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人禀...
10
乐府第七
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钧天九奏,既其上帝;葛天八阕,爰乃皇时。自《咸》《英》以降,亦无得而论矣。至于涂山歌于候人,始为南音;有娀谣乎飞燕,始为北声;夏甲叹于...
11
诠赋第八
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也。昔邵公称:“公卿献诗、师箴赋。”传云:“登高能赋,可为大夫。”诗序则同义,传说则异体。总其归途,实相枝干。...
12
颂赞第九
四始之至,颂居其极。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昔帝喾之世,咸墨为颂,以歌《九韶》。自商已下,文理允备。 夫化偃一国谓之风,风正四方谓之雅,容告神明谓之颂。...
13
祝盟第十
天地定位,祀遍群神。六宗既禋,三望咸秩,甘雨和风,是生黍稷,兆民所仰,美报兴焉。牺盛惟馨,本于明德,祝史陈信,资乎文辞。昔伊耆始蜡,以祭八神。其辞云:“土反其宅...
14
铭箴第十一
昔帝轩刻舆几以弼违,大禹勒笋簴而招谏;成汤盘盂,著日新之规,武王户席,题必戒之训;周公慎言于金人,仲尼革容于欹器:则先圣鉴戒,其来久矣。 故铭者,名也,观器必也...
15
诔碑第十二
周世盛德,有铭诔之文。大夫之材,临丧能诔。诔者,累也,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夏商已前,其详靡闻。周虽有诔,未被于士。又贱不诔贵,幼不诔长,在万乘则称天以诔之。读...
16
哀吊第十三
赋宪之谥,短折曰哀。哀者,依也。悲实依心,故曰哀也。以辞遣哀,盖不泪之悼,故不在黄发,必施夭昏。昔三良殉秦,百夫莫赎,事均夭横,《黄鸟》赋哀,抑亦诗人之哀辞乎!...
17
杂文第十四
智术之子,博雅之人,藻溢于辞,辞盈乎气。苑囿文情,故日新殊致。宋玉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放怀寥廓,气实使之。及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
18
谐隐第十五
芮良夫之诗云:“自有肺肠,俾民卒狂。”夫心险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欢谑之言无方。昔华元弃甲,城者发睅目之讴;臧纥丧师,国人造《侏儒之歌》。并嗤戏形貌,内...
19
史传第十六
开辟草昧,岁纪绵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轩辕之世,史有苍颉,主文之职,其来久矣。《曲礼》曰:“史载笔,左右。”史者,使也;执笔左右,使之记也。古者,左史记事者,...
20
诸子第十七
诸子者,入道见志之书。太上立德,其次立言。百姓之群居,苦纷杂而莫显;君子之处世,疾名德之不章。唯英才特达,则炳曜垂文,腾其姓氏,悬诸日月焉。昔风后、力牧、伊尹,...
21
论说第十八
圣哲彝训曰经,述经叙理曰论。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昔仲尼微言,门人追记,故仰其经目,称为《论语》。盖群论立名,始于兹矣。 自《论语》已前,经无论字。...
22
诏策第十九
皇帝御宇,其言也神。渊嘿黼扆,而响盈四表,惟诏策乎!昔轩辕、唐虞,同称为命。命之为义,制性之本也。其在三代,事兼诰誓。誓以训戎,诰以敷政。命喻自天,故授官锡胤。...
23
檄移第二十
震雷始于曜电,出师先乎威声。故观电而惧雷壮,听声而惧兵威。兵先乎声,其来已久。昔有虞始戒于国,夏后初誓于军,殷誓军门之外,周将交刃而誓之。故知帝世戒兵,三王誓师...
24
封禅第二十一
夫正位北辰,向明南面,所以运天枢,毓黎献者,何尝不经道纬德,以勒皇绩者哉!《录图》曰:“潬潬噅噅、棼棼雉雉,万物尽化。”言至德所被也。《丹书》曰:“义胜欲则从,...
25
章表第二十二
夫设官分职,高卑联事。天子垂珠以听,诸侯鸣玉以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故尧咨四岳,舜命八元,固辞再让之请,俞往钦哉之授,并陈辞帝庭,匪假书翰。然则敷奏以言,则章...
26
奏启第二十三
昔唐虞之臣,敷奏以言;秦汉之辅,上书称奏。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奏者,进也。言敷于下,情进于上也。 秦始立奏,而法家少文。观王绾之奏勋德,辞...
27
议对第二十四
周爰谘谋,是谓为议。议之言宜,审事宜也。《易》之《节卦》:“君子以制度数,议德行。”《周书》曰:“议事以制,政乃弗迷。”议贵节制,经典之体也。 昔管仲称轩辕有明...
28
书记第二十五
大舜云:“书用识哉!”所以记时事也。盖圣贤言辞,总为之书。书之为体,主言者也。扬雄曰:“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故书者,舒也。舒布其言...
29
神思第二十六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必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30
体性第二十七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