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数据描述与模型设计优化方案

数据描述与模型设计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步,数据选取与若干假设1)数据:从香港特区政府统计署“表055:对外商品贸易总计数字”中选取香港进口,转口两组数据,因为港产品出口数值太小,暂时不予选取。从香港特区政府统计署“表006:劳动人口、失业及就业不足统计数字”中选取香港就业的数据。进口贸易额的计量单位为:亿港元。检验方法主要有DF检验,ADF检验和PP检验。可进行后续的计量分析,建立VAR模型。建立VAR模型根据滞后阶数的判断,选择滞后期为3的VAR模型。

数据描述与模型设计优化方案

第一步,数据选取与若干假设

1)数据:从香港特区政府统计署。“表055:对外商品贸易总计数字”中选取香港进口,转口两组数据,因为港产品出口数值太小,暂时不予选取。从香港特区政府统计署。“表030:本地生产总值、本地生产总值内含平减物价指数及按人口平均计算的本地生产总值”中选取香港GDP的数据。数据时间为1972—2012年。

2)实证分析所用的数据分析处理软件为Eviews6.0。

3)假设:GDP—香港国民生产总值,EX—香港向内地出口,IM—香港向内地进口,GEX—香港总出口,GIM—香港总进口。计量单位为:百万港元。

第二步,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建立方程:

LNGDPt = α + β ·LNEXt +et……(1 )

LNGDPt = α +β ·LNIMt +et……(2)

LNGDPt = α +β ·LNGEXt +et……(3)

LNGDPt = α + β ·LNGIMt + et…… (4)

注释:序列都取其自然对数

单位根检验

对上述五个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发现每个序列都为含一个单位根的序列,结果见下表:

表7-4 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释:c,t,k分别为ADF检验式中的漂移项、趋势项和最大滞后阶数。

协整检验

采用EG两步法对,分别对方程1 、2 、3 、4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即先按方程设定形式进行普通OLS回归,对得到的残差et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是平稳序列则协整关系成立,如果为非平稳序列,则协整关系不成立,令et1 ,et2,et3,et4,分别为上述四个方程的残差,具体检验结果见下表:

表7-5 EG协整检验结果

注释:c,t,k分别为ADF检验式中的漂移项、趋势项和最大滞后阶数。(www.daowen.com)

结果显示香港GDP与内地进出口的协整关系都成立,与香港总出口和总进口的协整关系不成立。对方程1,方程2估计的最终结果如下:(因为GDP数据都有很强的自相关,所以在最终的方程的变量中引入了GDP的一期滞后项,消除残差的自相关):

LNGDPt = 1.548 +0.046LNEXt +0.849LNGDPt-1+et......(5)

(5.67) (3.35) (26.17)

R2=0.99,调整R2=0.99,F=10280,所有系数在0.01水平下都显著

LNGDPt = 1.522 +0.120LNIMt +0.780LNGDPt-1+et..... (6)

(4.48) (2.57) (11.37)

R2=0.99,调整R2=0.99,F=9291,所有系数在0.01水平下都显著

断裂点检验

对方程(5)和方程(6)的变量LNEXt和LNIMt分别执行Quandt-Andrews断裂点诊断,发现最大的F值都在1998年(方程5的F=5.38,方程6的F=26.70),以1998年作为断裂点分别进行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

表7-6 邹检验结果表

如上推论依据表7-7、7-8数据。

表7-7 香港GDP及香港与内地贸易  单位:百万港元

续表

根据数据整理:香港特区政府统计署。

表7-8 香港GDP及香港与内地贸易相关对数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