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朝内166号:与前辈魂灵相遇(增订本)》简介
《永远的朝内166号:与前辈魂灵相遇(增订本)》这本书是由王培元创作的,《永远的朝内166号:与前辈魂灵相遇(增订本)》共有26章节
1
文前
文前 谨以此书 献给我的前辈 以及我的同事和友人 ...
2
文前
文前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 ...
3
新版前记
新版前记 此书2006年中草草写毕以后,颇有精疲力尽之感。桌上放着印出来的书,几乎没有勇气再翻看。这些粗浅的文字,竟也印成了书吗? 好意的同事和朋友,提议再...
4
序
序 林贤治 当“知识分子”的名词输入中国之际,正值这块古老的东方大陆艰难转型。由传统士人蜕变而成的现代知识分子,历史负担无疑是沉重的,然而,他们却以旷古未有...
5
缘起
缘起 166号,指的是北京朝内大街166号。 这是一幢五层的办公楼,位于北京东四至朝阳门的朝内大街中段南侧,坐落在这条大街与南小街交叉的十字路口的西南角上。...
6
冯雪峰:一只独栖的受伤的豹子
冯雪峰:一只独栖的受伤的豹子 东北流亡女作家萧红,曾有两次在鲁迅家吃晚饭,同桌还坐着一个很瘦、很高、头发剃得很短、穿着小背心的人,就住在鲁迅家里。鲁迅介绍说:...
7
聂绀弩:“我将狂笑我将哭”
聂绀弩:“我将狂笑我将哭” 对历史上人文社的神往,主要与“人物”有关。那是冯雪峰的“人文”,是林辰、蒋路、张友鸾、孟超、舒芜、牛汉的“人文”,也是聂绀弩的“人...
8
林辰:恂恂儒者
林辰:恂恂儒者 1982年在北师大读研究生的时候,曾聆听过林辰先生的讲演。二十多年过去了,只要一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就立刻栩栩如生地重现在眼前。 我们那一...
9
蒋路:编辑行的圣徒
蒋路:编辑行的圣徒 李泽厚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和《美的历程》,还有卢那察尔斯基的《论文学》,是在北师大读研究生的时候,喜欢看的几本理论著作。 后一本虽是译...
10
牛汉:“汗血诗人”
牛汉:“汗血诗人” 在北师大读书时,听过两位著名诗人的演讲,一位是“九叶派”的曹辛之(笔名“杭约赫”),另一位就是“七月派”的牛汉。 这两位属于两个不同风格...
11
舒芜:“碧空楼”中有“天问”
舒芜:“碧空楼”中有“天问” 有一次,担任《新文学史料》主编的牛汉先生,专程去拜访舒芜,我也随同前往,有幸结识了他。我并不在《新文学史料》编辑部工作,又没有组...
12
韦君宜:折翅的歌唱
韦君宜:折翅的歌唱 刚进人文社那会儿,还有食堂,吃午饭时,能看见社长韦君宜,手里拿着餐具,也和大家一起排队买饭。从没听有人称她“韦社长”,而是都叫“韦老太”。...
13
秦兆阳:何直文章惊海内
秦兆阳:何直文章惊海内 大型文学杂志《当代》编辑部,在现代文学编辑室的楼下。我刚到人文社时,《当代》主编是秦兆阳。我曾问一个老编辑:“这个秦兆阳,就是当年写《...
14
严文井:“一切都终归于没有”
严文井:“一切都终归于没有” 1983年10月,严文井从社长职位上卸任,所以,我1984年底到人文社后,一直没有见过这位以童话和散文创作享誉文坛的老社长。 ...
15
绿原:诗之花在炼狱里怒放
绿原:诗之花在炼狱里怒放 是又一名哥伦布对海洋的祈祷 是折翅苍鹰对悬崖的追求 是最难溶化的信念的一撮沉淀 是最难实现的志愿的一层蒸馏 原来只知道绿原是...
16
孟超:“悲歌一曲李慧娘”
孟超:“悲歌一曲李慧娘” 南渡江山残破, 风流犹属临安。 喜读箨庵补《鬼辩》, 意气贯长虹, 奋笔诛权奸。 拾前人慧语, 伸自己拙见, 重把《红...
17
楼适夷: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楼适夷: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楼适夷是1926年加入中共的老党员,我到人文社的时候,他是社里尚健在的资格最老的一位前辈,人皆称“楼老”。 1918年他就从家乡浙...
18
巴人:“在我梦底一角上组起花圈……”
巴人:“在我梦底一角上组起花圈……” 莎士比亚的华丽+拜伦的奔放+道斯托以夫的颤鸣=直立起来的《科尔沁旗草原》 这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巴人在题为《直立起来的...
19
他走进“无物之阵”
他走进“无物之阵” 一 1954年《红楼梦》研究批判,是冯雪峰新中国成立后遭受的第一次重创。此次批判,虽触及了雪峰部分“现行表现”,他也因而被撤掉了《文艺报...
20
聂绀弩的“独立王国”
聂绀弩的“独立王国” 一 聂绀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走入了一个“多事之秋”。 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并兼二编室主任的他,在“肃反”和“反右”运...
21
无限夕阳楼主人陈迩冬
无限夕阳楼主人陈迩冬 三年无日不狂笑,七尺非天能活埋。 乙夜言谈杨左肘,故人居住李东街。 尽倾囊底诗千首,安得尊前酒一淮。 月下丁香华有种,好春无雨亦争...
22
我所接触的舒芜先生
我所接触的舒芜先生 5月1日上午,乘地铁到木樨地,去复兴医院,看望住院的舒芜先生。 走进七楼西侧朝南的一间病房,见舒芜先生躺在床上,右手举着一本书在看。似乎...
23
初冬怀王仰晨先生
初冬怀王仰晨先生 现在后三楼,是有些萧条寥落了。 上楼进门,两旁窗前地上,摆着些花花草草,再往里走,左边是几个铁架子,紧挨着一摞一摞都是杂志,有的堆得很高,...
24
杰出的翻译家汝龙
杰出的翻译家汝龙 四十年前,在小兴安岭林区腹地上山下乡做“知青”的时候,结识了郑毅先生。他是从省城哈尔滨发配到当地的一个“右派分子”。渐渐地,和他成了忘年之交...
25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孟超编剧、陆放谱曲《李慧娘》 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5月出版 《雪峰文集》第1-4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5月、1983年1月、1983...
26
后记
后记 屋外冷雾弥漫,满天阴霾。 独坐在北窗下,面对着案头刚看完的一摞校样,心中涌起了一阵感动,还有一丝莫名的惆怅…… 近几年来,在私下闲聊或者是开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