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地理研学》简介
《身边的地理研学》这本书是由.田正青著创作的,《身边的地理研学》共有36章节
1
序
读了田老师的手稿《身边的地理研学》,我非常感动。一位一线的老教师,每天从事着繁忙的教学工作,还坚持野外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地理研学资源,用了三年时间,撰写了40多...
2
前言
地理研学,即地理研究性学习;身边的地理研学,即身边的地理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一词是教育部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
3
目录
目 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 认识冬季星空 第二节 了解月球地表形态 第三节 辨识月相 第四节 探秘月全食 第五节 观测正午太阳高度 第六节...
4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天体,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它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它在哪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个个奥秘吸引着无数的爱好者去...
5
第一节 认识冬季星空
课程标准 1.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 在星图、天球仪上认识主要星座,辨认四季星空的主要星座,说出一些星座的地理导向意义。 学习提示 1. 本...
6
第二节 了解月球地表形态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软件等资料,简述地月系的组成及其运动特征。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和《月球和地月系》的融合应用。 2. 学习工具:一架...
7
第三节 辨识月相
课程标准 观察并描述月相、月食、日食、潮汐等现象,并运用图表等资料解释其成因。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和《月相和潮汐的变化》的融合应用。 ...
8
第四节 探秘月全食
课程标准 观察并描述月相、月食、日食、潮汐等现象,并运用图表等资料解释其成因。 活动提示 1. 本节内容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和《月球和地月系》的融合应用。 2....
9
第五节 观测正午太阳高度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地球公转的意义》的拓展应用。 2. 学习工具:木杆、米尺、手机(用于报时、拍照、计算、...
10
第六节 观测金星合月
课程标准 运用太阳系模式图和其他资料,描述太阳系的结构和行星运动特征。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系与地月系》的融合拓展。 2. 学习...
11
第七节 认识二十四节气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和《认识二十四节气》的综合应用。 2. 学习工具: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
12
第二章 地球的大气圈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是非常神奇的,它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孕育了万物,孕育了人类。 为什么地球能够孕育和承载生命呢?这和地球本身质量适中...
13
第一节 迎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回家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大气圈与大气运动》与时事融合的拓展应用。 2. 学习工...
14
第二节 探究教室门口的热力环流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大气圈与大气运动》的拓展应用。 2. 学习工具:温度计。 ...
15
第三节 走进校园气象站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常见的天气系统》的...
16
第四节 倒霉的下风向地区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结合实例,说明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的布局原理。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大气圈与大...
17
第五节 白银越野赛悲剧的启示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常见的天气系统》与...
18
第六节 到延庆看冰灯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学习提示 1. 通过“延庆冰灯”地域文化载体来学习分析小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是《自然环境...
19
第七节 为什么台风“利奇马”比“温比亚”更厉害
课程标准 1.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2.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20
第三章 地球的水圈与生物圈
航天员从遥远的太空凝望人类的家园,一颗蓝色的星球在黑暗的宇宙中不停地漂浮着、旋转着,这就是地球。蓝色,构成了地球的底色。因为地球海洋面积辽阔,占地球总面积的71...
21
第一节 建设海绵校园
课程标准 1.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2.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水圈与水循环》和《建...
22
第二节 探究大海的潮汐规律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水圈与水循环》的拓展应用。 2. 学习工具:潮汐形成示意图、游客海边...
23
第三节 牛轭湖什么样
课程标准 1.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2.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4
第四节 在黄河泥沙里“淘金”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提示 1. 本节以黄河泥沙为切入点,探究河水的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是《河流...
25
第五节 认识校园里的树木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生物圈与植被》的校本化应用。 2. 学习工具:安装形...
26
第六节 校园里的樱花何时开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生物圈与植被》的校本化应用。 2. 学习工具:安装形...
27
第七节 校园里的植物入侵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生物圈与植被》的拓展应用。 2. 学习工具:安装形色...
28
第四章 地球的岩石圈
地球物理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是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
29
第一节 站在南岭上学党史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拓展应用。 2. 学习工具:南岭区域政区图...
30
第二节 坐在石头上学天坑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提示 1. 本节内容是《走近桂林山水》的校本化应用。 2. 学习工具: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