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
Ll
垃圾倒进粪池里———同流合污〔歇〕
比喻坏人同坏人在一起,合伙干坏事。
拉不出屎来怨茅房〔惯〕
比喻出了事,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却埋怨别人或客观。也作“拉不出屎来怨毛厕”。
拉大旗作虎皮〔惯〕
指用名人的威望来抬高或保护自己。也作“扯大旗作虎皮”。
拉肚子吃补药———无济于事〔歇〕
比喻对事情毫无帮助。
拉后腿〔惯〕
比喻利用亲密关系或感情牵制和反对别人的行动。也作“扯后腿”、“拖后腿”。
拉饥荒〔惯〕
指欠债。也作“拉亏空”。
拉开话匣子〔惯〕
见“打开话匣子”。
拉老婆舌头〔惯〕
见“说老婆舌头”。
拉磨的驴子———团团转〔歇〕
形容很忙碌或焦急的样子。
拉皮条〔惯〕
指为男女不正当的关系牵线搭桥。也作“扯皮条”、“牵马拉皮条”。
拉琴的丢唱本———没谱〔歇〕
指心中无数,缺少计划。也指不着边际。
拉完磨杀驴———恩将仇报〔歇〕
指用仇恨来报答给予自己恩惠的人。含贬义。
拉下马〔惯〕
比喻使大人物失去地位、名誉。
拉下水〔惯〕
指引诱、拉拢人和自己一起干坏事。也作“扯下水”。
拉弦唱戏———有板有眼〔歇〕
板、眼:戏曲或音乐的节拍。形容说话做事有规矩、有条理。
拉硬屎〔惯〕
比喻充强使硬,不肯示弱。
拉住状元喊姐夫〔惯〕
讥讽人攀附权贵。
拉住状元叫姐夫———攀高结贵〔歇〕
讽刺人不择手段地巴结有地位、有权势的人。也作“拉住皇帝叫妹夫———攀高结贵”。
腊月初三打春雷———少有的事〔歇〕
腊月:农历十二月。春雷:春天的雷声。指事情反常、稀罕,出人意料。
腊月里借扇子———不识时务〔歇〕
比喻不认清当前形势,不合时代潮流。
腊月天喝冰水———从头凉到脚底〔歇〕
形容人突然受到刺激,情绪急剧低落,灰心失望。也作“腊月天吃冰棍———从肚子里往外放冷气”。
瘌痢头撑伞———无发(法)无天〔歇〕
见“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瘌痢头的儿子———总是自家的好〔歇〕
瘌痢头:方言,头上长黄癣的人。指尽管自己的人或物有缺陷,仍偏爱有加。
瘌痢头上的伤疤———明摆着〔歇〕
瘌痢头:长黄癣的脑袋。形容十分明显。
瘌痢头上的虱子———无处藏身〔歇〕
指没有地方可以躲藏。
来得易,去得易〔谚〕
去:失去,失掉。指得来容易,不容易珍惜,也容易失去。
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谚〕
议论是非的人,就是招惹是非的人。也指发现问题的人,就是解决问题的人。
来无迹,去无踪〔惯〕
来去没有影踪。指神出鬼没。也作“来无影,去无踪”。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谚〕
所来的人不怀好意,要是善意就不会来。指对敌方来的人,要提高警惕,多加防范。
癞蛤蟆吃天———没法下嘴〔歇〕
比喻事情难办,不知从何处下手。
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歇〕
讽刺人本事不大,说话的气势可不小。也作“癞蛤蟆张嘴———好大的口气”。
癞蛤蟆戴花———臭美〔歇〕
讽刺人喜欢表现自己。
癞蛤蟆当车———不自量力〔歇〕
见“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癞蛤蟆敲大鼓———自吹自擂〔歇〕
比喻自我吹嘘。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歇〕
讽刺人想入非非,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好事。也作“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异想天开”。
癞蛤蟆坐金銮殿———梦想〔歇〕

金銮殿:旧时皇上处理政务时所在的宫殿。形容不切实际地幻想。
拦路虎〔惯〕
蓝靛染白布———一物降一物〔歇〕
蓝靛:靛蓝的通称,染布的颜料。降:降伏,制服。指某人或物专门制服另一人或物。
篮子里挑花———越看眼越花〔歇〕
形容眼花缭乱,难以做决断。
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歇〕
裹脚:裹脚布,旧时女子用来裹脚的长布条。讽刺人写文章或讲话篇幅太长,并且空洞乏味。
懒婆娘的头发———不理〔歇〕
指不去理会,不去理睬。
烂膏药贴好肉———没病找病〔歇〕
比喻自找麻烦,自寻烦恼。
烂麻拧成绳,力量大千斤〔谚〕
比喻弱者团结起来,力量也很大。
烂泥巴下窑———不成器〔歇〕
比喻不能成为人才,没出息。
烂透了的老倭瓜———一肚子坏水〔歇〕
倭瓜:南瓜。责骂人满脑子坏主意。
烂网打鱼———一无所获〔歇〕
指白忙了一场,一点儿收获也没有。
郎中开棺材店———死活都要钱〔歇〕
见“大夫开棺材铺———死活都要钱”。
狼走千里吃人,狗到天边吃屎〔谚〕
比喻坏人恶性难改,不论走到哪里都要干这样或那样的坏事。也作“狗行千里吃屎,狼行千里吃肉”。
稂不稂,莠不莠〔惯〕
稂(láng):又名童粱,只生穗不结实。莠(yǒu):莠子,俗称狗尾巴草。既不像稂,又不像莠。①形容人不成材,没本事。②形容样子很狼狈。也作“不稂不莠”。
浪子回头金不换〔谚〕
浪子:游荡玩乐、不务正业的年轻人。指浪子能改过自新非常难能可贵。
捞稻草〔惯〕
①比喻人在绝境中作徒劳无益的挣扎。②讥讽人想得到某种好处。
捞外快〔惯〕
指获取额外的收入。
捞油水〔惯〕
指获取本不应属于自己的利益。
牢门口的匾———后悔迟〔歇〕
旧时监狱门口的匾上常题“后悔迟”三字。指做错事或犯法之后才感到后悔,但为时已晚。
老不与少争〔谚〕
指老年人不与年轻人计较。
老大难〔惯〕
形容难题很多,不好解决。
老掉牙〔惯〕
形容太陈旧,早已过时。
老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歇〕
见“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
老寡妇死了独生子———一点儿指望没有了〔歇〕
见“寡妇死儿子———没指望”。
老和尚搬家———吹灯拔蜡〔歇〕
比喻事情结束。
老和尚念经———没啥新套儿〔歇〕
讽刺人的主意或行动还是老一套,没有新花样。
老虎吃天———没处下嘴〔歇〕
比喻事情难办,不知从何处入手或很难着手进行处理。也作“老虎抓刺猬———不好下手”。
老虎挂串珠———假装慈悲〔歇〕
串珠:念珠、佛珠。指假装关怀、同情弱者。也作“老虎戴念珠———假慈悲”、“老虎挂佛珠———吃人是真,慈善是假”。
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谚〕
比喻本领再高强的人也会有疏忽或失手的时候。
老虎屁股———摸不得〔歇〕
①比喻骄横跋扈的人容不得别人批评。②指蛮横不讲理,没人敢招惹。也作“老虎屁股———谁敢摸”。
老虎嘴里拔牙———找死〔歇〕
比喻自找死路。
老皇历〔惯〕
比喻过了时的、不合时宜的观念或东西。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谚〕
俩(liǎ):两个,这里是概数,形容多。指老年人经验丰富,办事能力强,一人能顶几个人。
老将刀熟,老马识途〔谚〕
老将办事老练,老马能认识道路。指老年人经验丰富,能起引路作用。
老框框〔惯〕
指传统的方法、观念、制度等。
老来俏〔惯〕
讥讽上了年纪还打扮得过分花哨的妇女。
老脸皮〔惯〕
指脸皮厚,不顾羞耻。也作“老面皮”。
老猫喝烧酒———够呛〔歇〕
指承受不住。
老母鸡刨谷壳———空欢喜〔歇〕
讽刺人白忙活了一场,没有任何收获。
老母猪啃砖头———嘴硬〔歇〕
指自知理短,口头上却不服输。
老母猪钻篱笆———进退两难〔歇〕
指事情难办,做也难,不做也难。
老牛吃草———吞吞吐吐〔歇〕
牛往往将粗粗咀嚼后吞下去的草再返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去。形容说话不爽快,有顾虑。
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歇〕
形容动作缓慢。也指做事节奏慢,效率低。
老牌子〔惯〕
比喻资格老,有威信的人。
老人发一言,后生记十年〔谚〕
指老年人说的话,年轻人要牢记在心里。
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歇〕
老寿星:传说中长寿的神仙。砒霜:一种烈性毒药。比喻人鲁莽或胆子太大,冒死做某事。也作“老寿星上吊———活腻了”。
老鼠吹喇叭———好大的口气〔歇〕
讽刺人本事不大,说话的气势倒不小。
老鼠给猫捋胡子———拼命溜须〔歇〕
形容极力巴结、奉承有权势的人。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歇〕
比喻害人者人人痛恨。也作“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老鼠见了猫〔惯〕
比喻弱者看见了十分可怕的人。也作“老鼠遇了猫儿”、“老鼠听了猫儿叫”。
老鼠进书房———咬文嚼字〔歇〕
指过分地斟酌字句。也作“老鼠栽进书篓里———咬文嚼字”。
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歇〕
木锨:农民打粮时用来扬场、铲粮食用的木制农具,一头是长木把,另一头是长方形木片。指更重要的人或事还在后面。也作“耗子拉木锨———大头在后”。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歇〕
风箱:压缩空气而产生气流的装置,有进气、出气眼,用来鼓风,使炉火更旺。指受两方面的指责或压制。也作“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老水牛拉马车———不合套〔歇〕
比喻两者说的不是一回事或彼此观点、想法不一致。
老太太吃柿子———专找软的捏〔歇〕
指专门欺负软弱的人。
老太太的脚趾———窝囊一辈子〔歇〕
旧时女子以小脚为美,女孩从小要缠足,用布条强行把四根脚趾窝在脚板底,造成脚骨畸形。形容人怯懦或无能而长期受尽委屈。
老太太的嘴———吃软不吃硬〔歇〕
指对于强加于人的强硬做法不接受,而接受温和的态度与做法。
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歇〕
形容境况越来越糟。
老太太学钢琴———手忙脚乱〔歇〕
形容慌张忙乱的样子。
老天不负有心人〔谚〕
指只要肯下功夫,就会取得成功。
老天爷不睁开眼〔惯〕
常指世道不公平,是非颠倒。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歇〕
指自己夸自己好或自己人称赞自己人。也作“老王卖瓜———人不夸自夸”、“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谚〕
老乡:同乡。指在外地,见到同乡人,感到特别亲热,会高兴得流下热泪。
老鹰叼鸡———十拿九稳〔歇〕
形容事情很有把握。
老玉米里掺白面———粗中有细〔歇〕
指平时大大咧咧的人,却很细心。
老子天下第一〔惯〕
指目中无人,自以为无人能比得上。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惯〕
指谁都不喜欢,无人疼爱。
姥姥死儿子———没舅(救)〔歇〕
见“外公死儿———没有舅(救)了”。
乐不可极,极乐必亡〔谚〕
乐(lè):享乐。极:极限,极点。行乐不可超过极限,超过极限就会导致败亡。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谚〕
否(pǐ)、泰:《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两个卦名,否为凶,泰为吉。快乐到了极点,就会生出悲哀;恶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指乐与悲、好运与厄运,可以互相转化。
勒紧肚皮〔惯〕
见“束紧裤带”。
勒紧裤带〔惯〕
见“束紧裤带”。
雷声大,雨点小〔惯〕
指说得挺漂亮,却不付诸行动。也作“雷声甚大,雨点全无”。
擂槌铲锅巴———死硬〔歇〕
擂(léi)槌:研磨东西用的槌子。形容人态度非常强硬或固执,无法通融。
冷了半截〔惯〕
见“凉了半截”。
冷水煺鸡———一毛不拔〔歇〕
讽刺人非常吝啬,一点儿钱财也舍不得拿出来。
冷汤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听〔谚〕
吃冷饭冷菜还可以忍受,听冷言冷语却难以忍受。指冷言冷语会伤害人心。也作“冷饭好吃,冷语难受”。
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歇〕
见“滚水烫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谚〕
比喻只要防备严密,坏人就没法钻空子。
李逵扮新娘———装不像〔歇〕
见“张飞扮新娘———再装也不像”。
理发铺关门了———懒得理〔歇〕
后一个“理”,本指理发,转指理睬。指不愿理睬人。
理发师教徒弟———从头学起〔歇〕
头:本指脑袋,转指开头、开始。比喻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学起。
立春响雷———一鸣惊人〔歇〕
比喻人平时默默无闻,一下子做出了惊人的举动。
立得正,不怕影子歪〔谚〕
指做人堂堂正正,就不怕别人说长道短。也作“身正不怕影子歪”。
立秋的石榴———满脑袋的点子〔歇〕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8月7日、8日或9日。石榴:落叶灌木,果实在立秋前后成熟,果实内有很多种子。形容人的主意、办法很多。
立志容易成功难〔谚〕
指立下志愿很容易,但实现志愿却不容易。
连锅端〔惯〕
比喻彻底消灭或全部铲除。也作“连窝端”。
脸朝黄土背朝天〔惯〕
见“面朝黄土背朝天”。
脸红脖子粗〔惯〕
形容着急、生气、发怒的样子。也作“面红脖子粗”、“脸青脖子粗”。
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歇〕
见“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水深浅”。
脸皮薄〔惯〕
指非常怕羞,不好意思。也作“面皮薄”、“脸皮嫩”。
脸上写字———表面文章〔歇〕
比喻只看重形式、不讲求实际的做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谚〕
指好的开头,对于事情的成功至关重要。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谚〕
旧指贤能的臣子要选择明主效劳,就像好鸟要选择好的树木栖息一样。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谚〕
见“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谚〕
好的药味道苦,但有利于治病;忠诚的劝告,听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正确行动。也作“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凉了半截〔惯〕
指感到非常失望,丧失信心。也作“冷了半截”。
梁山的弟兄———不打不相识〔歇〕
指双方只有经过争辩或打斗,最终才会相互了解,结为朋友。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乡〔谚〕
梁园:西汉梁孝王所建的东苑,园林规模宏大,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指旅居之地虽好,终究不是久留之地。
两股道上跑车———走的不是一条路〔歇〕
比喻彼此的志趣、追求的目标等都不一致,双方不属同一类人。
两鼻子眼出气———息息相关〔歇〕
呼吸互相关连。比喻关系非常密切。
两个肩膀担着一张嘴〔惯〕
①指空着手什么也没带,坐等吃喝。②形容十分贫穷,一无所有。也作“两个肩膀扛张嘴”、“两肩扛一口”、“双肩抬一张嘴巴”。
两个肩膀扛着一张嘴———净等吃〔歇〕
讽刺人坐享其成,只等着吃现成。
两股脏水汇一块———同流合污〔歇〕
指坏人在一起合伙干坏事。
两口子拜年———不必〔歇〕
多用来表示不需要,用不着。
两口子的账———难清〔歇〕
比喻很难分清、理清。
两面光〔惯〕
比喻双方都满意。
两条腿走路〔惯〕
比喻同时采用两种不同而都能奏效的方法办事。
两头不见日头〔惯〕
指起早贪黑,从早忙到晚。也作“两头不见太阳”。
晾衣竹竿钩月亮———差远了〔歇〕
形容差距太大。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谚〕
量(liàng):度量。毒:狠毒。指君子对仇敌要痛恨,大丈夫除敌要敢于下手。
撂挑子〔惯〕
撂(liào):放下。比喻扔下所担负的工作,甩手不管。也作“撂担子”、“撂耙子”。
烈火识真金,百炼才成钢〔谚〕
比喻经过严峻的斗争考验才能显现出真正的强者,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为有用人才。
猎人打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歇〕
比喻对不合法的事视而不见,姑息迁就。

临老学吹笛———太迟了〔歇〕
指现用时才去现学,为时已太晚了。
临上轿再扎耳朵眼〔惯〕
比喻事到临头了才着急做准备。也作“临上轿才缠脚”。
临死还拉个垫背的〔惯〕
快死了也要找替代受过的人。
临危望救,遇难思亲〔谚〕
人在危急时渴望得到救助,遇到灾难时就会思念亲人。
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谚〕
临:临近,靠近。骑马到了悬崖才立马收缰,已来不及;乘船到了江心才补漏洞,为时太晚。比喻大错已经铸成,后悔也来不及,难以补救。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谚〕
渊:深潭。与其在深水潭旁空想鱼的美味,不如返身去织网打鱼。比喻空想不如实干。语本《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谚〕
不快也光:即使磨不快也能磨得光亮一些。指事到临头,想方设法应付一下,还是有些作用的。
溜沟子〔惯〕
指低三下四地去巴结、讨好。也作“搂沟子”。
刘备借荆州———有去无还〔歇〕
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后,刘备趁曹操兵败,以“借”为名占据了荆州,东吴多次派人讨还,刘备以各种借口拒绝归还。指人不讲信用,一旦借去财物就不再归还。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什么都有趣〔歇〕
刘姥姥:《红楼梦》中人物,农村贫妇,女婿是贾府的远亲。书中第四、四一回描写她去贾府乞求资助,进了大观园后,处处感到新鲜。指刚到一个新环境,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新奇、有趣。也作“刘姥姥进大观园———啥都新鲜”。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谚〕
户枢(shū):旧式门扇的转轴。蠹:读dù,蠹虫蛀蚀。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才不易被侵蚀。语本《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流言止于智者〔谚〕
流言:没有根据的传言。指流言蜚语传到明智的人那里就会停止。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谚〕
比喻只要把实力保存下来,就不愁没有出路。
留后路〔惯〕
指为防备事情办不成而留下的退路。也作“留退路”。
留后手〔惯〕
指为避免将来被动而保留的措施和办法。也作“留后步”。
留尾巴〔惯〕
比喻事情没有全部干完,或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也作“留尾巴梢儿”。
留一手〔惯〕
指有所保留,不全部拿出。也作“留两手”。
六点钟的分针时针———顶天立地〔歇〕
六点钟时,时针指向正下方,分针指向正上方。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
六月的天,财主的脸———说变就变〔歇〕
形容农历六月的天气瞬息万变。也指有钱人的态度变化无常。
六月里下雪———稀罕事〔歇〕
指稀奇少见的事情。
六月天借扇子———不识时务〔歇〕
指人不懂事,说话做事不合时宜。
六月债———还得快〔歇〕
六月时许多农作物成熟,能马上归还借款。指马上反唇相讥或报仇。
龙虎斗〔惯〕
龙和虎争斗。比喻势均力敌的斗争。
龙王爷出海———兴风作浪〔歇〕
比喻无事生非,挑起事端。
龙王爷爷打呵欠———神气〔歇〕
讽刺人自以为优越,摆出一副得意或傲慢的样子。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深坑被犬欺〔谚〕
戏:戏弄,欺侮。比喻英雄人物处于不利条件时,也会受欺侮。也作“龙搁浅滩遭虾戏,虎入平阳被犬欺”。
笼中之鸟,网中之鱼〔惯〕

比喻被管制失去人身自由的人。也作“笼中之鸟,釜中之鱼”。
聋子的耳朵———摆设〔歇〕
比喻人或物形同虚设,实际并不起作用或没有价值。也作“聋子的耳朵———摆样儿的”、“聋子的耳朵———虚设”。
搂草打兔子———捎带〔歇〕
搂草:打草。指做某件事时顺便做另一件事。
搂沟子〔惯〕
见“溜沟子”。
楼下客满———后来居上〔歇〕
后来居上:本指后来的客人因楼下客满而上楼坐。指后来的胜过原有的。
蝼蚁撼树———不自量力〔歇〕
见“蚍蜉撼树———不自量”。
蝼蚁尚且贪生,为人岂不惜命〔谚〕
蝼蚁:蝼蛄和蚂蚁。指蝼蚁一类小虫尚且爱惜生命,何况是人。常用来劝人不可轻生,或乞求活命。
漏风声〔惯〕
指走漏消息或泄漏秘密。也作“露口风”。
漏马脚〔惯〕
见“露马脚”。
露口风〔惯〕
露:读lòu,不读lù。见“漏风声”。
露马脚〔惯〕
比喻无意中暴露了底细。也作“漏马脚”、“走马脚”。
露破绽〔惯〕
比喻出现漏洞。
露馅子〔惯〕
比喻暴露了不愿让人知道的事。也作“露馅儿”、“露扁食馅儿”。
露一手〔惯〕
比喻显示、卖弄自己的本领、才华。也作“露一鼻子”、“露两手”。
庐山真面目〔惯〕
比喻真实情况或本来面目。
芦柴秆做门闩———难撑〔歇〕
指难以支撑、维持局面。
芦柴棍子当屋梁———不是那块料〔歇〕
芦柴棍子:芦苇秆子,质轻而软。比喻某人不是承担某种重任的合适人选。
芦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歇〕
形容数量极多。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歇〕
卤水:盐卤,熬盐时剩下的黑色液体。降:读xiáng,降伏,制服。指某人或某物专门制服另一人或另一物。也作“盐卤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鲁班门前抡斧———不知天高地厚〔歇〕
鲁班:春秋末年鲁国的能工巧匠,后被木匠、瓦匠等奉为祖师。形容人在行家面前卖弄,不自量力。
碌碡砸碾盘———石(实)打石(实)〔歇〕
碌碡(liùzhou):圆柱形石制农具。石:谐“实”。形容说话、做事实在,不虚假。也作“碌碡碰磨扇———石(实)打石(实)”、“碾磙子砸磨盘———石(实)打石(实)”。碌碡撞碾子———硬碰硬〔歇〕
形容双方针锋相对,以强硬的态度对待强硬的态度,互不相让。
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公有人管〔谚〕
做事不公平,就会有人干预;就像道路不平坦,就会有人去铲平一样。也作“路不平众人铲,理不顺大家摆”。
路不拾遗,犬不夜吠〔惯〕
见“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谚〕
正如路途遥远,才能检验出马的耐力一样,日子长久了,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谚〕
比喻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露水夫妻〔惯〕
露水:比喻短暂、易于消失的事物。指没有办理正当手续临时在一起生活的男女。
驴唇马嘴———两头对不上茬儿〔歇〕
指双方说的话不相吻合。
驴皮影人———由着人家耍〔歇〕
驴皮影:皮影戏,用驴皮做成剧中人物的剪影,表演时,用灯光把剪影照射在幕上,艺人在幕后一边操纵剪影,一边演唱。指人的言论或行动完全受别人操纵或支配。
驴皮煮胶———慢慢熬〔歇〕
比喻耐心忍受,消极等待。
驴头不对马嘴〔惯〕
见“牛头不对马嘴”。
驴子打滚———四脚朝天〔歇〕
比喻栽了跟头。
捋虎须〔惯〕
捋(lǚ):用手指顺着抹,使物(如胡须)顺溜。捋老虎的胡须。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做冒险的事情。也作“捋猛虎之须”、“拔虎须”。
乱弹琴〔惯〕
弹琴时不按音节。比喻瞎干或胡来。
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歇〕
指卖家多,买家少。
萝卜快了不洗泥〔谚〕
指物品在人们急需时,质量差一些也有人抢着要。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歇〕
指各人有各人的爱好。
锣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谚〕
见“鼓不打不响,理不辩不明”。
锣鼓听声,听话辨音〔谚〕
指听人说话,要领会他的真实意图。
螺蛳壳里做道场———伸不开手脚〔歇〕
比喻受条件限制,无法施展才能。
落地的秋蝉———哑了〔歇〕
蝉:昆虫,俗称知了,秋凉后落地死去。形容人因窘迫、害怕而说不出话来,或自知理亏而无话可说。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惯〕
指一方有情有义,一方毫不动心。
落圈套〔惯〕
见“中圈套”。
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谚〕
见“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落水狗〔惯〕
比喻失了势的坏人。
落汤鸡〔惯〕
形容浑身透湿的狼狈相。也作“雨打鸡”。
落雨担稻草———越担越重〔歇〕
形容负担越来越重。也指日子越过越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