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江苏地方文化史·南京卷》是“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研究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委托项目,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和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的关心支持下,历经四个寒暑,最终顺利完成。其间,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领导带队多次进行专题调研,省社科联多次主持召开“江苏地方文化史”编撰工作推进会,并组织了由省内外专家参加的样稿审读会、通讯审稿、集中审稿会等多次审稿活动。省市专家,特别是南京市社科联主席、社科院院长曹劲松在编撰研讨和工作推进会上提出的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本书的最终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京承东启西,南北交汇,通江达海,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流、交融和交锋,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南京地方文化,历来是学界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有关南京地方文化的成果虽然积淀深厚,但也为学术创新增加了难度。书稿全部完成后,南京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编审通读了本卷初稿,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建议和意见。在此基础上,由曹劲松与卢海鸣共同领衔,南京市社科院谭志云、付启元、李惠芬研究员和南京出版社徐智副编审参与了全书的统稿,为本书体例统一和修订成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全书最后由曹劲松与卢海鸣共同审定,并按照北京大学傅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包伟民教授、南京大学李良玉教授和浙江大学陈红民教授的审读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

南京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复杂多元,涉及领域众多,想要全面呈现南京地方文化的面貌,必须依靠一个强大的团队。承担本卷编撰任务的专家及分工如下:

卢海鸣,撰写绪论;祁海宁、杨平平,撰写第一章;李天石、来琳玲,撰写第二、三章;范金民、秦翠红,撰写第四章;夏维中,撰写第五章;杨颖奇,撰写第六章;高峰,撰写第七章;欧阳摩壹、陈名生,撰写第八章;欧阳摩壹、赵启斌、李洁璇,撰写第九章;虞朝东,撰写第十章;王卫星,撰写第十一章;陶思炎,撰写第十二章;卢海鸣、徐智整理南京文化大事记;徐智汇总主要参考文献;卢海鸣精选本书的彩插,卢海鸣、徐智负责完成全书内页的配图。

江苏省社科联原领导刘德海、徐之顺将编撰组织工作列为省社科联的突出重点任务,全程协调;编撰办公室副主任刘西忠对本卷撰写的质量要求和进度把握等给予了具体指导;孙煜女士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帮助我们解决组稿、撰稿中的疑问和困难,为提供图书资料给予帮助;江苏人民出版社张凉女士,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认真把关。

本卷即将付梓之际,谨向各位领导、专家和关心支持我们团队工作的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感谢!限于我们的学识和能力,加之书出众手,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