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
Ww
娃娃过年玩鞭炮———又爱又怕〔歇〕
形容人心情复杂,对某人某物既喜爱不肯撒手,又害怕因此带来祸害。

挖病根〔惯〕
比喻找出错误、问题的原因。
挖好肉,补烂疮〔惯〕
比喻为顾眼前救急,忍痛付出大的代价。也作“挖肉补疮”。
挖墙脚〔惯〕
比喻从根基上破坏。也作“掏墙脚”。
挖肉里钱〔惯〕
指拿出省吃俭用积存的用来急救的钱。
瓦刀劈砖———干脆〔歇〕
形容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也指索性。
瓦罐子和土坯子———一窑货〔歇〕
指一样的货色或一样的人。含贬义。
歪脖子看表———观点不正〔歇〕
指想法、看法有错误。
歪理千条,敌不过真理一条〔谚〕
歪理:谬论。谬论再多,也战胜不了一条真理。指真理是不可战胜的。
歪嘴和尚———念不出正经〔歇〕
比喻人说话不严肃,用言语戏弄或嘲笑人。
歪嘴和尚念经〔惯〕
比喻有意或无意曲解。也作“歪嘴和尚念歪经”。
外公死儿———没有舅(救)了〔歇〕
舅:谐“救”。①指病入膏肓,无法医治。②比喻人或事物的状况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也作“姥姥死儿子———没舅(救)”。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谚〕
见“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外婆打孩子———吓唬吓唬〔歇〕
指不动真格的,只是装样子吓唬人。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歇〕
舅:谐“旧”。①指仍按老规矩办事。②指人或物还是原来的样子。
外甥戴孝———没舅(救)〔歇〕
舅:谐“救”。指已无法挽回败局。
外甥有理不让舅〔谚〕
旧俗,舅舅在家族中地位很高。外甥有了道理,连舅舅也不让。指只要有理就应该坚持不退让。
外乡酒,不如故乡水〔谚〕
指他乡再好,也不如家乡好。
外行看热闹,行家看门道〔谚〕
行家:内行人。门道:窍门,秘诀。指外行人只能看见表面现象,而内行人则能看清一个人的真实水平。
弯扁担,压不断〔谚〕
比喻为人处世要能屈能伸,能软能硬,过于刚直容易招来祸害。
弯着腰干活,直着腰走路〔谚〕
指干活要勤恳,做人要正派。
玩花招〔惯〕
见“耍花招”。
玩火者必自焚〔谚〕
焚:烧。玩火的人必然会把自己烧死。比喻做坏事的人,必定会自食恶果,受到惩罚。
挽弓当挽强〔谚〕
挽:拉。强弓射程远,杀伤力大,所以挽弓要挽强弓。比喻要找强手较量。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谚〕
万般:各种各样。下品:等级低的。旧指只有读书求功名最高贵,其他行业都在其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惯〕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描写,周瑜设计火烧曹营,一切就绪,只因冬天没有东风,忧郁成病,诸葛亮借探病,密书:“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后指办事样样都已准备就绪,只缺少一个最主要的条件。也作“万事齐备,只欠东风”。

万事开头难〔谚〕
指凡事难在开好头。
万丈高楼平地起〔谚〕
见“百尺高楼从地起”。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歇〕
王八:乌龟或鳖的俗称。形容人的主意坚定,决不改变。也作“乌龟吃秤砣———铁了心”。
王八敬神———假作正经〔歇〕
讽刺人假充好人,装出一副正派的样子。
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歇〕
对眼:合乎自己的眼光,满意。王八的眼睛与绿豆相似。讽刺品行不端的人彼此情投意合。
王八笑乌龟———彼此彼此〔歇〕
指大家都一样,谁也别指责谁。
王麻子的剪刀———真钢(刚)〔歇〕
王麻子:北京制售剪刀的老字号,所制剪刀质量极佳,用好钢做材料。钢:谐“刚”。形容人确实刚强不屈。
王母娘娘开蟠桃会———聚精会神〔歇〕
王母娘娘:传说中地位崇高的女神,《西游记》上说她曾开蟠桃会,宴请天上的神仙。精、神:本指精灵和神仙,转指注意力。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王胖子的裤腰带———稀松〔歇〕
王胖子:泛指肥胖的人。稀松:本指宽松,转指差劲。指人的能力差。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歇〕
见“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歇〕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传说他写字笔力入木三分。比喻人的见解、议论深刻。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歇〕
王小二:泛指穷苦人。形容日子越来越艰难,或状况越来越差。
王小二做买卖———尽打如意算盘〔歇〕
比喻做事总是从对自己有利的方面着想。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谚〕
王子:国王的儿子。即使是王子犯了法,也要和百姓一样问罪。指在法律面前,不管地位高低,人人平等。
往火坑里跳〔惯〕
比喻自找罪受,自招灾祸。
往脸上贴金〔惯〕
指自我吹嘘,自我标榜。也作“往脸上搽脂粉”。
往伤口上撒盐〔惯〕
比喻在别人不幸、痛苦的时候,再恶意刺激,使不幸和痛苦更加重。
往上爬〔惯〕
讥讽人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去当官。也作“向上爬”。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谚〕
谏:规劝。过去的事已不能再规劝了,但眼下发生的事还来得及弥补。
忘根本〔惯〕
指忘记了自己的出身。
危难见人心〔谚〕
危难:危急和灾难。指在危急和困难的时候,才能识别人心的真假善恶。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谚〕
见“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围棋盘里下象棋———不对路数〔歇〕
路数:本指下棋的路子,转指行为的规则。指做事不符合规范和要求。
桅杆上插鸡毛———好大的掸(胆)子〔歇〕
见“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卫生口罩———嘴上一套〔歇〕
比喻光会说些漂亮话,却没有实际行动。
为朋友两肋插刀〔惯〕
为了朋友不惜牺牲自己。
为他人作嫁衣〔惯〕
形容为别人操心忙碌,自己什么也得不到。语本唐·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作嫁衣裳。”也作“为他人作嫁”、“替人作嫁”。
喂脑袋〔惯〕
指吃饭。带开玩笑意味。
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行〔谚〕
指待人温和有礼,就会处处行得通;过于刚烈强硬,就会处处碰钉子。
文字看三遍,疵累便百出〔谚〕
疵累(léi):文字繁复、不简练。指反复地阅读一篇文章,才会发现其中有许多毛病。
文打官司武斗手〔惯〕
指不管去打官司还是动手打斗都奉陪到底。
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谚〕
指文官不贪爱钱财,武将不贪生怕死,天下就会太平。
文火炖蹄膀———慢慢来〔歇〕
文火:煮东西时所用的小而缓的火。指别着急,也指一步一步地进行。
文能克武,柔能克刚〔谚〕
克:克制,制服。指有谋略的能战胜勇猛的,柔软的能制服刚强的。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谚〕
指听到对方的好名声,不如亲眼看到本人感受更真切;见到了本人,比听说的名声更好。含褒义。多用作见面时的客套话。也指听说的只是虚名,亲眼见到后才知不怎么样。含贬义。
蚊虫找蜘蛛———自投罗网〔歇〕

比喻自行投入绝境,找死。
蚊子见不得血,猫儿闻不得腥〔谚〕
蚊子一见血就会紧紧叮住不放,猫儿一闻见带腥味的东西就紧追不舍。比喻贪婪的人一见有利可图,决不轻易放过。
问长短〔惯〕
指询问情况。也作“问短长”。
窝里斗〔惯〕
指内部互相争斗。
窝里反〔惯〕
指内部人闹纠纷,起来反抗。
窝头翻个儿———显大眼〔歇〕
窝头:又叫窝窝头,用玉米面等杂粮面蒸制成的食品,形似圆锥形,底部有个窝儿。比喻人故意显摆自己有能耐。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谚〕
地狱:佛教指人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指在危难时刻,要成全别人,牺牲自己。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谚〕
卧榻:床。鼾:熟睡时的鼻息声。自己的床边,怎么能容得下别人呼呼大睡呢?比喻在自己的权势范围内,容不下其他势力存在。语出宋·岳珂《桯史·徐铉入聘》:“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
乌不三,白不四〔惯〕
乌:黑色。形容不清不白,不干不净。
乌龟变黄鳝———解甲归田〔歇〕
甲:本指乌龟身上的硬壳,转指军人身上起保护作用的装备。指军人脱下军装,离开部队,回家务农。也指有权之人离退休后回家休养。
乌龟吃秤砣———铁了心〔歇〕
见“王八吃秤锤———铁了心”。
乌龟垫床脚———硬撑〔歇〕
形容人勉强支撑着不稳定的局面。
乌鸦占了凤凰枝———高攀了〔歇〕
比喻与地位、权势比自己高的人交友或结为亲戚。
乌鸦嘴〔惯〕
指爱说不吉利话的人。
乌眼鸡〔惯〕
形容铁青着脸,怒目而视。
乌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谚〕
反哺:传说小乌鸦长大之后,衔食喂母鸦。跪乳:羊羔总是跪着吃奶。比喻子女长大之后应该赡养孝敬父母。
乌云遮不住太阳〔谚〕
黑暗遮不住光明。比喻谬误战胜不了真理。
污泥萝卜———揩一段,吃一段〔歇〕
比喻问题得一个一个解决。
屋怕不稳,人怕忘本〔谚〕
指人忘本会变质,就像地基不稳会坍塌一样。
无病赛过活神仙〔谚〕
指人身体健康,会比神仙还快乐。也作“无病即神仙”。
无才有志,成全半事;有才无志,白头了事;有才有志,做得大事〔谚〕
有志气而没有才能,只能做成事情的一半;有才能而没有志气,会白白耗费一生;既有才能又有志气,才能做成大事。
无底洞〔惯〕
永远填不满的洞。比喻非常贪心、总也不满足的人。
无风不起浪〔谚〕
没有风就掀不起波浪。比喻事情的发生总是有原因的。
无根蒂〔惯〕
比喻没有靠山或后台。
无功不受禄〔谚〕
禄:古代官吏的俸禄。没有功劳就不敢接受俸禄。指没有为人做事,就不能接受好处。
无瓜葛〔惯〕
指没有任何关系。
无官不贪,无商不奸〔谚〕
旧指官吏没有不贪污的,商人没有不奸诈的。
无官一身轻〔谚〕
指辞去了官职或领导职务,精神上没有负担,倒觉得轻松自在。
无祸便是福〔谚〕
指人没有灾祸,能平平安安过日子就是福气。
无可无不可〔惯〕
指怎样都行。
无利不起早〔谚〕
指没人会辛辛苦苦去干那些无利可图的事。
无巧不成书〔谚〕
书:说书,一种民间表演艺术。指没有巧合,就构不成离奇的故事情节。
无情未必真豪杰〔谚〕
冷酷无情的人不一定是英雄豪杰。指真正的英雄豪杰是有情有义的。
无事不登三宝殿〔惯〕
三宝:佛、法、僧。三宝殿:泛指佛殿。比喻没事不上门。也作“无事不登三宝地”。
无事忙〔惯〕
指人没有具体事干也在瞎忙活。也作“没事忙”。
无事烧纸钱———引鬼上门〔歇〕
比喻把坏人引进门。
无头苍蝇———乱撞〔歇〕
比喻人做事无明确目的或条理,盲目或莽撞。
无欲志则刚〔谚〕
指人没有私欲,意志就会刚强。
无志之人常立志〔谚〕
指没有志气的人时常立志,却没有毅力去实行。
五分钟热度〔惯〕
比喻短暂的热情或积极性。也作“三分钟的热度”。
五个指头两边矮———三长两短〔歇〕
指遭遇意外灾祸。特指人的死亡。
五句话分两次讲———三言两语〔歇〕
形容话很少。
五十的老子不管三十的儿〔谚〕
指儿女们一过三十岁就应该自立了,不应再由父母亲来管。
五天打鱼,十天晒网〔惯〕
见“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五月的芭蕉———粗枝大叶〔歇〕
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含贬义。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谚〕
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黄山:在安徽省南部。游过五岳的人,其他山就不想看了;游过黄山的人,连五岳也不想看了。指黄山的美景超过了其他山。
忤逆子讲《孝经》———假装正经〔歇〕
忤逆子:不孝顺父母的儿子。正经:本读zhèngjīng,指儒家经传,转读zhèngjing,指端庄正派。讽刺人假装正派人。
武大郎当知县———出身不高〔歇〕
武大郎:《水浒传》中的人物,身材矮小。指出身低下。
武大郎开店———比他高的不要〔歇〕
比喻人嫉贤妒能,容不下比自己水平高、能力强的人。也作“武大郎开店———不许别人比他高一头”。
武大郎捉奸———有心无力〔歇〕
小说《水浒传》第二五回描写,武大郎闻知妻子潘金莲与西门庆私通,前去捉奸反被西门庆踢伤。指有做事的愿望,无做事的能力。
捂盖子〔惯〕
比喻掩盖矛盾,掩盖问题。
舞台上的道具———任人摆布〔歇〕
指任凭别人操纵、支配自己的行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谚〕
见“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物极则反,人急计生〔谚〕
事物发展到极限,必然会朝相反的方向转变;人到危急时刻,往往会想出应急的对策。
物以稀为贵〔谚〕
物品因稀缺而显得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