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天体,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它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它在哪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个个奥秘吸引着无数的爱好者去探索。

古代的人们为了便于认识星星,把一些较亮的星星连成图形,取上名字,一个个星座出现了。我国古人将星空划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天上有皇宫、街市,如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等;有动物,如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人们将许多星座以人物、动物命名,并赋予它们感人的神话传说,如仙王座、仙后座、仙女座、猎户座、天鹰座、大熊座、小熊座、金牛座、狮子座、大犬座、小犬座等。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郎和织女七夕相会家喻户晓。神秘的星空还是无数文人墨客寄思言物的依托,杜牧在《秋夕》中说道:“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天象观测是古代文明孕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授时,我们的祖先观象于天,用圭表测量日影的长度,确立二十四节气。有了二十四节气,人们准确安排生产、生活。“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小满不满,芒种开镰”“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等谚语流传至今。

如今,有“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凭借超高的灵敏度,遥望遥远的宇宙深处,探测到远离星系中心极其稀薄的暗弱的原子气体结构,为研究天体的起源打开了一扇新视窗。嫦娥四号探测器已经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巡视,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月面土壤取样,成功带回1731克月壤,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已经具备实施条件。“天问一号”征途漫漫,“祝融号”火星车实现火星表面着陆,358个火星日累计巡视探测1921米,发现探测区域地下存在两组和洪水活动相关的沉积地层。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完成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实现空间站三船三舱构型,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完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太空家园闪耀星空,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驻留、轮换。下阶段,我国还将开展月球背面取样返回、月球南极环境与资源勘查以及建立月球国际科研站。

浩瀚宇宙,深邃莫测,神奇自然,魅力无穷。宇宙是一部宏伟的天书,它激励着人们努力学习,增长才智。研究天文学需要扎实的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需要学生中学阶段夯实基础,大学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