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有效应对异常事件,提升生产效率?

如何有效应对异常事件,提升生产效率?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增加劳动灾害的可能性。异常管理主要讲究的是处置速度,即有必要缩短“异常发生→应急处置→原因分析→改善方案→改善实施→效果确认”这一周期的时间。当设备或组装物料出现异常时,操作者按下设备停止或异常按钮,指示灯亮,相关人员即可迅速到达现场,对异常进行处理。

如何有效应对异常事件,提升生产效率?

1.生产异常管理

为达到生产现场的效率、品质、成本、交期,最重要的是各管理项目的正常、异常状态能够目视化,建立一个迅速反应的体制。

生产异常管理是指使用目视化管理工具,对日程、进度管理(对工程交货期的进度状况)品质管理(目前的不良状况)等进行目视化和实时对策管理。

2.异常管理的必要性

(1)生产中常见的异常现象:

1)降低生产线的工作效率。

2)耽误交货期。

3)连续出现不良品。

4)生产性下降引起成本上升。

5)增加劳动灾害的可能性。

6)生产线中的问题解决和改善活动执行不下去。

(2)异常管理主要讲究的是处置速度,即有必要缩短“异常发生→应急处置→原因分析→改善方案→改善实施→效果确认”这一周期的时间。

3.生产异常目视方法一:状态指示灯(www.daowen.com)

状态指示灯是为把握生产线、设备、作业情况而建立的目视管理工具。

当设备或组装物料出现异常时,操作者按下设备停止或异常按钮,指示灯亮,相关人员即可迅速到达现场,对异常进行处理。

4.生产异常目视方法二:生产管理

掌握生产线或工序的实际生产周期,预防异常并处理。当计划数与实际数差距较大时分析原因,并给出改善对策。

制造一科 生产管理板 月 日

5.生产异常目视方法三:日生产实际进度图

日生产实际进度图能使每日生产实际进度目视化,明确生产问题,及时提出改善对策

图 每日每生产线实际进度坐标

6.生产异常目视方法三:生产线问题点对策管理表

对生产线的异常现象进行记录,对每项问题点制定对策,实施改善

7.异常的定义

应该做到而没有做到;不应该发生而发生;日常维护活动发生了问题;实绩低于目标正常生产过程中,异常中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