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Tt

他走他的阳关道,你走你的独木桥〔惯〕

阳关道:大道。独木桥:一根树木搭成的桥。指各干各的事,各走各的路,谁也管不着谁。也作“他去他的康庄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img58

塔尖上亮相———高姿态〔歇〕

指人在处理问题时对别人表现出宽容、大度的态度

踏脚石〔惯〕

见“垫脚石”。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惯〕

指费尽力气没找着,却在无意中得到了。也作“踏遍青山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踏着别人肩膀向上爬〔惯〕

比喻用损害别人的办法来达到自己目的。也作“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谚〕

指舞台上的成功表演,是舞台下面长期刻苦演练的结果。

台柱子〔惯〕

台:戏台。原指戏班中的主要演员。借指能主事的骨干人物。

抬杠子〔惯〕

指无谓的争执。

抬轿子〔惯〕

比喻吹捧和奉承。

抬头不见低头见〔惯〕

形容经常见面打交道,总要互相包涵。也作“低头不见抬头见”。

太公钓渭水———走老运〔歇〕

太公:姜子牙。相传姜子牙八十岁时在渭河边用直钩钓鱼,遇到周文王,得到重用,后辅助武王取得了天下。指人年老交好运,受到重用。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歇〕

见“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歇〕

见“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宽〔歇〕

指多管闲事。

太岁头上动土〔惯〕

太岁:传说中神名。古人认为太岁之神所在的方位及与之相反的方位,都不能动土兴造,否则就会招来灾祸。比喻冒犯有权势的人。也作“泰山头上动土”。

太阳从西边出来〔惯〕

见“日头打西出来”。

太阳底下竖竹子———立竿见影〔歇〕

比喻收效非常快。

太阳晒屁股〔惯〕

见“日头晒屁股”。

泰山头上动土〔惯〕

见“太岁头上动土”。

泰山压顶不弯腰〔惯〕

比喻敢于承担重任或重压,不怕艰难困苦。

贪多嚼不烂〔谚〕

吃的东西过多,不容易消化。比喻只追求数量,质量就上不去。

贪食的鱼儿易上钩〔谚〕

比喻人如果贪图眼前利益,就容易上当受骗。

摊底牌〔惯〕

指把根底交待清楚。

坛子里放爆竹———响(想)不开〔歇〕

响:谐“想”。指人有不如意的事搁在心里摆脱不了。

弹棉花的锤子———两头挨打〔歇〕

比喻受到多方面的责难和打击。

探口气〔惯〕

指从言谈中捕捉信息。也作“探口风”。

汤圆落在煤堆里———混淆黑白〔歇〕

比喻颠倒是非。

趟浑水〔惯〕

比喻跟着别人干坏事。

唐窑宋瓷———老古玩〔歇〕

比喻人的思想守旧,不开明。

糖衣炮弹〔惯〕

比喻用物质享受作腐蚀、拉拢人的手段。

螳臂当车———不自量力〔歇〕

螳臂:螳螂的前腿。形容人无自知之明,轻率地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也作“癞蛤蟆当车———不自量力”。

img59

躺在怀里的猫儿———俯首帖耳〔歇〕

形容非常服从、十分听话的样子。

掏墙脚〔惯〕

见“挖墙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谚〕

蹊(xī):小路。桃李不会说话,自有花果吸引人,树下就会被人踩出小路。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不用自夸,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论》:“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讨口牙〔惯〕

指吵闹。

生活〔惯〕

指寻求生路,混饭吃。

讨野火〔惯〕

见“撒野火儿”。

剃头担子———一头热,一头冷〔歇〕

剃头担子:也叫剃头挑子,旧时理发匠流动理发时挑的担子,一头放理发工具,另一头是烧热水用的小火炉。比喻当事双方一方积极热情,另一方却消极冷淡。

剃头捉虱———一举两得〔歇〕

指做一件事得到两种收获。

替人作嫁〔惯〕

见“为他人作嫁衣”。

替死鬼〔惯〕

指为别人承担罪名的人。

替罪羊〔惯〕

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天不怕地不怕〔惯〕

形容胆大,什么都不害怕。也作“天弗怕,地弗怕”。

天不言而自高,地不言而自卑〔谚〕

天不用说,自在高处;地不用说,自在低处。指凡事自有公论。

天高皇帝远〔惯〕

形容地区偏远,无人管束。也作“山高皇帝远”。

天机不可泄漏〔谚〕

天机:神秘不可知的天意。指机密的事情不可向外泄露。

天落馒头狗造化〔惯〕

造化:运气,福气。讥讽人突然交了好运。

天凭日月,人凭良心〔谚〕

指人做事要凭良心,就像天凭着日月照耀大地一样。

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歇〕

天桥:北京市永定门内一个地段,清末逐渐成为民间艺人演出的地方。把式:指靠卖艺为生的人。旧时在天桥卖艺的人常摆出表演功夫的架势,但多是耍耍嘴皮子,并不动真的。指人只是嘴上说得动听,没有实际行动。

天晴总有天阴时〔谚〕

比喻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不顺利的时候。

天上下雨地下滑,各自跌倒各自爬〔谚〕

比喻自己的困难要靠自己去解决,不能依靠别人。

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谚〕

指年轻夫妻免不了吵闹,不会记仇。

天塌了有地接着〔谚〕

比喻问题再大,也会有人出面解决。常用来劝诫人遇事不必过于忧虑。

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谚〕

天外还有更高的天,山外还有更高的山。比喻强中还有更强的人。常用来劝诫人们不要妄自尊大。也作“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谚〕

恢恢:宽广的样子。原指天道像一个广阔无边的大网,作恶多端的人很难逃得出去。后指恶人难逃森严的法网。语本《老子》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谚〕

就像天上没有第二个太阳一样,世间也只有一个真理。

天无绝人之路〔谚〕

老天爷不会断绝人的生路。指人的处境再难,也有办法活下去的。劝诫人在困难面前不要悲观失望。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谚〕

筵席:酒宴。酒宴总是要散的。指世间上的人或事,有聚必有散。

天下事抬不过个理去〔谚〕

指处理问题要合乎一定的道理。

天下乌鸦一般黑〔谚〕

比喻不管在什么地方,坏人都一样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谚〕

匹夫:一个人,泛指普通百姓。指对于国家兴亡的大事,人人都有责任。语本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也作“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谚〕

娘:此处指寡妇。天要下雨,寡妇要嫁人,这是谁也挡不住的。指势在必行,无法阻止。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谚〕

旦夕:早晚,指转眼之间。祸福:这里偏指祸。指人的灾祸,像多变的风云一样,说来就来,难以预料。

天有时刻阴晴,人有三回六转〔谚〕

人的思想像天气时阴时晴一样不断变化着。指人能够回心转意。

天有眼,墙有耳〔惯〕

比喻不论做什么事都会被人知道。也作“天有眼睛”。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惯〕

指事情极其机密,只有两人知道。

天字第一号〔惯〕

从前常用《千字文》的文句来编排次序。《千字文》首句是“天地玄黄”,“天”字排在第一号。借指最大的或最重要的。

添枝叶〔惯〕

指火上浇油,添油加醋。也作“加枝叶”。

甜从苦中来,福从祸中生〔谚〕

指甜与苦、福与祸是相互转化的,苦尽甜来,祸去福至。

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谚〕

三冬:冬季最冷的时节。甜美善意的话语,即使在寒冬,也会使人感到温暖;恶意伤人的话语,即使在炎夏,也会使人感到心寒。劝人多讲美言,不说恶语。也作“好话入耳三冬暖,冷言出唇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舔屁股,溜沟子〔惯〕

见“舐屁股”。

挑鼻子挑眼〔惯〕

见“横挑鼻子竖挑眼”。

挑大梁〔惯〕

指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任务或工作

挑重担〔惯〕

担负重要的责任或工作。

笤帚疙瘩戴凉帽———装大头鬼〔歇〕

指人逞强卖乖,假装有能耐。

img60

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惯〕

《西游记》第七回描写,孙悟空一个跟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但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比喻无法摆脱别人的控制。也作“跳不出手心”。

跳到黄河洗不清〔惯〕

比喻受了冤枉,无法说清。

铁锤子敲钟———响当当〔歇〕

形容十分出色,非常过硬。

铁打的筲箕———点水不漏〔歇〕

筲箕(shāojī):淘米洗菜等用的器具,形似簸箕。形容人说话严谨、做事周全。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谚〕

衙门:旧指官署,这里泛指政府机关。政府机关像铁打的似的固定不变,而官员却像流水一样不断更换。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谚〕

营盘:军营。军营像铁打似的固定不变,而军营的士兵却像流水似的不断更换。

铁饭碗〔惯〕

比喻固定的职业、职位。

铁公鸡———一毛不拔〔歇〕

比喻异常吝啬、小气。

铁将军把门〔惯〕

铁将军:锁。指家里没人,锁着门。

铁匠被锁———自食其果〔歇〕

多指干了坏事后其后果由自己承受。

铁匠戴手铐———自作自受〔歇〕

指自己做错了事情,自己承担不良后果。

铁匠的女儿嫁石匠———硬对硬〔歇〕

比喻彼此都态度强硬,互不相让。

铁匠的营生———横竖是个“打”字〔歇〕

营生:职业。比喻肯定要进行一场战争。

铁了心〔惯〕

指下定了决心。

铁皮葫芦———外强中干〔歇〕

形容人外表看似强硬,内心却很软弱。

铁算盘〔惯〕

指非常能算计的人。

铁硬木头软———各有各的性儿〔歇〕

指人的性格有差别。

铁笊篱漏汤———捞起来没够〔歇〕

指人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地捞取钱财。

听鼓听声,听话听音〔谚〕

指听对方说话,要善于领会其中的真实用意,就像听锣鼓要善于听它的节奏一样。

听见风,就是雨〔惯〕

听见风声便以为要下雨。比喻听到一点消息便以为事情真要发生。

听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谚〕

一夕:一晚。听了对方的一次谈话,比自己读了许多年书的收获都大。常用作称赞对方谈吐不凡。

通关节〔惯〕

指通过私人关系或用金钱打通办事的渠道。也作“打关节”、“买关节”。

通声气〔惯〕

指传递信息。

同呼吸,共命运〔惯〕

指同甘共苦,命运连在一起。也作“同生死,共患难”。

同行不揭短,揭短砸人碗〔谚〕

行:行业。砸人碗:使人失去谋生的门路。指同行之间不要互相揭短,以免砸了人家的饭碗。

铜板做眼睛———认钱不认人〔歇〕

指人极其势利,把钱看得比人情还重要。

铜盆撞了铁扫帚———谁也不让谁〔歇〕

指争斗双方的态度都很强硬,互不相让。

铜钱眼里翻跟斗〔惯〕

img61

指整天和钱打交道,只在钱上用心思。也作“铜钱眼内穿斤头”。

捅漏子〔惯〕

比喻闯祸,惹出了麻烦。也作“捅娄子”。

捅马蜂窝〔惯〕

比喻招惹难以对付的人。也作“戳马蜂窝”。

偷鸡不成蚀把米〔惯〕

比喻好处没得到反而遭受了损失。也作“偷鸡不着,反折一把米”、“抓鸡不成蚀把米”。

偷食的猫儿———性不改〔歇〕

比喻本性难改。

头顶火烧云———大走红运〔歇〕

火烧云: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红运:好运气。比喻人正遇到好运气,或事业正处于旺盛时期。

头发长,见识短〔谚〕

旧指妇女眼光短浅,见识少。

头发胡子一把抓〔惯〕

比喻不分轻重缓急或青红皂白一齐下手。也作“胡子眉毛一把抓”。

头回生,二回熟〔谚〕

头一次见面生疏,下次见面就熟悉了。指人与人很容易相识。

头上长疮,脚心流脓———坏透了〔歇〕

形容人的品行坏到了极点。也作“头上长疮,尾巴流脓———从根儿坏到梢”、“脑袋顶上长疮,脚底下流脓———坏透啦”。

头上站鸭子———顶呱呱〔歇〕

形容好极了。

头是头,脚是脚〔惯〕

①形容相貌秀美。②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惯〕

比喻只采取应急措施,应付局部发生的事情,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作“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投师不如访友,访友不如交手〔谚〕

旧指学武功,拜师傅不如和朋友切磋,和朋友切磋不如和对手较量。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谚〕

他送给我桃子,我回赠他李子。比喻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语本《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秃子打伞———无发(法)无天〔歇〕

见“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秃子当和尚———凑合着干〔歇〕

指勉强着做事情。

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歇〕

指事实或用意非常清楚。

屠户的账本———血债累累〔歇〕

指杀人的罪行严重。

土包子〔惯〕

指没知识、没见过世面的人。含嘲笑意。

土地不负勤劳人〔谚〕

指只要勤劳耕种,就能获得丰收。

土地庙的横批———有求必应〔歇〕

指只要别人提出请求,就一定会答应。

土地爷放屁———神气〔歇〕

指人自以为了不起,装出得意或傲慢的样子。也形容人或物很气派。

吐苦水〔惯〕

指倾诉所遭受的苦难和委屈。也作“倒苦水”。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谚〕

兔子死了狐狸悲痛。指因同类遭到不幸而悲伤。比喻人会因同伴的不幸遭遇而伤悲。

兔子不吃窝边草〔谚〕

比喻坏人一般不在自己住地附近干坏事。也比喻不打身边人的主意。

兔子急了也要咬人〔谚〕

比喻温和善良的人被逼急了,也会奋不顾身进行反抗的。

兔子尾巴———长不了〔歇〕

比喻某种状况或势力不会长久存在。也作“兔子尾巴上的一撮毛———长不了”。

推倒龙床杀太子〔惯〕

龙床:皇帝的宝座。形容无所顾忌,什么也敢干,什么也不怕。也作“扳倒龙床,跌了太子”。

推完磨杀老驴〔惯〕

比喻事情办成了,把有功之人除掉。

吞下秤砣———铁了心〔歇〕

见“吃了秤砣———铁了心”。

拖后腿〔惯〕

见“拉后腿”。

拖油瓶〔惯〕

指女子再嫁时带着和前夫生的子女。

脱虎口〔惯〕

脱离了危险。

脱了毛的牙刷———有板有眼〔歇〕

比喻人说话、做事有条不紊,合乎章法。

脱了鞋子跑步———脚踏实地〔歇〕

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驼子跌跟头———两头不着实〔歇〕

驼子:驼背的人。指两头都落空或两头受损失。也作“驼背翻跟斗———两脚不落地”、“驼子跌跤———两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