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

Rr

染房铺里的捶布石———经过大家伙的〔歇〕

捶布石:一种平整石板,捶打布料时垫在下面。大家伙:捶布的大棒槌,比喻大阵势、大世面。比喻人经历过磨炼,见过大世面。也作“染房门前槌板石———见过些大棒槌”。

让人一步自己宽〔谚〕

指对人宽让,等于是给自己多留下一条路。

饶人是福,欺人是祸〔谚〕

见“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绕圈子〔惯〕

形容说话拐弯抹角,不直截了当。也作“绕弯子”、“兜圈子”。

惹不起,躲得起〔谚〕

指对蛮不讲理的人,可暂时躲开,不予理睬。

惹是非〔惯〕

引起麻烦或争端。

热不过三伏,冷不过三九〔谚〕

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一段时间。三九:冬至第十九天至第二十七天,一般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指一年的气候中,三伏天最热,三九天最冷。也作“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热锅上的蚂蚁———走投无路〔歇〕

比喻人陷入绝境,无路可走或无计可施。也作“热鏊子上的蚂蚁———走投无路”。鏊(ào)子:烙饼用的炊具。

热脸挨冷屁股———没面子〔歇〕

形容一方热情,另一方却很冷淡,感觉失去了体面。

热心肠〔惯〕

指乐于助人、办事热心的性情。也作“热肠子”。

人比人,活不成〔谚〕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很大,硬要比来比去,会气得活不下去。劝诫人不要和别人攀比。也作“人比人,气死人”。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谚〕

侮:欺侮。指人总是先不自爱,然后才会受到别人的欺侮。语本《孟子·离娄上》:“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谚〕

见“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不亲土亲,河不亲水亲〔谚〕

指同乡人居住在同一块土地上,喝着同一条河里的水,情谊深长,理应相互照顾。

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惯〕

①形容人在困境中受折磨的难堪样子。②形容人行为不端,不务正业。也作“人不人,鬼不鬼”。

人不知鬼不觉〔惯〕

指谁也不知道。也作“神不知,鬼不觉”。

人到事中迷,就怕不听劝〔谚〕

指当事人容易迷糊,应该多听取旁人的劝告。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谚〕

名儿:名字,这里指名声。人总有名声,像树总有树影。指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名声。也作“人有名,树有影”。

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谚〕

指众人团结起来力量就大,就像柴多了,燃烧起来火焰就高。

人多一技有益,物裕一备有用〔谚〕

裕:宽裕,富余。人多掌握一种技能,总是有好处的;物品多准备一些,总是会用得着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谚〕

孰:疑问代词,谁。人不是草木,谁能没有感情。指青年男女相聚,会萌生爱恋之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谚〕

孰:疑问代词,谁。人不是圣人、贤人,谁能不犯错误?指人总免不了犯错误。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谚〕

img51

指人有了喜事精神会特别爽快,就像月到中秋会显得分外明亮。

人各有志,不可相强〔谚〕

强(qiǎng):勉强。指人各有各的志趣,勉强不得。

人贵有自知之明〔谚〕

指人难能可贵的是: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谚〕

指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会留下名声,就像大雁不论飞到哪里,都会留下叫声一样。

人活脸,树活皮〔谚〕

人靠脸面活着,就像树靠树皮活着一样。指人活着最重要的是声誉。也作“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人活一口气〔谚〕

指人活着,就要争一口气,活出个样子来。

人皆有过,改之为贵〔谚〕

指人都会犯错误,贵在勇于改正。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谚〕

指对别人的敬意要加倍回敬。也指对别人的恩情要加倍地给以回报。

人靠衣服马靠鞍〔谚〕

指人穿上得体的衣服会显得分外精神,就像马装上合适的鞍子会显得特别威风一样。

人老怕松,树老怕空〔谚〕

松:松懈。指人老了最怕思想松懈,思想松了,身体会垮,就像树老了最怕树心枯空,树心空了,树会死。

人脑越用越灵,人手越用越巧〔谚〕

指人多用手和脑,就会越来越灵巧。

人挪活,树挪死〔谚〕

树要挪动,就会伤根枯死;人要挪动,就会增加活力。指人换一个地方,处境会变好。

人怕逼,马怕骑〔谚〕

指人被逼急了就会奋起拼搏,就像马被骑着鞭策就会奔跑一样。

人怕出名猪怕壮〔谚〕

指人出了名,如果不慎很容易招来麻烦,就像猪长得肥壮,很容易被宰杀一样。

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谚〕

指好人有时也怕坏人,但坏人更害怕好人。也作“人有三分怕虎,虎有七分怕人”。

人怕揭短,龙怕揭鳞〔谚〕

指人害怕别人说自己的短处丢面子,就像龙害怕被揭掉鳞片会发怒。

人怕齐心,虎怕成群〔谚〕

指众人齐心合力,就会像老虎成群一样,具有无比的威力。

人前一句话,神前一炉香〔谚〕

指对人说话要守信,就像在佛前敬香一样虔诚。

人穷穷在债里,天冷冷在风里〔谚〕

指人穷时,越借债越穷;天冷时,越刮风越冷。

人穷志不穷〔谚〕

指人即使很贫困,也不能丧失志气。

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谚〕

指人人心里都有一个衡量人或事物好坏的标准。

人善有人欺,马善被人骑〔谚〕

指人过于善良,容易受别人的欺负,就像马过于驯服谁都可以骑一样。也作“人老实得欺,马老实得骑”。

人生地不熟〔惯〕

对人和地方都不熟悉。也作“人生路不熟”。

人生何处不相逢〔谚〕

指人分手后,总有相见的时候。

人生能有几回搏〔谚〕

指人生短暂,难得有几次大的拼搏,应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也作“人生难得几次搏”。

人生七十古来稀〔谚〕

旧时人的平均寿命比较短,能活到七十岁就是难得的长寿。语出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人生识字忧患始〔谚〕

指人是在识字之后,长了见识,有了思想,就开始有了忧患意识。语出宋·苏东坡《石苍舒醉墨堂》诗:“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人是铁,饭是钢〔谚〕

指人吃了饭,才会有精神,如同在铁器上加了钢才会锋利一样。指人必须吃饭,才能支持体力,才会有精神。

人是衣裳马是鞍〔谚〕

人全凭衣裳装扮,就像马全凭马鞍装饰一样。指人要讲究仪表,注意穿着打扮。

人死不能复生〔谚〕

指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能拿生命开玩笑,劝人不要轻生。也指死是自然规律,劝人不必伤悲。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谚〕

指人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大致相同。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谚〕

高人之外还有更高的人,高天之外还有更高的天。劝诫人不要骄傲自满,妄自尊大。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谚〕

指人总是向上攀登,而水则总是往低处流动。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谚〕

指人往往为了钱财而丧命,就像鸟为了觅食而遭捕杀一样。

人无后眼〔惯〕

指人看不见背后或暗中发生的事。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谚〕

指人的好日子或人们之间的交情,不可能长久不变,就像鲜花不可能常开一样。

人无头不走,雁无头不飞〔谚〕

指一个集体没有领头人就无法行动,就像一个雁群没有领头雁就不能远飞一样。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谚〕

指人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与谋略,眼前的忧患很快就会到来。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谚〕

指各人的心思,像各人的面孔一样,各不相同。

人心不足蛇吞象〔谚〕

指人的贪心是无法满足的,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人心都是肉长的〔谚〕

指人都是有感情的,可以相互理解。也指人都是重感情的,可以用情理说服。

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谚〕

指人的真实想法从外表看不出来,很难猜测他要做什么事情。

人心难测,海水难量〔谚〕

指人的心思难以揣测,就像海水无法估量一样。

人心齐,泰山移〔谚〕

指人团结一心,就能产生移山填海的巨大力量。

人要知足,马要歇脚〔谚〕

指人要知道满足,不要贪得无厌,就像马要歇脚,不能无休止地奔跑一样。

人有脸,树有皮〔谚〕

指人有脸面才能生活,就像树有树皮才能成活一样。

人有三分怕虎,虎有七分怕人

见“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

人在曹营心在汉〔惯〕

见“身在曹营心在汉”。

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谚〕

指人要在社会上经受锻炼才能增长才干,就像刀在石头上反复磨砺才能变得锋利一样。

人争一口气,鸟争一口食〔谚〕

指人活着要争一口气,如同鸟为了争一口吃的而拼搏一样。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谚〕

指人在临死之前,说的话往往是善意的。

人嘴两层皮,反正都是理〔谚〕

指话是由人说的,不论怎么说,都能讲出道理。也作“人嘴两张皮,各说各的理”。

忍得一时忿,终身无恼闷〔谚〕

忿:同“愤”,愤怒。愤怒时能忍住不发火,就会免去许多烦恼和苦闷。指人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怒火。也作“忍得一时气,能消百日灾”。

忍为高,和为贵〔谚〕

指为人处世,忍让是高招,和气最可贵。

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谚〕

任从:任凭。比喻无论处境多么艰难,也要保持冷静和镇定的态度,泰然处之。

img52

日头打西出来〔惯〕

比喻事情的发生极其难得,十分偶然。也作“太阳从西边出来”。

日头晒屁股〔惯〕

指早上起得很晚。也作“太阳晒屁股”。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谚〕

指夜晚梦见的,往往是白天所想的。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谚〕

太阳升到正中就向西偏移,月亮圆满了就开始亏缺。比喻事物发展到鼎盛时,就开始向相反的方向转变。

荣华草上露,富贵瓦头霜〔谚〕

荣华富贵像草上的露水、瓦上的霜雪,一见阳光就化了。指荣华富贵转瞬即逝,不要过于追求。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歇〕

形容人或物一去不复回。也作“肉骨头打狗———有去无回”。

肉中刺,眼中钉〔惯〕

见“眼中钉,肉中刺”。

如入宝山空手回〔惯〕

指本来可以有很大收获,但却一无所得。

入国问禁,入里问俗〔谚〕

禁:禁令,禁忌。里:乡里。指进入别国国境或陌生的乡里,要先问明那里的禁令和风俗习惯,以便遵守。

入空门〔惯〕

指出家当和尚或尼姑。

入了笼的螃蟹———横行不了几时〔歇〕

比喻恶人或恶势力横行霸道的日子不会长久。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谚〕

进山要向樵夫请教,遇水要向渔夫请教。指要善于向有经验的人求教。

入私囊〔惯〕

指进了个人的腰包,占为己有。

软刀子割头不觉死〔谚〕

比喻用阴险的手段害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死去。也作“软刀子杀人不见血”。

软骨头〔惯〕

比喻没有气节,没有骨气的人。

若要好,大做小〔谚〕

指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就得不计辈分地位,谦恭待人。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谚〕

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情,最好自己不去做。指人的所作所为,是隐瞒不了别人的。

若要甜,加点盐〔谚〕

甜食中加点盐味道会更好。比喻幸福生活中有波折,才能感到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