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制造费用分配方法解析

制造费用分配方法解析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按生产车间归集的制造费用,要根据受益原则进行分配,计入该车间生产的产品成本中。根据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如表2-19所示。对两者之间的差异,可在年末按12月份制造费用计划分配额为标准再进行一次分配。在年末时,制造费用账户仍有余额的,就是全年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与全年制造费用预计额的差异,需在年末进行差异分配,即调整后制造费用账户余额为0。

制造费用分配方法解析

企业按生产车间归集的制造费用,要根据受益原则进行分配,计入该车间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如果基本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应将该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全部计入该种产品成本,无须进行分配;如果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多种产品,该车间所发生的制造费用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在该车间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中。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的方法较多,主要有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年度计划分配率法等,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但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1.生产工时比例法

生产工时比例法是按照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分配计算公式为

采用工时比例法分配制造费用,使劳动生产率与制造费用的分配相结合,分配结果比较合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广泛。分配公式中的生产工时,应按实际消耗工时计算。在没有实际工时记录时,也可以按定额工时分配制造费用。

【例2-21】新华公司20××年1月基本生产车间发生制造费用总额为50506元(见表2-16),该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分别耗用工时10000工时和20000工时,按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在实际工作中,制造费用分配通过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进行,制造费用分配表如表2-18所示。

表2-18 制造费用分配表(生产工时比例法)

根据表2-18(生产工时比例法)填制转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6835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33671

 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50506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分配计算公式为

【例2-22】新华公司20××年1月基本生产车间发生制造费用总额为50506元(见表2-17),该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分别为20400元和40800元,按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根据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如表2-19所示。

表2-19 制造费用分配表(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根据表2-19填制转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6836.12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33669.88

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50506

采用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分配制造费用,由于工资费用分配表可以直接提供生产工人工资资料,因此比较容易取得数据,分配核算比较简便。但其正确性受机械化程度的影响较大。机械化程度高的产品,负担的生产工人工资额相对较少,负担的制造费用就少;反之,负担的制造费用就多。因此,使用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时,要注意各种产品的机械化程度应当基本相近。

提 示

采用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分配制造费用,如果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是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的,则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与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的结果是相同的。

实训导练:制造费用的分配——机器工时比例

3.机器工时比例法

机器工时比例法是按照各种产品所消耗的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分配计算公式为

某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该产品耗用的机器工时数×该车间制造费用分配率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差异)=240000×0.012=288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差异)=350000×0.012=4200(元)

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机器设备成为生产的主要因素,按照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就显得更为合理。采用机器工时比例法,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用机器工时的原始记录,才能正确分配制造费用。(www.daowen.com)

4.年度计划分配率法

年度计划分配率法是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依据年度制造费用预算数与各种产品预计产量的相关定额标准(如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等)确定计划分配率,并以此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分配计算公式为

产品的标准定额,可以是生产工时,也可以是生产工人工资,还可以是机器工时。

采用年度计划分配率法分配制造费用后,必定会使实际归集的制造费用与按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之间产生差异。对两者之间的差异,可在年末按12月份制造费用计划分配额为标准再进行一次分配。对实际制造费用大于已分配的计划制造费用的差异,补计入各产品的生产成本;对实际制造费用小于已分配的计划制造费用的差异,用红字冲回多计的产品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差异额的分配公式为

【例2-23】假设新华公司20××年全年制造费用预计数额为630000元;全年各产品计划总产量分别为:甲产品1500件,乙产品2500件;单位产品的生产工时定额分别为:甲产品80工时,乙产品120工时;1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100件,乙产品200件;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总额为50506元。计算过程为

根据计划转出的制造费用填制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000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36000

 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48000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本月分配的制造费用为48000元,而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50506元,1月份出现差异2506元,并且为超支差异,该差异本月不分配,待到年底再进行调整。

提 示

在年度计划分配率法下,年度中期制造费用总账账户及其相关明细账一般有月末余额,而且可能是借方余额,也可能是贷方余额。在年末时,制造费用账户仍有余额的,就是全年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与全年制造费用预计额的差异,需在年末进行差异分配,即调整后制造费用账户余额为0。

【例2-24】假设新华公司到20××年年末已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590000元,其中,甲产品240000元,乙产品350000元;全年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597080元。差异分配计算如下:

填制调整差异的转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880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4200

 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7080

采用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分配手续简便,有利于及时计算产品成本,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使单位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相对均衡。为保证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要求采用年度计划分配率的企业有比较准确的定额标准和较高的计划管理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一般在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选定的方法不应随意改变。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分配制造费用,都要根据分配结果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并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一般情况下,“制造费用”账户经过分配,期末没有余额。

问题与思考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法分配制造费用,如果年度内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582000元,年度已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590000元,则年度实际发生额小于年计划分配额,你认为该如何调整差异?

通过本项目中要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及制造费用的分配,将本月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全部归集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各种产品的明细账,计入甲、乙两种产品成本中。根据前面各例题资料,新华公司20××年1月甲、乙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登记如表2-20和表2-21所示(制造费用以生产工时分配结果为准)。

表2-20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续表

表2-21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对制造费用分配以后,如果企业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则需要将表2-20和表2-21所归集分配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企业要求单独反映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则需要对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进行核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