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2025年10月22日
总结
1.导致攻击的刺激强度直接随挫折数量的改变而改变。挫折数量的变化受三个因素影响:(1)对挫折反应的刺激强度;(2)对挫折反应的干预强度;(3)导致挫折的反应序列数量。
2.对任何攻击行为的抑制,随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所预期受到的惩罚强度的改变而改变。惩罚包括伤害所爱的对象、无法开展让人激动的行为,以及导致痛苦的一般情况。
3.一般来说,首先,如果挫折强度保持恒定,那么对一个给定的攻击行为来说,惩罚预期越强烈,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其次,如果惩罚预期恒定,那么挫折强度越大,攻击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1]1盎司约合29.27毫升。——译者注
[2]关于这个研究更详细的描述,见边码第35页。
[3]这里“停止发生”的只是特殊形式的行为,而不是作为挫折反应的攻击行为本身。
[4]参见第四章。
[5]这好像与某种条件反应的经验性消退是类似的,并确实遵循某种规则,这种规则与通过惩罚消除反应的规则是不同的。
[6]在我们给出的内容里,为了消除一个行为,对惩罚预期的操作机制并不是最重要的。把“预期”这一术语与严格的行为概念——比如目标反应、挫折和攻击——联系到一起,并没有打破讨论层面上的统一性,这使“预期”这一术语也被归属于行为层面。赫尔(68)提出了预期目标反应的概念来表述前瞻的和有目的的行为,西尔斯(140)以惩罚预期的形式展示了它的使用,这使压抑理论被纳入行为术语体系成为可能。米勒(105)宣称,通过使用这一概念,包括未来事件对当前行为的影响等的很多问题可以得到正确的处理,据此,这一概念的功效基本是没有疑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