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
Mm
妈妈的姐妹一大群———多姨(疑)〔歇〕
姨:谐“疑”。指疑心很重。
麻布补西装———土洋结合〔歇〕
指把传统的土办法和现代化的技术结合起来。
麻布袋上绣花———底子太差〔歇〕
指人的基础太差或东西质地太次。
麻袋片做龙袍———不是那块料〔歇〕
龙袍:旧时皇帝穿的绣有龙形图纹的袍服。比喻某人无能力从事某种工作。也作“麻布袋子绣龙袍———不是那号料子”。
麻秆做扁担———担当不起〔歇〕
比喻责任重大,难以胜任。也用作谦词,指不敢当。
麻秸抵门———经不起推敲〔歇〕
比喻有问题或理由站不住脚。
麻雀的内脏———小心肝〔歇〕
形容人心胸狭窄,不顾全大局,尽计较小事。
麻雀斗公鸡———自不量力〔歇〕
指过高地估计了自己。
麻雀进了烟囱———不死也掉一身毛〔歇〕
比喻即使不死,也会受尽折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谚〕
五脏:心、肝、脾、肺、肾五种器官。比喻事物虽小,但必要的组成部分都具备。
麻雀站牌坊———好大的架子〔歇〕
牌坊:旧时用来表彰忠孝节义的人物的建筑物。讽刺人地位低,却故意装腔作势显示身份。
麻绳穿绣花针———通不过〔歇〕
指因不符合条件而被否定。
麻绳拴豆腐———别提〔歇〕
指不愿意再说起。也作“麻绳拴豆腐———没法提”。
麻糖落在面缸里———沾一身灰〔歇〕
麻糖:芝麻糖,酥脆有黏性。比喻招来许多麻烦。
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富〔谚〕
外财:意外得到的财产。马不吃夜晚加的草料,不会肥壮;人没有意外的财富,不会富裕。
马褂改裤衩儿———大材小用〔歇〕
比喻用人不当,浪费人才。
马后炮〔惯〕
原是象棋术语。比喻行动不及时,事过之后才发表议论或采取措施。也作“放马后炮”、“走马后炮”。
马屁拍在马腿上〔惯〕
比喻没巴结到点子上,反而引起对方反感。也作“马屁拍到马蹄子上”。
马前卒〔惯〕
旧指在车前供役使的人。比喻甘愿为他人效力的人。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谚〕
指生活舒适的人,体会不到生活困苦的人的难处。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谚〕
见“惯骑马的惯跌跤,河里淹死是会水的”。
马腿上钉掌子———离蹄(题)远了〔歇〕
钉掌子:在马、驴、骡子的蹄子下钉铁掌,使蹄子耐磨。蹄:谐“题”。形容说话离主题太远。也作“马掌钉在屁股上———离蹄(题)太远”。
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歇〕
形容人素质或条件太差,扶植或提携不起来。也指事或人不值得说起或没法说。
蚂蚁搬秤砣———白花力气〔歇〕
讽刺人能力不够,做徒劳无益的事。
蚂蚁戴荔枝壳———充大头鬼〔歇〕
讽刺人没能耐,硬充本领大。
蚂蚁顶石臼———吃力不讨好〔歇〕
石臼:石制的捣米器具。指付出了很大精力和代价,却没落下好。
蚂蚁啃骨头〔惯〕
比喻用比较简陋的设备和较少的人力,通过苦干和实干,一点一点地完成大工程。
蚂蚁吞象———不自量力〔歇〕
讽刺人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或力量。
骂山门〔惯〕
山门:佛教寺院的大门。指谩骂。
买关节〔惯〕
见“通关节”。
买后悔药〔惯〕
见“吃后悔药”。
麦子地里扎草人———吓麻雀〔歇〕
比喻虚造声势,吓唬胆小的人。

卖狗皮膏药〔惯〕
比喻用假话骗人。也作“卖膏药”。
卖关节〔惯〕
指出卖消息或关系。
卖关子〔惯〕
比喻话说到关键或要紧处不说了,让对方着急,以便答应自己的要求。
卖后悔药〔惯〕
见“吃后悔药”。
卖老资格〔惯〕
指仗着自己资格老,阅历深,经验多而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也作“摆老资格”。
卖螃蟹的搭戏台———架子大〔歇〕
讽刺人本事不大,派头、架势却不小。
卖破绽〔惯〕
指故作失误,诱使对方上当。也作“闪破绽”。
卖肉的切豆腐———不在话下〔歇〕
指事情很容易做成功,用不着多说或不值得说。
卖糖人儿和捏洋号的———都能吹〔歇〕
糖人儿:用糖稀做原料吹成的人像或各种鸟兽等,可供玩赏,也可吃。捏洋号的:指吹奏西式喇叭的人。讽刺双方都会夸海口、说大话。
卖解的吞宝剑———要钱不要命〔歇〕
解(xiè):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指人为了钱而不顾性命。
卖嘴皮〔惯〕
指能说会道,光说不做。也作“卖嘴皮子”。
瞒得一时,瞒不了一世〔谚〕
指事情隐瞒不了很久,终究会暴露。
瞒上不瞒下〔惯〕
指不让上面的知道,不瞒下面的。
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谚〕
半路夫妻:男子再娶或女子再嫁所结成的夫妻。指儿女再多,也抵不上夫妻之间的关怀体贴。
满招损,谦受益〔谚〕
自满招来损失,谦虚获得益处。语出《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满嘴喷粪〔惯〕
指说出来的话极难听。
满嘴塞黄连———说不出的苦〔歇〕
比喻隐情、苦衷不便讲出来。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谚〕
慢藏:收藏财物不谨慎。冶(yě)容:(女子)打扮得妖艳。诲:诱导,诱发。指财物收藏不好会招来盗贼,女子打扮得艳丽会诱人淫乱。语出《易·系辞下》:“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慢工出细货〔谚〕
指不急于求成,用心制作,才能出精品。也作“慢工出细活”。
漫天讨价,就地还钱〔谚〕
漫天:形容很高。就地:形容很低。指市场上,卖主无限制地要高价,买主则把价钱压得很低。
忙家不会,会家不忙〔谚〕
见“会家不忙,忙家不会”。
忙中多有错〔谚〕
行动匆忙,容易出现差错。
盲人骑瞎马〔惯〕
指不了解情况,盲目行动。
猫哭老鼠———假慈悲〔歇〕
比喻施恶的人虚伪地去同情、怜悯弱者或受害者。也作“猫哭耗子———假充善人”。
猫逮老鼠鼠打洞———各有本领〔歇〕
指各有各的一套。
猫公爬屋脊———到顶了〔歇〕
猫公:方言,公猫。指到了极限。
猫教老虎———留一手〔歇〕
传说猫教老虎各种本领时,没有教老虎爬树。比喻有所保留。
猫捉老鼠狗看门———各尽其职〔歇〕
指各人尽力完成分内的事。
猫嘴里的老鼠———跑不了〔歇〕
指难以逃脱。
毛厕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歇〕
见“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毛胡子吃炒面———吃里扒外〔歇〕
毛胡子:长着络腮胡子的人。扒:扒拉,指把沾在胡子上的炒面扒拉掉。责骂人接受一方的供养,暗地里却为另一方尽力。
毛驴备上银鞍韂———不配〔歇〕
鞍韂(chàn):马鞍子和垫在马鞍子下面的挡泥的马具。配:般配,相称。指某人的身份与高贵的衣饰或待遇不相称。
毛驴子拉磨———兜圈子〔歇〕
指绕圈。也比喻说话不直截了当,绕弯子。
毛毛虫爬树梢———沾高枝儿〔歇〕
比喻凭借地位高的人而得到好处。
毛笋脱壳———节节上升〔歇〕
常比喻境况不断改善,生活越来越好。
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歇〕
形容人人品或名声很坏,且顽固不化。也作“毛厕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茅厕里铺地毯———臭讲究〔歇〕
斥责别人过分地讲究,讨人嫌。
帽子涂蜡———滑头〔歇〕
指用花言巧语骗人的人。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谚〕
比喻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却见过。
没二话〔惯〕
指没有其他意见。
没家鬼引不出外祟来〔谚〕
祟(suì):鬼怪。指内部没有坏人,外面的坏人就不会来。
没脚蟹〔惯〕
没有脚的螃蟹。比喻没有活动能力的人。也作“没爪蟹”。
没脚蟹———寸步难行〔歇〕
形容走路、行动困难。也比喻无一技之长,到哪儿也干不下去。
没了王屠,连毛吃猪〔惯〕
比喻少了某个人,事情就做不成。也作“死了王屠,连毛吃猪”。
没门路〔惯〕
指没有关系、办法。也作“没门子”。
没事忙〔惯〕
见“无事忙”。
没头的苍蝇———瞎撞〔歇〕
比喻因找不准目标而盲目行动。也作“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没戏唱〔惯〕
指拿不出办法、主意。
没心肝〔惯〕
指人没良心,心肠歹毒。
没心没肺〔惯〕
指凡事不在乎,无所谓。
没牙老婆婆喝热粥———无齿(耻)吹捧〔歇〕
吹捧:本指吹热粥、捧粥碗,转指吹嘘捧场。比喻毫无羞耻地吹嘘、奉承。
没有翻不过去的火焰山〔谚〕
火焰山:《西游记》中描写的满是火焰的山。比喻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没有根的浮萍———无依无靠〔歇〕
浮萍:一种草本植物,长在水面上,根垂于水中。比喻人的生活没有依靠。
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惯〕
指虽没有贡献,也下了辛苦,多指对人的苦劳应予以肯定。也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谚〕
见“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谚〕
金刚钻:用金刚石做钻头的钻子,用来修补瓷器。比喻没有某方面的特殊才能,就不要承揽某种难办的事。
没有梧桐树,落不下凤凰来〔谚〕
梧桐树:传说是凤凰爱栖息的树。比喻没有好的条件,招引不来人才。
没长后眼〔惯〕
比喻没料到背后或暗中发生的事。也作“没长前后眼”。
没嘴的茶壶———倒(道)不出来〔歇〕
倒:谐“道”。比喻心里有话讲不出来。
没嘴的葫芦〔惯〕
比喻不爱说话的人。也作“锯了嘴的葫芦”。
眉毛胡子一把抓〔惯〕
见“胡子眉毛一把抓”。
眉毛一皱,计上心来〔惯〕
指略一思索,便想出了主意。也作“眉头方一皱,妙计心上来”。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谚〕
指故乡的水最甜美,故乡的人最亲切。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歇〕
比喻小看或片面地看别人。也作“隔着门缝儿瞧人———把人看扁了”。
门槛上斫萝卜———一刀两断〔歇〕
斫(zhuó):用刀、斧等砍。比喻坚决地断绝关系。
门里的金刚———自高自大〔歇〕
金刚:佛教称佛的侍从力士,寺院一般在门里塑身材高大的金刚像。指人自以为了不起。
门闩做牙签———大材小用〔歇〕
比喻用人不当,浪费人才。
门外汉〔惯〕
指不懂行的人。
闷葫芦卖什么药〔惯〕
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蒙被子放屁———独吞〔歇〕
见“被窝里放屁———独吞”。
猛虎不如群狐〔谚〕
比喻一个人再勇猛也敌不过众人。
梦里吃西瓜———想得甜〔歇〕
讽刺人不切实际地幻想好事。

迷途知返,回头是岸〔谚〕
返:返回。迷了路能及时回头,就能找到正路。泛指有错能及时改正,就能重新做人。
米筛子打水———一场空〔歇〕
比喻希望全部落空。
米已成饭〔惯〕
见“生米煮成熟饭”。
棉花堆上散步———不踏实〔歇〕
形容做事浮躁,不扎实。也形容心里没底,心中没数。
棉花里裹着针———软里硬〔歇〕
比喻人表面温柔和善,内心强硬。也作“棉花里包圪针———柔中带刺”。
面朝黄土背朝天〔惯〕
指从事农业生产。也作“脸朝黄土背朝天”。
面和心不和〔惯〕
指表面上很客气,内心却有意见和看法。也作“面和意不和”、“言和意不和”、“口和心不和”。
面红脖子粗〔惯〕
见“脸红脖子粗”。
面皮薄〔惯〕
见“脸皮薄”。
面汤里煮元宵———混球〔歇〕
斥责人糊涂、不明事理。
描金箱子白铜锁———外面好看里面空〔歇〕
形容人华而不实,徒有其表。也作“黄铜箱子白铜锁———外面好看里面空”。
庙门口的旗杆———光棍一条〔歇〕
指单身一人。
庙门前的石狮子———谁怕谁〔歇〕
比喻双方实力相当,谁也不示弱。
庙门失火———慌了神〔歇〕
形容人因内心害怕而神色慌张。
篾匠店里的徒弟———会编〔歇〕
指会编造(故事或谎言等)。
民航局开张———有机可乘〔歇〕
指有机会可利用。
民心不可违〔谚〕
指百姓的意愿不能违背。
民以食为天〔谚〕
天:这里指主宰者。民众以粮食作为生存的根本。指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最重要。
名师出高徒〔谚〕
名师:有名望的教师或师傅。指名师培养出的学生或徒弟水平往往很高。
明枪好躲,暗箭难防〔谚〕
明处的枪容易躲开,来自暗处射来的箭难以提防。比喻公开的坏人容易对付,暗藏的坏人难以提防。
明人不说暗话〔谚〕
指光明正大的人有话说在明处。
明人不做暗事〔谚〕
指光明正大的人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惯〕
比喻表面非常亲热,暗地里下毒手谋害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惯〕
比喻明知有危险,也不畏惧、退缩。也作“明知山有虎,故作采樵人”。
摸到石头过河〔惯〕
形容办事谨慎,有了把握才干。也作“摸着石头过河”。
磨刀不误砍柴工〔谚〕
磨:读mó,不读mò。磨刀虽要花时间,但刀磨得锋利了,提高了砍柴效率,实际并不误工。比喻事前作好准备,会提高工作效率。
磨穿铁鞋〔惯〕
形容走了很多路。
磨洋工〔惯〕
指不愿干活,故意磨蹭。
磨嘴皮子〔惯〕
指说话多。也作“磨唇舌”、“磨嘴皮”。
抹稀泥〔惯〕
见“和稀泥”。
莫须有〔惯〕
宋朝奸臣秦桧诬陷岳飞,大将韩世忠质问秦桧有无证据,秦桧回答“莫须有”。后用来表示模棱两可或凭空捏造。
磨房的驴———忙得团团转〔歇〕
磨:读mò,不读mó。磨房:磨坊,磨面粉等的作坊。形容人非常忙碌。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谚〕
谋事:谋划事情。成事:办成事情。指谋划事情要靠人尽力去做,但能否成功,则决定于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制约。
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谚〕
比喻人再有本领,也需要别人的扶助和支持。
木匠戴枷———自作自受〔歇〕
枷(jiā):旧时套在罪犯脖子上的一种木制刑具。指自己做事,自己承担相应的后果。
木匠推刨子———直来直去〔歇〕
刨子:木工刮平木料用的手工工具。形容人性情直率,说话做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木头人救火———自身难保〔歇〕
指自己照顾自己都不行,别说去帮助他人了。
木有本,水有源〔谚〕
本:树的根部。源:水的源头。比喻事物都有由来。
木鱼的命———天生是挨打的〔歇〕
木鱼:和尚、尼姑念经时敲打的法器。比喻生来就是挨打或挨批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