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 第2册》简介
《朱子语类 第2册》这本书是由.(宋)朱熹著创作的,《朱子语类 第2册》共有52章节
1
朱子语类卷第十七
...
2
大学四或问上
...
3
经一章
或问吾子以为大人之学一段 问友仁:“看《大学或问》如何?”曰:“粗晓其义。”曰:“如何是‘收其放心,养其德性’?”曰:“放心者,或心起邪思,意有妄念,耳听邪言,...
4
传一章
然则其曰克明德一段 问:“‘克明德’,‘克,能也’。《或问》中却作能‘致其克之之功’,又似‘克治’之‘克’,如何?”曰:“此‘克’字虽训‘能’字,然‘克’字重于...
5
传二章
或问盘之有铭一段 德元问:“汤之《盘铭》,见于何书?”曰:“只见于《大学》。”又曰:“成汤工夫全是在‘敬’字上。看来,大段是一个修饬底人,故当时人说他做工夫处亦...
6
传三章
复引淇澳之诗一段 “‘瑟兮僴兮者,恂栗也’。‘僴’字,旧训宽大。某看经子所载,或从‘忄’、或从‘扌’之不同,然皆云有武毅之貌,所以某注中直以武毅言之。”道夫云:...
7
朱子语类卷第十八
...
8
大学五或问下
...
9
传五章
独其所谓格物致知者一段 先生为道夫读《格物说》,举《遗书》“或问学何为而可以有觉”一段,曰:“‘能致其知,则思自然明,至于久而后有觉’,是积累之多,自有个觉悟时...
10
传六章
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便教尽大地只有自家一人,也只是自欺,如此者多矣。到得那欺人时,大故郎当。若论自欺细处:且如为善,自家也知得...
11
传七章
陈问:“《或问》云:‘此心之体,寂然不动,如镜之空,如衡之平,何不得其正之有!’此是言其体之正。又:‘心之应物,皆出于至公,而无不正矣。’此又是言其用之正。所谓...
12
传九章
问:“赤子之心是已发。《大学或问》云‘人之初生,固纯一而未发’,何也?”曰:“赤子之心虽是已发,然也有未发时。如饥便啼,渴便叫,恁地而已,不似大人恁地劳攘。赤子...
13
传十章
问:“《或问》以所占之地言之,则随所在如此否?”曰:“上下也如此,前后也如此,左右也如此。古人小处亦可见:如‘并坐不横肱’,恐妨碍左边人,又妨碍右边人。如此,则...
14
朱子语类卷第十九
...
15
论语一
...
16
语孟纲领
《语》《孟》工夫少,得效多;六经工夫多,得效少。大雅。以下六经四子。 《语》《孟》用三二年工夫看,亦须兼看《大学》及《书》《诗》,所谓“兴于诗”。诸经诸史,大抵...
17
朱子语类卷第二十
...
18
论语二
...
19
学而篇上
学而时习之章 今读《论语》,且熟读《学而》一篇,若明得一篇,其余自然易晓。寿昌。 《学而篇》皆是先言自修,而后亲师友。“有朋自远方来”,在“时习”之后;“而亲仁...
20
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一
...
21
论语三
...
22
学而篇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章 周伯寿问:“‘为人谋而不忠’三句,不知是此三事最紧要,或是偶于此照管不到?”曰:“岂不是紧要!若为人谋而不忠,既受人之托,若不尽心与他理会...
23
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
...
24
论语四
...
25
学而篇下
慎终追远章 “慎终追远”,伊川云:“不止为丧祭。”推之是如此,但本意只是为丧祭。 王问:“伊川谓:‘不止丧祭。’此说如何?”曰:“指事而言,恐曾子当初只是说丧祭...
26
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三
...
27
论语五
...
28
为政篇上
为政以德章 问:“‘为政以德’,莫是以其德为政否?”曰:“不必泥这‘以’字。‘为政以德’,只如为政有德相似。”节。 亚夫问“为政以德”云云。曰:“人之有德,发之...
29
朱子语类卷第二十四
...
30
论语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