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南岭上学党史

第一节 站在南岭上学党史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拓展应用。

2. 学习工具:南岭区域政区图、地形图。

3. 观看《地理·中国》中的《江山多娇·逶迤南岭》《奇特的风俗·乌蒙冬景》以及电视剧《绝命后卫师》片段,增强感性认识。

4. 树立大课程观,地理课就是党史课、思政课。讲述红色故事、朗诵红色诗词、歌唱红色歌曲、观看红色影视、学习党史也是地理课的重要学习内容。

学习过程

一、南岭简介

南岭东西横亘于江西省、湖南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处,向东延伸至福建省南部,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是由多条大致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块山组成的,最著名的有五岭,从东向西依次是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和越城岭。

大庾岭:又称梅岭、东峤山,位于江西省与广东省之间,主要由花岗岩构成,海拔1 000米左右,主峰观音岽海拔1 428米。

骑田岭:秦时叫阳山,又名桂阳岭等,是五岭中最小的一个。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主要由花岗岩构成,主峰二尖峰海拔1 654米。

萌渚岭:位于湖南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间,主要由花岗岩构成,寒武纪前褶皱形成山地,燕山期断裂、抬升,岩浆大规模侵入。长约130千米,宽约50千米,主峰山一般海拔1 100~1 200米,主峰马塘顶海拔1 787米。

都庞岭:位于湖南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间,主要由花岗岩构成,燕山期岩浆大规模侵入。长约75千米,宽约20千米,一般海拔1 400米,主峰韭菜岭海拔2 009米。

越城岭:位于湖南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间,主要由花岗岩构成,长200多千米,主峰猫儿山神猫顶海拔2 141.5米,为华南之巅。

南岭中的低谷走廊、构造盆地、低矮的分水岭等隘口成为南北交往的交通要道,即“五岭峤(jiào,山道)道”,如越城岭道包括湘桂道、灵渠,由湖南省南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向东至广东省最便利的路线,主要为水路。

图4-1-1 五岭分布简图

二、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

1934年11月6日晚,雨哗哗地下个不停。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年轻的女战士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简陋的床铺上仅有一件蓑衣和一条破棉絮。女战士拿出她们仅有的一条被子,和徐解秀母子合盖,度过了徐解秀一生都难忘的夜晚。临走时,怕徐解秀母子寒冬难熬,3名女战士执意把被子留给她,但徐解秀坚决不同意。一名女战士找来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留下半条给徐解秀。

三、探究南岭的自然地理特征

(一)观察南岭的地形、水文特征

在南岭地形图上找到五岭,观察它们的走向,描述它们的地形特征。

找出发源于南岭的主要河流,观察它们的流向,分析它们的水文特征。

(二)探究华南准静止锋的形成

华南准静止锋锋线呈东西向分布,主要活动于南岭或南海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见到,多出现于冬、春两季。

在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由于路程遥远,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到达南岭附近时遇到南岭以及岭南副高(暖气团)的阻挡,冷暖气团势均力敌,从而形成华南准静止锋。

2008年1月至2月,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严重的冰雪灾害天气,主要是由华南准静止锋造成的。

(三)分析红军长征途经南岭时艰险的地理环境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突破敌人封锁线来到沙洲村。沙洲村位于大庾岭与骑田岭之间,海拔高,地势起伏大,山体险峻雄奇。如大庾岭主峰海拔1 428米,骑田岭主峰海拔1 654米,越城岭主峰海拔2 141.5米。诸山岭从低平地区拔地而起,相对高度大,如越城岭猫儿山相对高度约1 862米。海拔高,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山区天气变化无常,大雾多,降水多,常出现冰冻灾害。深秋初冬季节,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强劲的冷空气长驱南下,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多阴天、雨雪天气。从多年平均情况看,汝城11月份阴天16天,雨天10天,晴天4天,阴雨天气共26天,占全月的86.7%,阴雨天气加剧了体感的寒冷程度,夜间尤为寒冷。

图4-1-2 冻雨成因示意图

《半条被子》故事中,“雨哗哗地下个不停”,应该是华南准静止锋形成的阴雨天气。

在南岭这片绵延的大山里,红军战士穿着单薄的衣服、破烂的草鞋,背着枪支弹药,抬着沉重的辎重,跋山涉水,星夜兼程,向西、向西…… 前有敌人堵截,后有敌兵追赶,天上有敌机轰炸,还有民团偷袭。交通要道早已被敌人重兵把守,红军战士只能披荆斩棘,跋山涉水,翻过一座座连绵高耸的山脉、蹚过一条条冰冷刺骨的大河,真是“横断山,路难行”,战士靠一双铁脚板走天下,跑过敌人的汽车轮子!

(四)观看影视片段

观看《绝命后卫师》片段,再现红军长征情景,重温红军长征峥嵘的岁月。

观看《地理·中国》中的《江山多娇·逶迤南岭》《奇特的风俗·乌蒙冬景》,深刻认识南岭和乌蒙山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四、总结升华

南岭,它是一条普通的山脉,当《半条被子》的故事与它联系起来时,我们深深感受到,现在幸福的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红军战士还要把自己的被子送给老百姓,体现了红军同人民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革命情怀。

南岭,它是红色的山脉,是无数红军战士用鲜血染红了它。我们牢记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的长征精神,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学习测评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岭分布于湘、赣、粤、桂交界处,平均海拔1 000米左右,有的山峰海拔达2 000米以上,东西绵延1 400多千米。经过多次的造山运动,南岭山体破碎,走向多变,东西走向少。南岭虽为山脉,但被分成了多个山岭,岭间有众多山口和谷地,海拔仅有200~400米,历来是沟通南岭南北的重要交通通道。

(1)分析南岭山口、谷地较多的自然原因。

(2)分析冬季华南准静止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

(3)在夏季与冬季,南岭对气温、降水的地域分界作用强弱有明显差异。说出南岭对气温和降水各自影响力较大的季节并解释其原因。

2. 自觉将学习地理与学习党史有机结合起来,与同学家长交流学习心得。

参考答案:1.(1)南岭经过多次造山运动,受内力作用山体变得支离破碎,局部地区断裂、凹陷形成了许多山口、谷地;当地降水量大,雨期长,河流水量丰富,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溯源侵蚀强烈;南岭是长江和珠江很多支流的发源地,河流数量众多。

(2)南岭由众多山岭组成大致东西走向的山脉,海拔比较高;冬季,冷空气南下,势力不断减弱,遇到南岭以及岭南副高(暖气团)的阻挡,势均力敌,从而形成华南准静止锋。

华南准静止锋会带来阴天、大雾、雨雪、冻雨、降温等天气。

(3)对气温影响力较大的季节是冬季。

原因:我国冬季北方南下冷空气比较活跃;南岭山地对冷空气的阻挡、屏障作用明显,山脉南北气温差异较为显著。

对降水影响力较大的季节是夏季。

原因:形成我国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夏季风;夏季风在翻越南岭过程中,会受到南岭的阻挡、抬升,水汽冷却凝结,导致南部迎风坡降水多;北部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南北降水差异显著。

2. 略。

研学案例

从地理视角看四川凉山木里森林大火

回顾2019年,我久久难忘的是为救四川木里森林大火而牺牲的31名烈士。在此,向为救火牺牲的英雄致敬,全国人民缅怀你们,祖国铭记你们!

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大火。3月31日下午,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州支队指战员和地方扑火队员共689人在海拔4 000余米的原始林区展开扑救。扑火行动中,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致31名消防队员和地方救火人员遇难。

立尔村在哪里?这里为什么会发生森林大火?为什么森林大火难扑救?森林大火可能会产生哪些危害?现从地理视角进行分析。

一、立尔村在哪里

森林大火着火点位于立尔村海拔3 800米处。查阅地图得知,立尔村大致位于28°32′N、101°13′E,在雅砻江河谷东岸的高地上。

从地形、地质看,木里县位于横断山区南部、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交界处、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交界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处。正是由于印度洋板块由南向北俯冲时,青藏高原向东移动并与东部坚硬地块进一步碰撞、挤压,急剧隆升形成南北走向的褶皱山系,呈现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的地形特征。

图4-1-3 立尔村地理位置示意图

二、这里为什么会发生森林大火

(一)这里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森林资源丰富

西南林区是我国的第二大天然林区,横断山区又是西南林区的主体部分。由于横断山区纬度较低,地形复杂,山区垂直高差大,气候、植被垂直分异显著,致使这里聚集了相当于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和森林植被,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观,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山高林密,树龄较长,易燃针叶林树种多,林下枯枝落叶层厚,容易发生森林大火。

(二)干旱季节天干物燥,容易发生森林大火

横断山区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旱雨两季非常明显。

木里县气候特征见下表:

表4-1-1 木里县气候特征

木里县多年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34毫米,降水比较丰富。降水集中在6—9月,这四个月降水量约为68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2.5%。3—5月三个月降水量约为79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9.5%!

年平均降水天数约134天,其中,6—9月降水天数约89天,占年降水天数的66.4%。3—5月三个月降水天数约为25天,占年降水天数的18.7%。由此可见,这里的春旱严重,春季易发生森林大火。

(三)太阳辐射强,白天气温高

2019年3月30日,立尔村正午太阳高度达65°。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再加上春季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气温回升快,白天气温高,风速大,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小,植被以及枯枝落叶非常干燥,遇火容易发生森林大火。

查询木里县2019年3月份天气,有雨天数为9天,都是小雨或阵雨,占3月份总天数的29%,晴天和多云天数占3月份总天数的71%。3月份最高气温平均约为21.4℃,其中,3月13日、26日、29日、30日四天最高气温达25℃,最高气温高,容易发生森林大火。

(四)受焚风效应影响,谷底更加干旱

1. 焚风效应形成横断山区干热河谷。横断山区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北部呈西北—东南走向。山脉西坡地处暖湿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暖湿气流在沿着山坡爬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水汽逐渐凝结,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山脉东坡则地处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随着气流的下沉,气温逐渐升高,焚风效应显著,降水稀少,形成干热河谷。

图4-1-4 横断山区干热河谷形成示意图

2. 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的入侵。冬、春季节,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横断山区高大的山脉阻挡了寒冷干燥的东北季风的入侵,冬、春季节山谷底部气温偏高。

(五)全球气候变暖,森林火灾加剧

在西南地区,气候变暖、变干的趋势有利于雷电的发生,林木雷击火灾害增多。

(六)村寨与林地犬牙交错,安全隐患大

由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坡陡、平地少,村寨多分布于河漫滩、冲积扇、河流阶地、坡积扇以及山上起伏较小的平地上,有的成为有名的“悬崖村”。村寨面积小且分散,与林地犬牙交错,人类活动对森林的影响较大,春季传统民俗用火、春耕生产用火等交织,踏青旅游、驴友探险等活动频繁,安全隐患极大,很容易引发山火。

三、木里森林大火为什么难扑救

木里山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森林大火的扑救难度大、危险程度高。

(一)山高、谷深、坡陡

木里山区海拔高,全县平均海拔约3 100米,山岭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峰谷相对高度达4 400米以上。木里森林大火着火点位于海拔3 800米左右,大火向上蔓延很快,消防员必须攀爬到4 000米以上。木里县政府驻地海拔2 269米,雅砻江镇政府驻地海拔2 018米。海拔4 000米与2 000米相比,气温降低约12℃,大气压降低约22%,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约15%。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氧量低,消防员携带救火设施,体力消耗非常大。从新闻报道画面看,山谷坡度十分陡峭,目测着火点山坡坡度达60°以上。

(二)风向和气流变幻莫测

峡谷中的空气受到焚风效应、狭管效应、山谷风、火场局地热力等条件影响,气流方向变幻莫测,大火蔓延迅速,时刻危及消防员的生命安全。

当山坡森林着火时,火场所在山坡气温高,而邻近没有着火的山坡相对气温低。火场所在山坡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没有着火的山坡气流下沉,这样形成火场与周边地区的热力环流。从热力环流气流运动方向可以看出,一方面,山火沿山坡向上蔓延非常快。勇敢的消防队员战斗在火场的上方,非常危险。另一方面,气流将火种吹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形成飞火,引燃更高、更远的森林,火场范围不断扩大。

图4-1-5 火场热力环流示意图

央视综合频道2019年4月2日晚间新闻《全力扑救凉山州木里县森林火灾》栏目中讲道,这次木里森林大火造成的巨大牺牲,就是“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造成的。峡谷封闭,可燃性气体沉积易爆燃。爆燃瞬间爆发,温度可以达到1 000 ℃以上,火焰达到30米以上,危害极大。扑火人员身处其中,受到高温灼热、烟雾熏呛、冲击波冲击等影响,往往造成巨大的伤亡。

(三)山区交通条件差

木里原始林区山高林密,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坡度陡,交通条件差,许多地方没有路,有的地方只有护林员用脚踩出来的羊肠小道,大型救火设备难以运到火场。特别是灭火用水需要从谷底的雅砻江取水,运输就是大难题。

木里森林大火形成高强度的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扑打、覆土、风力灭火等灭火法已经难以奏效。很难找到地形相对平缓、植被比较稀疏的地带开辟隔离带,即使有这样的地带,没有大型机械设备,仅凭消防员的双手,难度非常大。由直升机在火场上空喷洒灭火剂或用吊桶取水灭火,成为较为有效的方式。但由于火场海拔高,山谷空间狭小,气流复杂多变,浓烟弥漫,能见度差,给灭火直升机带来很大危险。吊桶每次装水4吨多,水量有限。枯枝落叶层下隐藏的暗火难以被扑灭,需要消防员跟进清理。清理过程中,烧毁的林木摇摇欲坠,暗火复燃,山石热胀冷缩松动等都会危及消防员的安全。

四、木里森林大火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一)造成水土流失、滑坡及泥石流

6—9月横断山区进入雨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过火林地地表植被被烧毁,森林覆盖率降低,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减弱,地表径流显著增大,水土流失加剧。

横断山区地质作用复杂,地质灾害频发。这里断层发育,地震频发,山体破碎,暴雨时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危及河流下游沿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

木里原始森林面积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野生动植物、珍稀特有物种较多,是雅砻江流域重点森林生态区,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之一。从大火灾后遥感画面看,被大火焚烧的山林如遭剃头,令人触目惊心。森林没了,野生动物失去了家园。

(三)环境污染加剧

山火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会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量增加,大气温度升高,温室效应增强。排放的烟尘弥漫到空气中,导致雾霾加重,空气质量变差。如果灭火过程中使用了化学灭火粉、阻燃剂,会通过地表径流流到河流、湖泊,导致河流、湖泊水污染,甚至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预防火灾,人人有责。要在全国人民心中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防患于未然,让树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山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