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临朐山旺寻找古生物化石

第五节 到临朐山旺寻找古生物化石

课程标准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的拓展应用。

2. 学习工具:铁铲、锤子、标本盒(袋)、稀盐酸等。

3. 观看《地理·中国》中的《不可思议的石头·石蛋中的秘密》《脉动泰山》中的《泰山地质形成的奥秘》,开阔视野。

4. 研学过程中注意安全警示,不能擅自离队行动,在规定的安全区域活动。

5. 研学地点:

图4-5-1 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地理位置示意图

学习过程

一、参观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一)认识古生物化石

1. 识别古生物化石、认真记录、拍照。

这里有花、鸟、鱼、虫、兽等10多个门类、700多种动植物化石,被称为“古生物化石的宝库”。

2. 观察怀孕母犀牛古化石,推测母犀牛生前可能遇到的危险。

山旺因发现罕见的怀孕母犀牛化石闻名海内外。母犀牛化石全长2.7米、高1.7米、无角,腹中小牛仰卧,长约70厘米,牙齿、骨骼形态清晰可见,估计已发育8个多月。犀牛妈妈嘴巴紧闭,昂头向天,前蹄抬起,后腿猛蹬,为了保护孩子,拼尽了最后的力气。

(二)购买山旺古化石宣传手册

自愿购买山旺古化石宣传手册《山旺化石》,便于继续学习。

二、寻找古生物化石

(一)参观硅藻土页岩矿剖面

1. 根据景区指示到指定的硅藻土页岩矿区参观硅藻土页岩地层,认真记录、拍照。

2. 描述硅藻土页岩的特点。

图4-5-2 硅藻土页岩矿剖面图

山旺的硅藻土页岩地层大约有25米厚。硅藻土页岩薄如白纸,稍加风化就层层翘起,所以被人们称为“万卷书”。页岩中保存着的丰富多彩的古生物化石,被人们称为“万卷书”中的“象形文字”,它真实地记录着当地沧海桑田演变的历史

图4-5-3 “万卷书”

(二)寻找古生物化石

1. 在划定的安全区域内寻找古生物化石。

2. 采集硅藻土页岩标本。

图4-5-4 收获

3. 在硅藻土页岩上做滴盐酸实验。

三、总结交流

(一)分析玛珥湖的形成原因

玛珥湖是地下岩浆上涌遇到地下水,导致局部水蒸气爆炸,将地面炸出一个盆地,由于河水的流入和雨水的蓄存,形成的一个淡水湖。

图4-5-5 玛珥湖形态示意图

(二)分析古化石的形成过程

山旺的古生物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呢?

有人说是由于火山喷发、地壳变动,许多动植物不能适应改变了的自然环境而死亡,死亡后尸体陷入湖中,被硅藻及其他沉积物埋于地下,形成了古化石。

还有人认为,山旺盆地过去是一个特殊类型的火山口湖——玛珥湖,这种湖泊内部边缘陡峭,外部坡度非常平缓。周围火山喷发物、玄武岩等经风化、分解,形成硅质胶溶体,为硅藻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条件。

古火山在临朐县星罗棋布,山旺盆地周边几千米就有多座古火山山丘,但在古生物化石岩层中没有发现火山灰成分,排除古火山喷发造成动物死亡的可能。推测可能是山旺地壳不稳定,地震不断发生。动物从周围爬上来,突然受到惊吓,惊惶失措,有些便不慎跌落湖中。玛珥湖湖岸陡峭,动物无法逃离险境,从而死亡。湖水中藻类过度繁殖,湖泊产生缺氧环境,鱼群因缺氧大量死亡,藻类将鱼群与陆地动物尸体覆盖起来,形成硅藻土页岩和古化石,埋在盆地核心区内。

湖泊周围的火山活动对古化石的形成起了保护作用。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了坚硬的玄武岩,覆盖在硅藻土页岩的上面,保护了硅藻土页岩和里面的化石。后来,在风化、剥蚀作用下,硅藻土页岩上面的玄武岩消失,硅藻土页岩像“万卷书”呈现在人们面前。

(三)推测山旺古地理环境特征

中生代后期,临朐山旺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喷发频繁,地表变化较大,形成内陆盆地。

大约到18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中新世,这里气候温暖湿润,由于河水的流入和雨水的蓄积,形成了一个淡水湖。湖中生长着大量的硅藻和鱼类,陆地上森林茂密,林中藤本植物盘绕,生息着各种飞禽、走兽和昆虫,有许多亚热带常绿阔叶、温带落叶阔叶树种以及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动物,一派温暖湿润、生机繁荣的景象。

(四)观看视频

1. 观看《地理·中国》中的《不可思议的石头·石蛋中的秘密》,了解鱼化石的形成过程。

2. 观看《脉动泰山》中的《泰山地质形成的奥秘》,分析在数十亿年漫长的地质演化中,泰山历经的升降重塑过程。

学习测评

(2020年北京市等级考试地理试题)某同学参加化石保护性发掘的实践活动。下图为该同学手绘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 题。

图4-5-6

1. 图中最可能发掘出化石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图中( )

A. 断层形成时间晚于褶皱 B. 甲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成

C. 山峰是由背斜形成 D. 乙处煤层因沉积作用厚度大

3. 通过阅读材料,描述临朐山旺无角犀化石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1. C 2. A 3. 略。

学生成果

临朐山旺考察小记

11月12日,我们来到临朐山旺考察。今日考察,众人犹如出笼之鸟,走出钢筋混凝土之包围、车水马龙之喧嚣,走向真实之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闻听鸟语花香,甚是兴奋。一路时而欢歌笑语,时而欣赏窗外美景,时而倾听老师介绍如何辨别方向,3个小时之路程,转眼即到。

至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下车一望,一矿坑呈现眼前。长、宽160米,高25米有余。似土非土,质地细腻,颜色灰白。众生不解,问其故,师曰:“此为沉积岩也,乃硅藻土页岩。沉积层理分明,稍加风化即层层翘起,宛若书页,被古人比喻为‘万卷书’,中有化石尔。”

众生沿台阶下至剖面底部,细观之,见岩层层薄如纸,一厘米土层竟达四五十层之多。化石必藏其中,用铁铲凿之,虽汗如雨下,仍不停息。择其几块,装入背囊,制作标本,留作纪念,亦让师弟、师妹开开眼界。

忽闻一声惊呼,循声望去,韬寻得一叶。众人争相观之。他如获至宝,唯恐损坏,用纸小心包之,轻轻放入背包之中,众人皆慕之。

师问:“今日考察,有何获焉?”

晨曰:“今日一见,受益匪浅。化石门类之多、品种之全、藏量之丰富、保存之完整,令人赞叹不已。虫者、鱼者、鸟者、兽者……花卉者不一其状,保存完整的大型脊椎动物化石,如无角犀、原古鹿等,最为新奇的是临产古犀牛生物化石,母腹中小犀牛的牙齿、四肢清晰可见,实为世界罕见。”

婷曰:“中生代后期,火山喷发,出现盆地。1800万年前,由于河水流入和雨水蓄存,形成淡水湖,周围火山喷发物、玄武岩等经风化、分解,形成硅质胶溶体。许多动植物陷入湖中,被硅藻及其他沉积物掩埋,硅藻土具有吸附、隔音、保温等性能,湖中动植物尸体与空气隔绝,再经大自然中物理、化学、生物诸因素之作用,乃成化石。”

明曰:“观今推古,1800万年前,此处乃一片面积颇大水域,岸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茂密,林中藤本植物盘绕,为众多昆虫、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乐园。水中大量硅藻滋生,鱼、鳖、蛙遨游水底。它们相映成趣,一番温馨平和之亚热带风光。”

百闻不如一见,地球沧海桑田之变,壮哉!

(2005级 张 冲)

研学案例

在齐盛湖的岩石上发现古生物化石

2017年3月11日,我去淄博市齐盛湖公园游玩。当来到东岸时,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低头一看,惊奇地发现岩石上有一个古生物化石!

我用水冲洗了一下,化石更加清晰了。

这块岩石是从哪里取来的?询问了几位工作人员,都不清楚。

2021年国庆节期间,我再次来到齐盛湖公园,想测量化石的长度。由于湖边水草繁茂,找了半天没有找到。

图4-5-7 清晰的古生物化石

2022年2月7日,我又来到齐盛湖公园。由于湖边的水草已经被割掉,终于找到了那块岩石。

化石多长?没有带卷尺,怎么测量?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折一段和化石一样长的木棍,回家后测量木棍的长度,约8.5厘米。

图4-5-8 用木棍测量化石长度

为了方便更多人来欣赏古化石,学习化石知识,我将化石所在地的环境特征拍摄下来,有了地标就很好寻找了。化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

图4-5-9 古生物化石地理位置示意图

到底是什么化石呢?是三叶虫化石吗?不像。

是鱼化石吗?只有一段鱼骨?看不出鱼的形状。

观看《地理·中国》中的《不可思议的石头·石蛋中的秘密》,敲开石蛋,鱼的形状很完整,连鱼鳍、鱼尾都清晰可见。

通过比较,不像鱼化石。

图4-5-10 三叶虫化石

2015年4月20日, 《大众网—鲁中晨报》以《淄博市植物园现4.6亿年前海洋生物鹦鹉螺化石》为题予以报道:据专家说,这块石头上所显现的是一种叫直角石的古生物化石。直角石属生活于4.6亿年前的奥陶纪浅海鹦鹉螺类生物,体长约15厘米,嘴巴四周长有十条左右的腕,腕的腹面有许多小吸盘,小动物一经接触,就被它吸住吞食,化石普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地层,尤其是石灰岩。

图4-5-11 直角石化石

图4-5-12 直角石示意图

将两图进行比较,确实比较像。到底是不是直角石化石呢?有待于古生物化石专家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