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推进前沿与应用型创新,促进创新集群发展

推进前沿与应用型创新,促进创新集群发展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面推进应用型基础创新、技术应用型创新源在上海大都市圈各级全球城市及功能性节点城市重点加强。综合性全球城市提升创新短板,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新中心。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关注制造环节工艺改进,强化专业领域创新。通过引导四类创新要素在上海大都市圈不同功能层级的合理配置,补足创新短板并强化创新特色,形成强大的内生创新体系和全球领先的多元知识集群。

推进前沿与应用型创新,促进创新集群发展

创新要素集聚是创新发展的基础。从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创新发展经验来看,政府对于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以及知名高校等高度关注、持续投入,进而高水平的基础性研究,推动了应用型科技的发展,最终形成强大而活跃的知识集群。借鉴国际经验,建议在上海大都市圈构建四类创新源,主要包括: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契机,在国家新一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争取更多资源,加速前沿科学创新源在上海、苏州、宁波的集聚。全面推进应用型基础创新、技术应用型创新源在上海大都市圈各级全球城市及功能性节点城市重点加强。同时,紧跟国际科学前沿的发展走势,关注创新的趋势与方向,为更超前的创新预留好一定的战略空间,确保未来深度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可能性。

此外,应针对不同功能层级,设定差异化的目标及引导策略,实现强大而多元的内生创新体系。(1)顶级全球城市应着力加强基础科研与人才集聚,实现全球卓越的创新能力、世界顶尖的科研水平。加强对优质高校建设、政府主导型基础科研的投入,加大对人才的服务支持,向东京、纽约看齐。(2)综合性全球城市提升创新短板,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新中心。以双一流高校、学科、科研院所的建设为核心,通过联合办学、分部设置等方式,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加强合作,成为世界知名的创新影响力城市。(3)特殊功能性城市加强产业创新,成为全国产业创新示范地。围绕城市主导产业突出创新转化,加强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的专业化建设,增加国内领先的应用研究中心等等科研机构,实现与产业高度匹配的创新能力。(4)全球功能性节点培育多元、自组织创新的更多机遇。以相对低成本为优势,培育形成1—2个具有国内领先优势的创新集群。同时,搭建中小企业公共创新平台,着力培育企业创新中心。(5)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关注细分领域的特色创新。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关注制造环节工艺改进,强化专业领域创新。(www.daowen.com)

通过引导四类创新要素在上海大都市圈不同功能层级的合理配置,补足创新短板并强化创新特色,形成强大的内生创新体系和全球领先的多元知识集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