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水圈与生物圈

第三章 地球的水圈与生物圈

航天员从遥远的太空凝望人类的家园,一颗蓝色的星球在黑暗的宇宙中不停地漂浮着、旋转着,这就是地球。蓝色,构成了地球的底色。因为地球海洋面积辽阔,占地球总面积的71%,地球是名副其实的水球。45.7亿年前,地球在宇宙中形成,41.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海洋,38.5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细菌出现,海洋成为孕育地球生命的摇篮,生命的序幕徐徐展开。

海洋接受太阳辐射,海洋水蒸发形成水汽上升到大气中,海洋上空的水汽在风的吹动下,经过水汽输送到达陆地上空,水汽在一定条件下冷却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则川聚万溪,奔流入海。

在曲流的凸岸处、河流流出山口处、河流支流汇入干流处、河流入海(湖)口处等,由于泥沙淤积,形成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河漫滩平原、冲积扇(洪积扇)以及河口三角洲,成为人类文明发源地和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美丽家园。例如,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河流具有重要的功能。人类择水而居、依水而兴,河流发挥了防御、灌溉、航运、养殖、发电、旅游等作用。河流水系作为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现在,人类进入拥河发展时代,河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河流是一座时空的桥梁,记录着自然演变的规律和人类发展的历程,积淀着历史文化,维系着古今,联系着不同地区。淄博市傅家镇浮山驿村南、孝妇河北岸有浮山驿古文化遗址,它是淄博市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村落,属于距今约4 200—6 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出土了石铲、石斧、石磨盘、陶鼎、陶钵、陶罐等器物。

图3-1 南京路上浮山驿古文化遗址指示牌

地球生命的出现使地球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地球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生物占据着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体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改造原始大气,形成现代大气。

生物与环境的发展变化具有内在的规律性,但还有许多奥秘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