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绩效管理的核心——绩效考核

绩效管理的核心——绩效考核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包括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两个方面。图6-2绩效与薪酬的对应关系图绩效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企业必须追求有效的经营,由此衍生出了绩效管理的概念。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订、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绩效管理的核心——绩效考核

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包括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两个方面。

从字面意思分析,绩效是“绩”与“效”的组合。

“绩”就是成绩,体现企业的利润目标和部门(或个人)职能职责要求。

企业要有企业的目标,个人要有个人的目标要求。目标管理(MBO)能保证企业向着希望的方向前进,实现目标或者超额完成目标可以给予奖励,比如奖金、提成、效益工资等;职责要求就是对员工日常工作的要求,比如业务员除了完成销售目标外,还要做新客户开发、市场分析报告等工作,对这些职责工作也有要求,这个要求的体现形式就是工资。

“效”就是成效,包括效率、效果、态度、品行、行为、方法、方式等。效是一种行为,体现的是企业管理的成熟度目标。行为包括纪律和品行两方面。纪律包括企业的规章制度、规范等,纪律严明的员工可以得到荣誉和肯定,比如表彰、奖励等;品行指个人的行为,“小用看业绩,大用看品行”,只有业绩突出且品行优秀的人员才能够得到晋升和重用。绩效与薪酬的对应关系如图6-2所示。(www.daowen.com)

图6-2 绩效与薪酬的对应关系图

绩效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等有形资源,时间、个人的情感、情绪等无形资源;产出指的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

企业追求最终目标是企业经营的绩效,而这个绩效可以用销售额、利润(率)、产值(或产量),也可以用市场占有率或者客户满意度等来表示。如果企业的经营长期不赚钱或者亏损,可以说企业的经营是无效的。企业必须追求有效的经营,由此衍生出了绩效管理的概念。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订、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