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方文化史·南京卷》简介
《江苏地方文化史·南京卷》这本书是由创作的,《江苏地方文化史·南京卷》共有69章节
1
绪 论
南京是我国著名“四大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约50万年人类活动史、将近2500年建城史。历史上,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刘宋、萧齐、梁、陈,先后以南京(孙吴时称建...
2
第一节 南京文化诞生的土壤
一、 自然地理 南京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从全球视野来讲,它处在北纬30°线(上下5°之间)穿越的世界四...
3
第二节 南京文化的发展阶段
南京承东继西、南北交汇、通江达海,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流、交融和交锋。不同的时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千百年来,南京文化经历了由星光闪烁的史前文明、吴韵楚风的江南...
4
第三节 南京文化的特质
南京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汇古今中外于一体,熔东西南北于一炉,具有多元一体的属性。从内容上看,包含思想、宗教、文学、艺术、史学、科技、教育、民俗等;从时段上看...
5
上 编
...
6
第一章 远古至两汉时期的南京文化
...
7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远古先民及其物质文化
距今300万至1万年左右,人类从古猿向现代人缓慢进化,艰难跋涉。这一过程,按照人类学的研究,经历了“能人”“直立人”和“智人”三个阶段。从猿到人的过程,是人类文...
8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分布与文化面貌
新石器时代大约从距今1万年前开始,最迟延续至距今2000年左右。人们开始定居生活,磨制石器成为最主要的生产工具,陶器是最主要的生活用具,农作物栽培、禽畜驯养较为...
9
第三节 激荡融合的夏商周时期文化进程
公元前2070年左右至公元前256年 (45) ,夏、商、周三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强势崛起,逐渐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源。这一阶段,青铜器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工具,中...
10
第四节 大一统下的秦汉时期文化
一、 南京秦汉行政区划与城市文化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兼并六国,建立统一国家,在行政上废分封,置郡县。秦在今南京地区置棠邑、秣陵、溧阳、丹阳、江乘5县,棠邑属...
11
第二章 六朝时期的南京文化
公元3世纪初至6世纪末,南中国先后有孙吴、东晋、宋、齐、梁、陈6个王朝在南京建立都城,与北方的曹魏、十六国、北朝长期对峙达320余年之久,史称“六朝” (1) ...
12
第一节 六朝文化兴盛的原因
公元229年夏,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正式称皇帝,国号为吴,同年秋迁都城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开启了六朝南京的建都史,而孙吴确立的“限江自保”政策,则成为南...
13
第二节 六朝文化的繁荣
六朝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扮演了承前启后、存亡续绝的角色,而且还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教育科技事业,其成就独领风骚,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一、 学术思想的自由...
14
第三节 社会生活与风俗的变迁
社会生活与风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政治及移民流动等多方面因素的重要影响。南京地处南北交界之处,且在永嘉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因此,六...
15
第四节 六朝文化的价值
六朝文化是公元3—6世纪以六朝京都建康为中心而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六朝上承两汉,下启隋唐,在中国历史上,在汉唐两大盛世...
16
第三章 隋唐宋元时期的南京文化
隋唐宋元时期,是南京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发展和转折时期。从隋至唐前期的一度衰落,到五代南唐时期的重新崛起,再到宋元时期成为东南政治经济文化重镇,南京经过近800年的...
17
第一节 城市发展的阶段性
隋唐宋元时期,南京社会变迁的大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 隋朝灭陈至唐“安史之乱” 第一阶段,从公元589年隋朝灭陈至公元755年安史之乱。这一时期总体上是南...
18
第二节 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
隋唐宋元时期江宁(建康)府城市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这一历史时期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轨迹与重大历史背景。在这一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点是值得注意。 一、 中国经...
19
第三节 隋唐宋元的文学
南京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气息浓厚,尤其是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和改朝换代的频繁,极易触发人们感慨盛衰荣辱的敏感神经,于是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深情吟...
20
第四节 教育与科举
一、 隋唐时期的学校教育 隋文帝建国初期,在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和律学,在地方设有州县学。隋朝时,南京地区按制度应该设有州县学。 唐朝是中国...
21
第五节 方志学的发展
宋元之际,是中国方志学大发展的时期,而江宁(建康)府方志学的繁荣更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 一、 《乾道建康志》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朝廷设立了九域图志局...
22
第四章 明代南京文化
六朝旧都南京,自明代起,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时期。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起全国统一政权——明王朝。同年八月初一日(1368年9月13日...
23
第一节 弘扬主体意识的哲学思潮
明初,作为京师的南京,其哲学是在宋元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学仍然是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学说,并直接承继宋代程朱理学的传统。由于理学将传统伦常秩序视为天理...
24
第二节 丰富灿烂的文学艺术
明代南京集中了全国各色优秀人才,再加上手工业、商业十分发达,市民阶层规模不断扩大,为文学艺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极为优渥的环境。学养深厚的硕学鸿儒各展其才,该时期南...
25
第三节 形式多样的史学成就
明初南京作为都城,其史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官修史书上,洪武时期史家云集南京,为官修史书提供了人才基础。这一时期的官修史书主要有《元史》《太祖实录》及当代史的编纂。 ...
26
第五章 清代南京文化
清代南京 (1) 的文化衍变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既与重大历史事件如明清鼎革、太平天国运动以及近代被迫开埠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但也与南京城市自身的发...
27
第一节 清代前期的压抑和悲情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在留都南京建立起来的南明弘光政权,一年以后就崩溃于清军的铁蹄之下。南京随即降格为省会,并改名江宁。...
28
第二节 清代中期的发展和繁荣
随着全国统治的逐步稳定,南京的地位得以重新确立。南京尽管不再是旧朝陪都,但仍保留着东南地区政治、军事中心的地位。总督、驻防将军、布政使、织造等文武要员的同时驻扎...
29
第三节 晚清的恢复和突破
在嘉庆、道光时期的50余年中,南京已经呈现出种种危机迹象。更为不幸的是,此后的南京又成为外患内乱的重灾区之一。在道光年间爆发的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中,南京成为城下...
30
第六章 民国时期的南京文化
从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至1949年国民党统治被推翻,是为中华民国时期。此时期,是南京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这一时期仅38年,在南京的历史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