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Buch模型:探究企业融资异质性与国际化行为

Buch模型:探究企业融资异质性与国际化行为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Buch在HMY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融资异质性的问题,对模型进行了理论扩展,也成为研究融资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行为的代表性模型。(二)模型的基本结论模型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推导出企业不同国际化选择战略下的利润水平,并通过利润水平大于0,分别得到企业在国内生产、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生产率门槛,然后三个生产率门槛值分别对融资约束水平求偏导,偏导值均大于0。

Buch模型:探究企业融资异质性与国际化行为

Buch(2010)在HMY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融资异质性的问题,对模型进行了理论扩展,也成为研究融资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行为的代表性模型。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

(1)企业在国内生产,可以通过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两种方式服务国际市场

(2)由于企业自身经营特点、所在行业资产的抵押性质以及国家宏观金融体系的发展情况等,企业会面临融资约束问题;

(3)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与边际成本呈反向变动关系,生产率水平越高,边际成本越低,生产率水平越低,边际成本则越高;

(4)与HMY理论相同,企业进行生产需要固定成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最高,出口的成本次之,国内生产销售的成本最低;(www.daowen.com)

(5)用企业需要外源融资的比率和带来成本的增加衡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水平,需要外源融资的比率越大,以及融资给企业成本带来的增长越大,表示企业的融资能力越差,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大。

(二)模型的基本结论

模型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推导出企业不同国际化选择战略下的利润水平,并通过利润水平大于0,分别得到企业在国内生产、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生产率门槛,然后三个生产率门槛值分别对融资约束水平求偏导,偏导值均大于0。得到模型的基本结论:

(1)企业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进行生产,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生产率水平,只是生产方式不同,生产率门槛不同;

(2)融资约束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生产率门槛影响企业的生产战略,面临融资约束问题的企业,需要跨过更高的门槛才能进行生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