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会计要素与等式详解,资产的特征

会计要素与等式详解,资产的特征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费用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出会减少所有者权益的数额。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三个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与等式详解,资产的特征

一、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指根据不同种类会计信息的经济特征对会计信息所作的大项分类,它是构筑会计报表的大类组件。企业的会计要素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组成。

(一) 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本质是一种资源,它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例如,库存现金是资产,因为企业可以使用库存现金购买办公用品或支付管理费用等,从而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库存商品是资产,因为企业可以将库存商品对外出售,取得销售商品收入;房屋设备是资产,因为企业可以使用房屋设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经济利益。资产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2)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资产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源,应归企业所有,或者由企业控制。企业对某项资产具有所有权,表示企业可以排他性地从该项资产上获得经济利益。在有些情况下,企业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企业能够控制该项资源,并由此能够控制由该项资源带来的经济利益,该项资源也是企业的资产。如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尽管企业对该项资源不具有所有权,但也将它视为企业的资产。

(3) 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资产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源,应当是由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而不可以由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例如,某项固定资产之所以是资产,是因为企业已经发生了购买该项固定资产的交易。如果企业只是有意要购买某项固定资产,该项固定资产就不是企业的资产。

(二) 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的本质是一种现时义务,即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经承担的义务,它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 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作为企业的一种现时义务,需要企业在未来予以偿付,从而将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例如,企业在购买货品中形成的应付账款、在与银行信贷业务中形成的银行借款、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应交税费等,都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它们是企业的负债。

(2) 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负债作为企业的一种现时义务,应当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是企业的现时义务,因而不会形成企业的负债。

(三)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也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最初来源是所有者的投资,由此形成企业的实收资本或股本和资本公积。之后,经营者通过经营实现的盈利或者亏损会增加或者减少所有者权益的数额,具体在所有者权益的留存利润中反映。

所有者权益的主要特征是:它是一种剩余权益,并且由所有者享有。即它是企业的资产扣除负债即债权人权益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部分的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概念说明,企业的所有者或投资者或股东是企业最后利益的享有者和最后风险的承担者。

(四) 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作为企业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 在日常活动中形成。收入应当是在企业的经常性活动及其相关活动中形成,而不是在企业的偶尔或者非常规性活动中形成。企业的经常性活动是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而持续不断开展的业务活动,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的活动、商业企业购进并销售商品的活动、服务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的活动等。企业在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属于企业的利得,而不是收入。例如,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属于企业的利得,而不是收入。

(2)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由收入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会增加所有者权益的数额。例如,企业在销售商品活动中取得的现金流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从而是企业的收入;但企业在向银行借款活动中取得的现金流入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从而不是企业的收入,而是企业的负债。

(3)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由收入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并不是由所有者投入资本所带来的。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资本也可以形成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入,但这种经济利益流入直接增加所有者权益,而不归入收入。

(五) 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作为企业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 在日常活动中发生。费用应当是在企业的经常性活动及其相关活动中发生,而不是在企业的偶尔或者非常规性活动中发生。这与收入特征中的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特征相一致。

(2)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由费用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出会减少所有者权益的数额。例如,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管理费用等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从而是企业的费用;但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以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的业务,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从而不是企业的费用,而是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同时减少。

(3)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由费用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出与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的业务没有关系。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也可以形成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但这种经济利益流出直接减少所有者权益,而不归入费用。

(六) 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差额。利润的反面是亏损,或者负利润。

利润的主要特征是:它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差额,因此,利润的数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的数额。利润还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之分,以分别反映企业日常活动、全部活动和交纳所得税后的经营成果。利润综合地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

由于企业的利润归所有者或股东所有,因此,利润的数额经分配后转入所有者权益,构成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具体反映在所有者权益中的留存利润中。

二、会计等式(www.daowen.com)

设置会计要素并确定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或内在联系,可以使会计信息更加系统、科学和严密,从而可以为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系统、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等式就是用来反映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或内在联系。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会计等式可以反映企业的如下经济关系:企业的资产或者由投资者投入,或者由债权人提供。投资者投入的资产形成投资者在企业中的权益,即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提供的资产形成债权人在企业中的权益,即债权人权益,也即企业的负债。投资者的权益和债权人的权益也可合称为权益,由此,“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也可表示为“资产=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在企业的任何时点上都成立。因此,这一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恒等式。

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可以反映企业的如下经济关系:企业运用投资者或者债权人提供的资产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此过程中,获得收入,也发生费用。获得的收入是发生的费用的所得,发生的费用是获得的收入的代价。收入与费用之间具有内在因果关系。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差额为利润,即企业的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等式通常按会计期间计算,反映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如某一年度的经营成果。

由于企业的利润归所有者所有,因此,利润会计要素在会计期末经过转账后转入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构成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的一部分。这样,有关各会计要素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者: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利润在转入所有者权益后,会计等式重新恢复至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关系,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在新的一个会计期间开始时,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数额都从零开始,会计等式又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开始。

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是连续不断地在发生的。但无论发生什么经济业务,都不会使得原先相等的会计等式不再相等。会计等式具有恒等性,只是相等的数额会发生变化。

例1-1 甲公司于20×3年4月30日获准成立。成立时,投资者投入资金8000元,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1000元,共获得资产总额9000元(8000+1000),款项均已存入开户银行。公立成立时,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加所有者权益总额,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立。20×3年5月,甲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 以银行存款购入一台办公设备,购入价格为2600元。该办公设备作为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

(2) 从供应商处购入一批库存商品,购入价格为3300元,款项尚未支付,形成一笔应付账款。

(3) 向客户销售一批库存商品,销售价格为3500元,销售成本为2200元,实现销售毛利1300元(3500-2200),销售款项已存入开户银行。

(4) 以银行存款向供应商偿还部分应付账款2000元。

(5) 以银行存款支付水电费等各种经营管理费用100元。

(6) 月末,计算当月实现的收入总数和发生的费用总数,并将当月实现的收入总数和发生的费用总数转入利润,计算确定当月实现的利润数额。

(7) 月末,将当月实现的利润转入所有者权益中的留存利润。

甲公司20×3年5月发生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分析可如表1-1所示。

表1-1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分析 单位:元

从表1-1可以看出,甲公司5月初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立,相等的数额为9000元(8000+1000)。在5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中,第(1)笔经济业务使得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固定资产增加,资产总额不变。第(2)笔经济业务使得资产中的库存商品增加,负债中的应付账款增加,会计等式不受影响。第(3)笔经济业务使得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增加,收入中的营业收入等额增加;与此同时,资产中的库存商品减少,费用中的营业费用等额增加。此时,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立。第(4)笔经济业务使得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负债中的应付账款减少,会计等式不受影响。第(5)笔经济业务使得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费用中的营业费用增加,会计等式仍然相等。第(6)笔经济业务综合地反映了第(3)笔和第(5)笔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第(7)笔经济业务使会计等式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恢复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经过5月份发生的一系列经济业务,甲公司在5月末,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仍然成立,只是相等的金额由月初的9000元改变为月末的11500元(2300+92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