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寒露时节的冬小麦播种技巧

寒露时节的冬小麦播种技巧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施肥并不仅存在于播种一个环节,之后将对此详述。在当地曾流传“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的俗语。寒露时节不开始翻耕土地将会直接影响冬小麦的种植。以往,播种又可以分为撒播、点播和条播三种形式。条播所使用的耧车,由3根木腿、种子斗、扶手和耧杆构成,铁犁铧安装在腿上,一天可播种5—10亩。

寒露时节的冬小麦播种技巧

播种是小麦耕种的核心环节,需要经过储种、深耕、盖土等几个环节,同时施肥也非常重要。不过,施肥并不仅存在于播种一个环节,之后将对此详述。

(一) 深耕:家户间的合作

以往,每年寒露时节就是需要播种冬小麦的时候。在当地曾流传“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的俗语。寒露时节不开始翻耕土地将会直接影响冬小麦的种植。深耕往往需要耕牛和驴,当地人常使用犁和耙,需要一牛一驴协作才能完成生产,所以除非是耕种面积超过50亩的地主,或者是租种面积超过100亩的佃户,多数有地村民均需要和邻居配合,一些土地较少的村民甚至需要借用耕牛和驴才能完成深耕这一生产环节。

具体而言,小地主和大佃户(5) 通常养有自己的牛、驴和骡子(6) ,而且数量往往不止一头。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租种面积超过100亩的佃户,至少要有一头牛、一头驴以及一头骡子。有些佃户家中甚至会养四五头耕牛。耕种面积在50亩以下的小地主也会养齐牛、驴、骡子,只是每类牲畜只养一头。对于普通村民而言,如果家中拥有土地超过7亩,才会养头耕牛,也有村民会养头骡子或者驴,但无论家中饲养何种牲畜,只会养一头。如果家庭条件允许,耕种面积在5—7亩的村民也会尽量养头牛,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对于耕种面积在5亩以下的村民而言,他们基本上没有饲养任何牲畜的能力。当地有句俗语:“没有百亩田,不给骡马缠。”这句话实际上是说,土地面积较少的村民没有饲养大型牲口的能力。

小地主和大佃户完全有能力自主完成深耕。但是,拥有土地面积在12亩以下的村民想独立完成这一生产环节便需要向其他村民借牛。1949年之前,借牛并不是一件难事,向与自己关系好的村民借牛,对方有牛一般没有不借的道理。据李邦存老人叙述:“过去,我去做长工的那一户,就养了好几头牛,有一头大黄牛是专门借给村里人用哩,那牛可大哩,门都出不去,牛也有劲儿,可好使了。”据了解,民国时期类似的情况很多,不少富户都会多养头耕牛供其他村民借用。对于具体的借牛方式后文将详细叙述。此外,借驴和借骡子的情况也基本与借牛类似。(www.daowen.com)

对于只有一头牲畜的村民而言,他们还可以找与自己关系较好的村民在深耕环节伙种。一般而言,他们所找对象不会超出兄弟、四邻、同姓亲属以及关系较好的同村村民这个范围,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土地邻近的村民会优先结成联合生产的关系。此外,该村还存在着有犁和有牲口的村民互相配合生产的情况。有些村民虽然有犁但不一定有牲畜,有些村民虽然有牲畜却没有犁或者是犁以原来家庭为单位共用,因此有犁和有牲畜的村民也能在深耕时相互配合。具体配合的方式,将在其他章节详细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家里完全没有牲口的村民一般只能通过人力换牲口力的方式才能完成深耕这一环节。人力换牲口力并不是严格地按照比例对换,没有牲口的村民往往在换工中始终处于弱势,但是不用牲口又不能完成生产。具体细节将在后文叙述。

(二) 撒种与盖土:独立完成

深耕之后的播种和盖土环节,基本上由每个家庭独立完成,此环节并不存在伙种的情况。以往,播种又可以分为撒播、点播和条播三种形式。其中,点播需要使用镢头,而条播则需要使用耧车。土地在5亩以下的村民,最常使用的播种方式是撒播和点播,2—3个劳动力在一天内便能完成。与此相对,使用条播的通常是土地在5亩以上的村民。条播所使用的耧车,由3根木腿、种子斗、扶手和耧杆构成,铁犁铧安装在腿上,一天可播种5—10亩。一般而言,耧车以家庭为单位所有,分家之后则以大家庭为单位共有。不过,即使刚分家的兄弟也不会共同使用耧车撒种。这主要是因为,耧车由一人或者一头牲畜便能牵引,配合生产的效率不会太高。与撒种类似,盖土环节也由一个家庭独立完成,家户之间相互配合的情况相对较少。如果使用耧车播种,播种和盖土的环节可以合二为一。在撒种和盖土的环节还存在请工的情况,这发生在小地主或者是大佃户的劳动过程中,其他村民完全没有这个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