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解析银行利率风险的成因

解析银行利率风险的成因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市场利率下跌时,以固定利率吸收存款,以浮动利率发放贷款;或者在市场利率上升时,以浮动利率吸收存款,以固定利率发放贷款,都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上升,甚至亏损。实际上,利率风险就是金融机构预期利率与未来的市场利率不一致而产生的风险。下面以银行为例介绍金融行业利率风险的形成。对一家银行来说,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化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

解析银行利率风险的成因

宏观角度看,利率是资金供求总量达到均衡时的借贷价格。从微观角度看,利率对于不同的经济主体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投资者来说,利率代表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获得的收益;对于筹资者来说,利率代表筹资者在一定时期内获得资金的成本。

(一)基于金融机构自身的原因

1.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对称

金融机构通常以成本较低的中短期负债来支撑收益较高的中长期资产,在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对称背景下,一旦市场利率上升,金融机构将不得不为今后的存款付出更昂贵的成本,如果原先的贷款利率低于现在的市场利率,就将使其经营难以继续。

2.利率可控性差

利率是一个内生变量,可控性差,无论运用多么高明的定价技术,都难以与市场利率保持一致。在市场利率下跌时,以固定利率吸收存款,以浮动利率发放贷款;或者在市场利率上升时,以浮动利率吸收存款,以固定利率发放贷款,都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上升,甚至亏损。

3.信贷定价机制问题

金融机构信贷定价的依据是客户的资信与期限,资信等级越高,期限越短,利率就越低;反之,资信等级越低,期限越长,利率就越高。这一定价机制具有明显的防君子不防小人倾向,从而导致逆向选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利率风险,却增大了信用风险。其实,具有道德风险倾向的借款人在借款时就萌发了赖账的念头。(www.daowen.com)

4.利率预期不准确

虽然金融机构对其产品拥有定价权,但这一定价能否被市场所接受,则取决于是否与市场利率水平保持一致。实际上,利率风险就是金融机构预期利率与未来的市场利率不一致而产生的风险。尽管金融机构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利率定价技术,但市场利率瞬息万变,而且其变化又是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金融机构的利率预期很难准确。

5.利率计算具有不确定性

金融机构为避免利率的变化在结构不对称的负债和资产上引起失衡,不断发展和完善利率定价技术,通过引入浮动利率定价机制减少利率风险,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利率风险。因为利率是一个内生变量,可控性差,通过计算得出的利率水平与实际利率水平经常不一致。

(二)基于行业的原因

一般来说,大多数储蓄金融机构和寿险公司的盈利都存在利率风险暴露,因为这些公司负债的到期日比资产的到期日要短,负债的重新定价也比资产快。如果利率上升,公司的资金成本率的上升就会比资产收益率的上升快,因此会降低净利息收入,使公司面临潜在的再融资风险。下面以银行为例介绍金融行业利率风险的形成。

对一家银行来说,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化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银行所贷出去的绝大部分款项是借入的资金,当银行吸收或借入的各种货币资金的利率和贷出去的资金利率不匹配时,利率风险就产生了。银行的利率风险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利率性质不匹配引起的,比如银行借入的资金是按浮动利率计算的,而贷出去的资金按固定利率计息,或者是相反的情况。另一种是由与计算利率有关的期限不匹配引起的,比如银行借入的资金是按1年期的固定利率计息的,而银行贷出去的资金虽然也是1年期,但是按3个月调整一次的浮动利率计息,这也会给银行带来利率风险。因为即使贷出去的资金在第一期3个月的浮动利率高于借入资金的固定利率,但在以后的9个月中,贷出去的资金浮动利率不一定总是高于借入资金的固定利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